编辑整理:整理来源:维基百科,浏览量:87,时间:2022-12-19 08:56:01
泛目录mip域名个人用,泛目录mip域名个人用,泛目录mip域名个人用
(报告出品方/作者:长江证券,高登、高伊楠)
上汽集团:销量承压,缺芯放大影响上汽集团实控人为国资委,公司布局整车、汽车零部件、汽车金融、移动出行与服 务、国际经营五大业务板块。上汽集团于 1997 年由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发起 设立,2011 年汽车工业集团及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将汽车零部件业务、服务贸 易业务及新能源汽车业务等注入上汽集团以实现整体上市。公司业务涵盖五大板块:(1) 整车(含乘用车、商用车)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正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互联网汽车 的商业化,并开展智能驾驶等技术的研究和产业化探索;(2)零部件(含动力驱动系统、 底盘系统、内外饰系统,以及电池、电驱、电力电子等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和智能产 品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3)物流、汽车电商、出行服务;(4)汽车相关金融、 保险和投资业务;(5)海外经营和国际商贸业务。
2021 年营业收入有所回升,归母净利润整体企稳。2019 与 2020 年,由于汽车销量下 滑,上汽集团营业收入与归母净利润连续两年下降。2021 年,随着整车销量稳中有进,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7798.5 亿元,同比增长 5.1%;实现归母净利润 245.3 亿元,同比增 长 20.1%。2022 年一季度,受地区疫情影响,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824.7 亿元,同 比减少 3.5%;实现归母净利润 55.2 亿元,同比下降 19.4%。从营业收入构成情况来看, 整车与零部件业务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营业收入占比始终保持在 90%以上。
2021 年销售毛利率与净利率同比提升,盈利能力企稳。受会计政策变更的影响,公司 2021 年销售毛利率为 9.63%,剔除该影响后,销售毛利率同比提升 0.52pct,继 2017- 2020 年持续下滑后毛利率首次同比转正;2021 年净利率为 4.47%,同比提升 0.43pct, 同样止住 2017-2020 年的持续下滑趋势,公司盈利能力企稳。分业务来看,2021 年主 要业务汽车制造的毛利率为 9.63%,较 2020 年同口径下的毛利率提升 0.6pct;分产品 来看,2021 年整车、零部件业务毛利率分别为 4.91%、23.23%,分别同比提升 0.39pct、 1.85pct。
批发销量整体好于上牌量,通用、大众以及五菱为主力品牌。从近 5 年上汽集团批发销 量与上牌量情况来看,上汽集团整体批发销量略微高于批发销量;2022 年 1-4 月,受 疫情影响,上汽集团上牌量高于批发销量。分品牌结构来看,合资品牌是上汽集团 批发销量主力,2021 年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以及上汽通用五菱销量之和占上汽集团销 量的 77.5%;自主品牌持续发力,占比逐年提升,上汽乘用车的销量占比从 2016 年的 5.0%提升至 2021 年的 14.7%。
近三年销量承压,但市占率仍保持在 20%以上。2017-2018 年,上汽集团批发销量增速 持续两年跑赢行业整体;2019 起公司销量承压,连续三年跑输行业,其中 2020 年与 2021 年受芯片短缺影响销量压力有所放大。从销量口径来看,公司市占率较为稳定, 批发销量占国内乘用车行业总销量的比例保持在 20%以上;2022 年 1-4 月市占率下滑 至 16.2%,主要是疫情影响所致。
国内汽车出口主力,自主品牌加速出海。近年来公司积极推动全球业务布局,已经形成 欧洲、东盟、澳新、南亚、美洲、中东 6 个“5 万辆级”海外市场,成为中国汽车出口 主力。2016-2021 年,上汽集团汽车出口量由 11.2 万辆提升至 55.5 万辆,5 年 CAGR 为 37.6%,;上汽集团出口量占中国汽车出口量的比重由 23.6%上升至 34.4%。公司出 口业务表现亮眼主要源于自主品牌出口高增长,2016-2021 年上汽乘用车出口量由 0.8 万辆提升至 29.1 万辆,5 年 CAGR 为 106.2%。(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合资品牌:销量转向结构,利润贡献平稳上汽大众:电动化和高端化并进
近 5 年销量复盘:竞争加剧销量承压,主力车型表现稳定
上汽大众近年销量承压,主力车型表现稳定。2016-2021 年,上汽大众分别实现销量 200.2、206.3、206.5、200.2、150.6、124.2 万辆,2017-2021 年同比增速分别为 3.1%、 0.1%、-3.1%、-24.8%、-17.5%;2022 年 1-4 月,受地区疫情影响,实现销量 36.1 万辆,同比增长 1.1%。从产品结构来看,2016 年上汽大众销量贡献主力车型(销量占 比在 10%左右)为朗逸、帕萨特、桑塔纳、途观、斯柯达品牌以及 POLO;2021 年上 汽大众贡献销量主力车型(销量占比 10%左右)为朗逸、帕萨特、桑塔纳、途观/途观 L、途岳等,主力车型表现较为稳定。
销量走势整体弱于行业,产品价格带逐步上移。从近 5 年上汽大众销量增速来看,2017- 2019 年销量增速高于行业水平;2020-2021 年,受疫情、芯片短缺及新能源汽车渗透 率提升带来的行业竞争加剧等多重因素影响,上汽大众销量连续两年出现下滑,销量走 势弱于行业整体。从价格带角度来看,随着更高价位车型的推出以及低端价格带车型竞 争加剧,上汽大众20万及以上车型销量占比由2016年的20.8%提升至2021年32.2%, 2022 年 1-4 月占比达 36.9%。
芯片短缺影响批发销量,2022 年进入补库阶段。从月度上牌量与批发销量对比来看, 2020-2021 年大部分月份的月度批发销量与上牌量处于 10 万辆以上,2020 年月度上牌 量与批发量趋势较为平稳。2021 年上汽大众受芯片短缺影响较大,批发销量有所波动, 上牌增速则相对稳定。从库存量来看,2020 年上汽大众库存减少 1.7 万辆,2021 年减 少 24.4 万辆;2022 年 1-4 月,受疫情影响库存增加 1.5 万辆,目前仍然处于补库阶段。
上汽大众已上市车型总览:从上汽大众已推出的上市车型来看,车型在 5-50 万元价格 区间均有分布,以 5-30 万车型为主。车型能源主要以燃油为主,于 2019 年开始推出帕 萨特、途岳等主力车型的混动版本,并于 2021 年推出基于 MEB 平台的纯电 ID 系列。 每年推出的全新车型在 1-5 款左右,主要以旧款主力车型的改款推出为主,例如朗逸、 POLO、桑塔纳等主力车型,基本上每年都会推出新的改款。2022 年,上汽大众主要以 推出 ID 系列、途观 L、朗逸等车型最新改款,同时新品牌上汽奥迪也将有 A7L、Q5 etron 等新车型推出。
上汽奥迪:打开品牌向上空间,有望贡献未来增量
中国豪华车渗透率稳步上升,上汽奥迪打开上升空间。2011-2021 年,随着中国汽车市 场豪华车型产品的逐渐丰富以及中国消费者消费能力的提升,中国豪华车型渗透率持续 提升:30 万以上价格区间车型销量由 61.7 万辆上升至 287.5 万辆,豪华车型渗透率由 4.3%上升至 13.4%。在中国豪华车渗透率持续提升背景下,上汽大众与奥迪合作深入, 2021 年 4 月车展,上汽奥迪发布了品牌首款中大型燃油轿车奥迪 A7L 以及首款纯 电动概念车 Audi concept Shanghai,宣告了上汽奥迪的正式成立。
奥迪 A7L 在同定位车型中具备竞争力,更多明星车型有望贡献未来增量。2021 年 9 月, 上汽奥迪首款车型奥迪 A7L 于安亭工厂正式投产,全新奥迪 A7L 基于 MLB evo 平 台打造,在电子技术、车身材料、底盘系统以及重量控制等环节都得到全方位升级,与 其定位类似的奥迪 A7(进口)与一汽奥迪 A6L 比较来看,奥迪 A7L 在空间、动力续航 以及驾驶辅助功能方面均有一定提升。在奥迪 A7L 后,上汽奥迪规划未来三年再推出 4 款明星车型。同年 11 月,上汽奥迪首款纯电 SUV 奥迪 Q5 e-tron 亮相车展,2022 年 5 月预售开启,官方指导价 39.55-51 万元,上汽奥迪产品矩阵进一步完善。(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MEB 平台:持续推进电动化,ID 系列稳步放量,
MEB 工厂落成投产,ID 系列车型上市交付。2018 年 9 月,大众发布其专用于电动 汽车开发的技术平台 MEB 平台,该平台覆盖车型类型包括轿车、SUV 及货车,范围广 泛。大众将中国视为 MEB 主要市场,2025 年目标销量约 100 万辆。2019 年 11 月,上 汽大众 MEB 工厂落成;2020 年 10 月正式投产,工厂投资 170 亿元,年产能达 30 万 辆;2021 年 ID 系列车型开始上市交付。
ID 系列陆续发布,ID.3 有望带来新增量。2021 年 3 月,ID.4X 上市交付,定位纯电紧 凑型 SUV,官方指导价 19.99-28.33 万元;随后 ID.6X 车型陆续发布,定位中大型 SUV, 官方指导价 23.99-33.89 万。ID.4X 与 ID.6X 车型陆续上市交付以来,销量逐月爬升, 年内单月最高销量分别为 4195 余 1579 辆,2021 年全年分别实现销量 23174 与 8387 辆,随着后续营销力度的提升,有望持续放量。2021 年 10 月 ID.3 车型发布,定位紧 凑型纯电轿车,官方指导价 15.99-18.23 万元,价格区间内直接竞品相对较少,2021 年 单月最高销量 2755 台,随着 ID.3 车型放量,上汽大众 ID 系列销量有望逐步提升。
推动智能化技术中国本土化,CARIAD 中国团队成立。2022 年 4 月,大众汽车旗下软 件公司 CARIAD 正式成立 CARIAD 中国子公司。CARIAD 中国团队以开发软件平台、 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自动驾驶以及智能互联功能为任务。目前 CARIAD 正在研发面向集 团品牌打造的软件平台:1)用于 MEB 平台车型的量产软件平台:可在特定车型实现 OTA,其中中国团队将主导中国 ID 系列产品 OTA,预计 2022 年下半年实现;2)适用 于 PPE 平台的高端软件平台:该平台用于打造新一代纯电动车型,支持基于安卓开源 系统的信息娱乐功能以及高级辅助驾驶系统,部分奥迪和保时捷车型可借此实现 OTA; 以上平台将由中国团队主导开发中国特定应用产品。同时 CARIAD 计划开发一个统一且可扩展的软件平台,以满足不同市场的特定需求,支撑大众自主研发的操作系统 VW.OS,并可连接到大众汽车云 VW.AC。整个技术栈预计于 2025 年左右推出,并计 划搭载 L4 级别自动驾驶技术。中国团队将主导与参与涉及全新软件平台技术栈和产品 线 70%的研发工作,包括本土研发和适配。
上汽通用:GL8 和凯迪拉克稳定贡献收入
上汽通用近年销量有所下降,凯迪拉克品牌份额逐年攀升。2016-2021 年,上汽通用品 牌分别实现销量 188.7、200.0、197.0、160.0、146.7、133.2 万辆,2017-2021 年同比 增速分别为 6.0%、-1.5%、-18.8%、-8.3%、-9.3%。2022 年 1-4 月,受地区疫情 影响,实现销量 29.8 万辆,同比下降 28.3%。分品牌结构来看,别克为销量的绝对主 力,占比在 60%以上;定位高端价格带的凯迪拉克占比从 2016 年的 5.9%上升至 2021 年的 17.5%,逐年稳步提升。
上汽通用销量走势弱于行业,产品价格带上移明显。从销量增速角度来看,2017-2018 年,上汽通用销量增速与行业增速相近;2019 年由于三缸机影响,销量增速低于行业; 2020-2021 年受疫情、芯片短缺影响,上汽通用销量连续两年下滑,销量走势低于行业整体。从产品价格带来看,随着凯迪拉克品牌车型的不断推出,上汽通用产品价格带上 移明显,20 万以上车型销量占比由 29%上升至 46%。
受芯片与疫情影响月度销量有所波动,整体处于补库阶段。从上汽通用近两年的月度批 发销量与上牌量来看,除年初外大部分月份批发销量与上牌量保持在 10 万辆以上的水 平,2021 年受芯片短缺影响,批发销量有所波动。从库存变化来看,2020 年全年上汽 通用库存增加 10.1 万辆;2021 年全年库存增加 4.7 万辆;2022 年 1-4 月,受疫情 影响,库存增加 0.4 万辆。
别克品牌波动较大,凯迪拉克稳定向上。分品牌来看,近两年别克品牌的月度销量波动 整体较大,具备明显的季节性特质;凯迪拉克品牌销量较为稳健,整体处于稳步向上的 态势。别克 GL8 以及凯迪拉克品牌旗下车型为上汽通用的主要高端车型,车型价格带 区间均在 20 万以上,是利润的主要支撑。从近两年别克 GL8 和凯迪拉克 CT5 的月度 销量情况来看,受芯片短缺的影响,别克 GL8 销量波动较大,凯迪拉克 CT5 则表现出 稳定向上态势。
上汽通用已上市车型总览:从上汽通用上市车型的结构来看,别克与雪佛兰品牌主要覆 盖 5-30 万的价格区间,凯迪拉克品牌则定位 30 万以上的高端价格区间。上汽通用车型 以燃油为主,于 2019 开始推出纯电动车型。每年推出的新车型以旧款主力车型的改款 为主,全新车型在 2-5 款左右。从新车型的推出来看,近年来雪佛兰品牌改款与新车型 推出节奏有所放缓,凯迪拉克新车型的投放与改款的推出节奏加快。(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LYRIQ 提前上市,上汽通用电动化转型开启。2021 年 9 月,通用在中国正式发布“奥 特能”(Ultium)电动汽车平台,该平台为通用汽车第三代电动平台,具备安全、智能、 灵活三大优势,并计划到 2025 年,上汽通用基于奥特能电动车平台推出 10 款以上过 程新能源车型,覆盖凯迪拉克、别克和雪佛兰三大品牌。2021 年 11 月,基于奥特能平 台的纯电中大型 SUV 凯迪拉克 LYRIQ 开启正式预订,LYRIQ 整车长超 5 米,轴距近 3.1 米,得益于奥特能电动车平台,LYRIQ 首发后驱长续航豪华版 CLTC 续航里程超过 650km,并支持全生命周期快充,充电 10 分钟即可续航 96km,满足用户城际旅行需 求。后续 LYRIQ 还将推出百公里加速不超过 4.9s 的四驱版本。
上汽通用五菱:基于爆款打造多元化产品矩阵
销量迎来反弹回升,宏光品牌占比持续提升。2016-2021 年,上汽通用五菱分别实现销 量 213.0、215.0、206.8、166.0、160.0、166.0 万辆,2017-2021 年同比增速分别为 0.9%、-3.8%、-19.7%、-3.6%、3.8%,其中 2019-2020 年受国内 MPV 市场竞争加剧 影响,销量有所下滑,2021 年起开始回升。2022 年 1-4 月,实现销量 40.2 万辆,受上 海疫情影响,同比下降 9.3%。乘用车中分品牌来看,宏光品牌占比逐年提升,由 2016 年的 59.5%上升至 2021 年的 83.0%。
乘用车销量走势反超行业,低端产品占比提升。从近 5 年上汽通用五菱的乘用车销量增 速来看,受到 MPV 市场收缩影响,2018-2020 年上汽通用五菱销量增速低于行业水平。 2021 年,受益于新能源车型持续放量,上汽通用五菱销量增速反超行业增速。分价格 带来看,随着新能源微型车的持续放量,5 万以下价格区间的车型销量占比持续提升, 从 2016 年的 26.9%提升至 2021 年的 54.7%。
宏光 MINI-EV 成为新能源爆款车型,市占率保持 10%以上。自 2020 年 7 月上市交付 以来,宏光 MINI-EV 迅速上量,宏观 MINI-EV 定位纯电微型车,价格区间在 5 万元以 下,在相同价格区间与产品定位中性价比优势突出,市场认可度较高。2021 年全年实 现销量 42.6 万辆,单月最高实现销量 5.6 万辆;自开始交付以来宏光 MINI-EV 新能源 汽车市占率保持 10%以上,居于新能源车型销量首位。
基于爆款车型推动产品矩阵多元化,价格带中枢有望上移。在宏光 MINI-EV 的爆款基础 上,上汽通用五菱在外观、车型配色、内饰、车辆续航里程以及车型款式等方面进行改 进,陆续推出 MINI-EV 马卡龙、MINI-EV GAMEBOY、NANO EV 以及敞篷版本,MINIEV 系列车型价格带中枢有望提升。(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自主品牌:品牌重构,迎来新阶段复盘:出口亮眼,爆款产品缺失导致国内表现偏弱
自主品牌出口业务持续高增长,国内销量表现相对偏弱。从上汽乘用车销量表现来看, 批发端明显优于上牌端。2021 年批发销量为 80.1 万辆,同比增长 21.8%,同期上牌销 量为 54.6 万辆,同比增长 19.0%。批发远高于上牌主要是由于出口近年持续高增长, 2021 年出口量为 29.1 万辆,同比增长 68.2%,2017-2021 年 CAGR 为 106.0%,而国 内销量表现相对偏弱,2017-2021 年上牌量 CAGR 为 13.1%。
海外:持续加码海外产业链,出口表现强劲
分品牌结构来看,名爵是上汽自主的出海主力。上汽自主的出口车型中多为名爵或换标 名爵车型,2021 年上汽乘用车出口量中名爵占比高达 97.4%,同比提升 4.9pct。在被 上汽收购前,名爵曾属于英国品牌,具备一定的海外认知度,有助于为出口奠定良好的 品牌基础。
基于名爵的海外认知度基础,公司持续加码海外产业链,增强产品力。目前公司已初步 建立了集研发、制造、营销、金融、物流等为一体的全球汽车产业链,在泰国、印尼、 印度设立了三个海外整车制造基地,在巴基斯坦建立了散件组装(KD)工厂,在欧洲、 南美、中东、北非、澳新和东盟等地设立了多个区域营销服务中心。以 MG HS、MG EZS 为代表的产品面向全球标准,在欧洲、澳大利亚当地的碰撞测试中取得高评级,海外市 场销量持续增长。
国内:爆款产品缺失,销量表现偏弱
复盘自主品牌历史销量表现来看,开发架构初次迭代后品牌实现销量突破。早期荣威与 名爵的车型是基于 A0、A、A+、B 与 SUV 五大平台打造;为提升效率、降低制造成本, 2012 年起公司筹划“A 架构”战略,着手对五大平台进行整合,并于 2015-2016 年逐 步缩减为 MIP 架构(A 级车平台)、SSA 架构(SUV 产品线)与脱胎于别克君威的 B 级车开发架构。在此期间,新车上市节奏加快,推出了热销车型荣威 RX5、MG ZS 等, 品牌销量实现突破。2016 年荣威销量达 24 万辆,突破此前 10 万辆上下波动的水平, 同比增长 142.2%;2017 年名爵销量达 23.1 万辆,突破此前 7 万辆上下波动的水平, 同比增长 68.4%。
车型后续更新节奏偏慢,爆款车型较少导致销量高增速未能维持。从已有车型销量表现 来看,除荣威 RX5 曾于 2017 年平均月销水平达到近 2 万辆外,较少车型能实现月销过 万。从更新节奏来看,与合资品牌相比,荣威与名爵已有车型改款频率偏低。在此前销 量基数较低的情况下,RX5 与 MG ZS 等新车放量推动销量翻番,但后续缺少爆款车型, 已有车型改款频率低于合资,销量高增速较难维持。
以荣威 RX5 为例,受改款迭代力度偏弱影响,细分市场市占率明显下滑。2016 年上市 之初,基于当时全新的 SSA 架构打造的 RX5 主打“互联网概念”,售价 9.98-18.68 万 元,配备了矩阵式 LED 大灯、10.4 英寸中控屏幕、全景天窗,还搭载了来自阿里巴巴 的 Yun OS for Car 车载操作系统,具备车联网功能,对比同级别竞品车型科技感十足。 但后续以新增部分高配车型为主,整体改款迭代力度偏弱,在行业整体智能化水平提高 的背景下,销量与市占率下滑明显,2019 年销量同比下滑 43.7%,到 2021 年平均月销 水平为 6696 辆。(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重构:荣威名爵重归爆款打造,智己飞凡冲击高端化
开发架构二次迭代,七大技术底座加码自主品牌核心技术能力
发布 SIGMA 架构,开发架构二次迭代。2021 年 9 月,上汽发布智能全球模块化架构 SIGMA。SIGMA 架构是整合机械与智能的机电一体化架构,相较于 A 架构战略,实现了对开发架构的进一步整合:尺寸方面,涵盖从 A 级到 D 级的全尺寸带宽,轴距范围 达 2600mm 至 3050mm;品类方面,覆盖轿车、SUV、MPV、CUV 等五大品类;使用 场景方面,可打造家用、运动、越野等多风格车型。新架构具备四大特点:1)架构柔性 与布置效率高,乘坐空间效率最高达 70%,优化车型的空间设计效果;2)动力性能与 安全性保障高,动力方面,最大扭矩刚度能达到 3 万牛米每度;安全性方面,基于名爵 品牌的全球属性,架构基础能满足百余个国家的安全标准要求;3)智能化水平,具备 8155 芯片赋能的全新座舱以及全新架构融合下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4)升级能力,依 托 OTA 技术对驱动模块、动力模块、底盘模块、驾驶辅助模块等进行不断升级。
着力打造七大技术底座,推进智能电动布局。公司针对十四五期间提出了“新四化”的 战略布局,即电动化、智能网联化、共享化与国际化,加强对自主品牌核心能力建设, 向用户型高科技企业转型;着力打造“七大技术底座”,其中整车技术底座方面包括“上 汽星云”纯电专属系统化平台、“上汽珠峰”油电一体化整车架构与“上汽星河”电氢一 体化整车架构,系统技术底座方面包括蓝芯动力总成系统、平台化魔方电池系统、绿芯 电驱动系统与银河全栈智能车解决方案。
智能化方面,依托核心子公司打造智能网联化产品、体系与生态,加强外部战略合 作。公司发布智能网联“一三五战略”,“一”即以用户为中心,“三”即聚焦产品、 体系与生态三大方向,“五”即打造软件、人工智能、网络信息安全、大数据与云 计算五大核心技术能力。依托核心子公司,上汽集团深入推进智能化领域布局,并 持续与相关领域外部企业开展战略合作。
电动化方面,纯电动、插电混与燃料电池并进。1)纯电动方面,三电系统持续迭 代,早期的荣威 Ei5、荣威 ERX5、荣威 MARVEL X 与名爵 EZS 等车型基于 E0 技术打造,飞凡(前身为 R 品牌)ER6 与飞凡 MARVEL R 采用 E1 代际技术, 2022 年 3 月上市的智己 L7 则采用了最新一代的三电技术。2)插电混方面,上汽 乘用车于 2021 年 1 月发布“3.0T 绿色澎湃动力”方案,提出“平价策略”的燃油 替代行业解决方案,加大对插电混技术的布局力度。3)燃料电池方面,公司具有 燃料电池量产车型,旗下捷氢科技持续推进燃料电池电堆和系统的技术开发工作, 已于 2021 年 10 月发布首个燃料电池电堆平台“M4 电堆平台”,以及基于该平台 的启源 M4H 燃料电池电堆与启源 P4H、P4L 燃料电池系统。
研究资源整合共享,成立上汽创新研究开发总院。2022 年 3 月 1 日,上汽集团宣布成 立上汽集团创新研究开发总院,创新研究开发总院将全面整合旗下五大信息技术中心 (软件、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网络安全)、乘用车技术中心、海外创新中心(英 国、以色列、北美)等优势资源,组建超万人自主研发人才队伍。同时,瞄准智己、飞 凡、荣威、MG 等自主品牌以及海外业务特点与需求,将将多种创新技术快速、有效“嫁 接”到不同的产品上,强力推动整车产品差异化研发和创新技术产业化落地。
新开发机制下自主品牌推新换代速度加快。从荣威与名爵品牌已公布的新车计划来看, 2022 年将推出多款全新车型,主力车型也将迎来换代。1)全新车型方面,聚焦主流市 场,探索高端新能源布局,持续贡献增量。基于 SIGMA 架构打造的 MG ONE 在 2021 年底上市α车型后接力推出β车型,定位紧凑型 SUV,价格为 9.98-12.98 万元;MG5 天 蝎座定位紧凑型轿车,主打年轻化“潮跑”,价格为 9.99-11.49 万元。燃油车荣威鲸与 油电混合车型荣威龙猫已开启预售,均定位紧凑型 SUV,预售价分别 16.68-19.28 万 元、12.58-12.98 万元。荣威 iMAX8 EV 与 RX9 级别更高,前者定位中大型 MPV,预 售价为 27.98-32.98 万元,打开荣威新能源在高端 MPV 市场的布局,后者定位为旗舰 级中大型 SUV。2)换代车型方面,主力车型 RX5 换代,有望重拾竞争力。公司基于 SIGMA 架构对主力车型 RX5 进行换代,燃油与插电混版本双擎齐发,在外观设计、动 力性能、智能座舱与智能驾控方面升级明显,车型竞争力将得到显著提升。
主力车型荣威 RX5 换代,燃油与插电混版本双擎齐发,有望提振销量表现。作为荣威 品牌的主力车型,RX5 将基于 SIGMA 架构迎来换代升级,在空间、动力、智能水平等 方面较现款车型有较大升级,重拾在同级别车型中的竞争力。
外观设计:较在售车型发生较大改变,采用了凤羽设计的前格栅,前格栅两侧分别 分布有 18 个 DRL 格栅灯模块,能实现交互功能。车身的长为 4655mm,宽为 1890mm,高为 1664mm(加装行李架后),轴距达到 2765mm,相较于现款车型 2708mm 的最大轴距,新一代车型的空间体验更佳,且在同级别竞品车型中同样 具备竞争力。
动力性能:搭载了上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 1.5T 增压直喷发动机“上汽蓝芯 GS61 1.5T 发动机”,最大功率 138kW,最大扭矩 300N·m。插电混车型使用了全新一代 超级电驱 EDU G2 Plus,具备电机 2 挡与发动机 5 挡变速,电机挡位与发动机挡 位自由匹配,电机功率达到 180kW,可输出最高 270N·m 扭矩,整机效率高达 97%; 引入 IEM 智能能量管理系统,具备智能动力系统调节、智能电量管理与智能 HMI 提示等功能,帮助驾驶员根据路况调整驾驶状态,实现节能目的;综合续航里程提 升至 1050km,续航能力较现款车型有较大提升。
智能化:配备了全球首款 27 英寸 4K 全景智能交互滑移屏,屏幕打破了仪表屏与 中控屏的界限,可以实现左右 300 毫米的长距离移动移至副驾驶正前方;新车使 用高通骁龙的 8155 芯片,搭载了司南智驾系统与洛神系统,滑移屏具备智驾与智 享两种模式,满足主驾驶与副驾驶的空间场景需求。
MG MULAN 集新技术于一体,定位全球车型,打造新爆款。MG MULAN 定位紧凑型 纯电轿车,是首款基于上汽星云纯电专属系统化平台打造的车型,也是首款搭载魔方电 池的车型,以上汽整车技术底座与关键系统技术底座加码竞争力。在外观设计方面,新 车采用了偏向 SUV 设定的跨界设计,轴距达到 2705mm,尺寸在同级别车型中处于较 为领先的水平。在动力性能方面,百公里加速为 3.8 秒,转弯半径为 5.3 米,前后轴荷 比为 50:50,质心高度达 490mm,提供良好的驾驶体验。在续航表现方面,魔方电池 采用了“躺式电芯”布局,优化能效与电池寿命,实现零热失控,同时具备统一的快换 机构,能以临时换装高容量电池包的方式延长单次续航能力。作为全球车型,MG MULAN 的开发遵循欧洲 E-NCAP 碰撞测试五星安全标准,现已获得欧盟 ECE&EMARK 认证,将在中欧市场同步上市。(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独立运作,飞凡智己主攻中高端纯电市场
飞凡智己独立运作,自主品牌矩阵定位明晰。上汽乘用车旗下现有荣威与名爵两大品牌, 定位于主流价格区间。荣威旗下的 R 品牌于 2021 年 10 月底拆分,以飞凡汽车独立运 营,与 2020 年底成立的智己汽车分别主攻中高端与高端新能源车市场,助力上汽自主 品牌向上。上汽自主品牌矩阵定位进一步明晰,以主流市场为基发力高端化。
飞凡汽车:致力打造中高端新能源智能移动空间
2021 年 10 月,上汽集团公告将上汽乘用车分公司原有 R 品牌,由飞凡汽车以独立公 司的形式,以轻资产方式进行市场化运作。飞凡汽车定位于中高端智能电动车市场,依 托上汽集团一流的新能源三电核心技术、成熟的自动驾驶项目经验,为上汽创新转型发 展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推动力,有望推动上汽品牌实现向上进阶。
飞凡旗下现有三款车型:1)MARVEL R:中型纯电动 SUV,售价 22.98-26.98 万元; 上市于 2021 年 2 月,是前身 R 品牌旗下的车型;2)飞凡 ER6:紧凑级纯电动轿车, 售价 15.98-20.18 万元;上市于 2021 年 6 月,同属于前身 R 品牌旗下的车型;3) MARVEL R:中大型纯电动 SUV,是飞凡汽车独立运营后的首款车型,于 2021 年 10 月亮相车展,计划 2022 年下半年上市交付。
首款旗舰级车型,飞凡R7以极智科技诠释品牌形象。飞凡R7定位为极智高阶纯电SUV, 是飞凡品牌独立后打造的首款旗舰车型。
外观设计:车身长宽高分别为 4900mm、1925mm、1655mm,轴距 2950mm;采 用溜背设计,风阻系数为 0.238Cd,在同级别车型中较为领先;配备直列式激光照 明系统、贯穿 DRL 日行灯、贯穿 LED 尾灯;车门采用无框感应式设计,配备 6mm 双层夹胶降噪玻璃。性能表现:零百加速在四秒级别,最高峰值功率 400kW,最高峰值扭矩 700N·m。 长续航达到 600+km,拥有自研 QUICK CLICK 加固电池换电专利,最快换电时间 为 2.5 分钟。
智能座舱:配备了 43 英寸宽幅真彩三联屏,中控屏幕、副驾屏与仪表屏的尺寸分 别达到 15.05、12.3 与 10.25 英寸,且搭载高通骁龙 8155 芯片,具备千兆以太网, 能实现 5G 高速网络传输;同时配备全球首发量产的华为视觉增强 AR-HUD 平视 系统,具备实景导航、实时 ADAS 信息提示。
智能驾驶:搭载英伟达 Orin 超算力智驾芯片;采用 PP-CEM 像素级点云融合高阶 智驾方案,感知硬件达 33 颗,采用全天候、全场景、超视距与多维度的全融合方 案,提供自动辅助驾驶功能体验;搭载 LUMINAR1550nm 高规激光雷达,2 颗 4D 成像雷达,4 颗远距点云角雷达与 12 颗超声波雷达,摄像头数量达 12 个,具备 高精度定位系统与驾驶员状态监测系统(DMS)。
智己汽车:定位高端豪华智能电动品牌
全新用户型汽车科创公司,定位于高端豪华智能电动品牌。智己汽车成立于 2020 年 12 月,是由上汽集团、张江高科与阿里巴巴共同成立的全新用户型汽车科创公司。智己以 数据驱动、峰值体验与用户共创为特色,发布了 CSOP 用户数据权益计划,依托用户的 数据贡献优化自动驾驶技术。品牌定位于高端豪华智能电动车市场,与定位于中高端的 飞凡共同推进上汽自主品牌价值向上。
智己已公开亮相纯电轿车与 SUV 两款车型:1)智己 L7:中大型纯电轿车,售价 36.88- 40.88 万元;在于 2022 年 3 月份推出 Pro 版车型后,2022 年 4 月智己 L7 正式上市, 受疫情影响,将于 6 月中旬启动该全国用户首批交付。2)智己 LS7:中型纯电 SUV, 于 2021 年亮相车展,计划于 2022 年下半年开启预售并正式上市。
定位新世界驾控旗舰,首款车型智己 L7 性能与配置竞争力强。
外观设计:具备行政级轿跑车身尺寸,车长 5098mm,车宽 1960mm,轴距 3100mm。
性能表现:风阻系数仅为 0.21Cd,百公里加速 3.87 秒,百公里制动 32.69m,峰 值功率为 425kW,峰值扭矩达 725N·m;整车无线充电,电池容量达到 93kWh, 纯电续航为 615km;四轮转向全驱系统、WAE 威廉姆斯大师级底盘调校及电控智 能阻尼悬架保障了驾控体验。
智能驾驶:智能驾驶系统配备了 12 个超声波雷达、11 个高清感知摄像头、5 个毫 米波雷达与 2 个高精度定位单元,具备车辆召唤、高速领航、城市领航与代客泊车 全场景智能驾驶体验,能通过屏幕、声音、投影与安全带震动实时提醒驾驶状态。
智能座舱:搭载了多屏无界智能交互系统,具备 39 英寸巨幅智慧场景屏与 12.8 英 寸 AMOLED 2K 中枢屏;配备 22 个扬声器与 4 个麦克风;内饰材料环保级别高, 主副驾配备有按摩功能。
特色配置:配备 260 万像素的 DLP 光迹投影大灯,能够自定义车语、导航、警示 灯交互信息;配备 ISC 流光叠影前后交互灯,LED 数量超过 5000 颗;此外车顶 还搭载了 Carlog 智能车载摄像系统,具备 180°超广角,能够进行 4K 高清拍摄。(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展望:换代周期开启,智电转型与出海加速
全新开发机制赋能下,自主品牌迎来产品推新换代周期,销量有望持续提升。近年来, 上汽乘用车占上汽集团总销量的比例持续提升,由 2016 年的 5.0%提升至 2021 年的 14.7%,公司已将自主品牌定位为驱动公司增长的重要动力。随着荣威 RX5 等主力车型 的换代,以及以 MG MULAN 为代表的新车型的上市,自主品牌有望打造爆款产品,重 塑荣威与名爵品牌的竞争力,带动公司整体销量向上。
智电转型加速,带动品牌价值向上。2021 年上汽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型销量达 16.1 万辆, 占比达 20.1%,呈现明显提升状态;分结构来看,新能源车型以纯电动为主,2021 年 纯电动与插电混车型分别销售了 10.9 与 5.2 万辆,占新能源车型的比例分别为 67.8%、 32.2%。作为重要增长驱动,自主品牌将成为核心技术落地的重要载体,智电转型加速。 随着飞凡智己首款旗舰车型的上市放量,自主品牌将在新能源领域形成更为完善的布局, 新能源车型占比有望持续提升。
开发机制对标全球标准,看好出海业务持续贡献增量。SIGMA 架构面向全球市场,定 位于智能全球模块化架构。基于 SIGMA 架构打造的 MG ONE、MG MULAN 等车型的 安全标准对标全球最高星级,为出海奠定了良好基础。基于名爵品牌持续的海外布局基 础,在新开发机制对车型更新迭代速度、智能化与电动化水平的赋能下,自主品牌在海 外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有望得到增强,带动自主品牌出口加速。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未来智库 - 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