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兵的意思:负责警卫的士兵,也指唐代南衙禁兵。
卫兵的拼音:wèi bīng,词性为名词,字体结构:卫为独体结构,兵为上下结构,卫兵指的是执行警卫任务的士兵;在唐代是南衙禁兵的专称。
引证解释:
1、负责警卫的士兵。
南朝·宋谢庄《上封禅仪注疏》:“警卫兵而开云,先雨祇以洒路。”
宋·何薳《春渚纪闻·姚麟奏对》:“诚如圣训,然臣自行列,蒙陛下拔擢,使掌卫兵於殿庭之间。”
徐迟《财神和观音》:“卫兵已经放进了那些褴褛的穷人,因为褴褛的穷人给四只花篮伪装了。”
2、唐时南衙禁兵的专称。
《新唐书·兵志》:“夫所谓天子禁军者,南、北衙兵也。南衙,诸卫兵是也;北衙者,禁军也。”
例句:
1、台阶两旁立着一对栩栩如生的狮子,张着大口,瞪着铜铃般的大眼睛,威武雄壮,像是两个站岗的卫兵。
2、他大模大样地向敌人的岗哨走去,卫兵看他那架势,问也不问就让他过去了。
3、田地里的小麦无风时,直挺挺的立着,像一支站岗值勤的卫兵,风一吹,轻轻的摆动,像一群整齐舞动的婀娜女子。
4、他拨开阻挡着人群的卫兵,冲上前去。
5、母爱是迷航的灯塔,指引着行进的方向;母爱是尽职的卫兵,保护着幼小的生命。
这个标语来源于我军内务条例令第一百五十六条:“卫兵不容侵犯。一切人员必须执行卫兵按照卫兵勤务规定所提出的要求。”,也就是说无论是谁,级别多高再艺置夜孙教说互局友种,都必须接受哨兵的检查才能进入,否则一概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