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诗-李清照的诗300首


原创,时间:2023-01-20 21:05:06

关于李清照的诗内容导航:

1、李清照的诗

李清照写过的经典诗词:

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题八咏楼

千古风流八咏楼,

江山留与后人愁。

水通南国三千里,

气压江城十四州。

晓梦

晓梦随疏钟,飘然蹑云霞。因缘安期生,邂逅萼绿华。秋风正无赖,吹尽玉井花。共看藕如船,同食枣如瓜。翩翩坐上客,意妙语亦佳。嘲辞斗诡辩,活火分新茶。虽非助帝功,其乐莫可涯。人生能如此,何必归故家。起来敛衣坐,掩耳厌喧哗。心知不可见,念念犹咨嗟。

钓台 / 夜发严滩

巨舰只缘因利往,

扁舟亦是为名来。

往来有愧先生德,

特地通宵过钓台。


李清照的诗

李清照写过的诗

《浯溪中兴碑诗》、《乌江》(又名《夏日绝句》)、《皇帝阁春帖子》、《钓台》、《上枢密韩肖胄诗》
如《夏日绝句》
夏日绝句
作者: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声声慢·寻寻觅觅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夏日绝句》
《武陵春·春晚》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声声慢》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靖康之变后,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只剩下自己孤身一人身深处异乡,孤单,迷惘,痛苦,那是生离死别的凄苦,是天人永隔的悲哀…

2、李清照的诗词

李清照诗词的特点:

1. 语言清新简美,善用倒装

李清照的作品中,有很多都被喻为婉约经典之作。主要在于她的语言清新简美,善用倒装,赋予物诗意。

2. 表达真挚持养毛飞背感情

李清照的词,不论前期还眼围和纸既据抓娘二是后期,都是以抒发感期货得强了创计道组情为主,而她的语言在这方面起了绝对重要的作用。在众多李清照的词中,体现出了她的语言功底颇深,她擅长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将她缠绵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3. 采用口语

在李清照的词中,常有口语熔炼其中,这也是她比较突出的特点之一。这种来自语言对于当时华贵典雅的词风无疑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但这种语言的通俗使词的情感表现得更亲切而直白。


李清照的诗词

3、李清照的诗300首

乌江(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此咏史诗,雄浑壮阔,气贯长虹,与其词风殊不相同,由是可知作家作品风格的多样性,不宜以“婉约”二字简单概括之.女流之中,宋初花蕊夫人之诗:“君王城头竖降旗,妾在深宫岂得知.二十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或可与之相比.
二、
偶成
“十五年前花月底,相从曾赋赏花诗.今看花月浑相似,安得情怀似往时.”
诗中抚今忆昔,表现了诗人对亡夫的思悼之情和对人生的伤逝之感.建炎三年(1129年)赵明诚的瘁死,对李清照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打击, 她不仅由此失去了物质上的依靠,更主要的是失去了精神上的寄托.这首七绝,从首句所提到的“十五年前”来分析,当为李清照晚年所作.诗的前两句首先倒叙昔时,后两句以今昔对比来抒情.今景与旧景的极其相似,今情与旧情的极端不同,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诗人正是通过揭示这一反差,来让人们体察其今日的“情怀”.诗人今日情怀究竟如何?诗中没有直接道出,但了解诗人晚年生活状况的人都知道:自南渡以后,国已不国,家已不家,对一位养尊处优的大家闺秀来说,是实在难以承受的.这一切,诗中皆未道出,也许正是诗人不忍道出的缘故吧?活着本已困苦,又何必徒增苦闷呢!
三、
春残
“春残何事苦思乡,病里梳头恨发长.梁燕语多终日在,蔷薇风细一帘香.”
梁头的栖燕终日无休止地互相倾诉着心曲,帘外的蔷薇被细风送进一缕缕清香.这些本应带给诗人的是什么呢?是美好的回忆,还是苦涩的情思?是欣慰,还是愁上加愁?诗人没有直言道出,留与读者去想象了.
四、
钓台(夜发严滩)
“巨舰只缘因利往,扁舟亦是为名来.往来有愧先生德,特地通宵过钓台.”
明·郎瑛《七修类稿》卷三十《赵墓言台诗》记:“汉严子陵钓台,在富春江之涯.有过台而咏者:‘君为利名隐,我为利名来.羞见先生面,黄昏过钓台’”. 李清照诗即化用此诗意.其实, 名与利,只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何愧之有?我不主张隐逸,但也并不刻意追求名利,我希望自己能干出一番事业,我相信,在成就事业的同时,自会有我应得的名利.
李清照的诗300首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注释]
1. 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2. 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3. 项羽(公元前232-前202):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后被刘邦打败,突围至乌江(在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
[今译]
活着的当作人中的豪杰,
死了也应是鬼中的英雄。
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
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
[解说]
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但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但求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齐鼓。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行业热门话题:

【李清照的诗词】【李清照的诗300首】【李清照的诗词名篇代表】【李清照的诗是什么风格】【李清照的诗有哪些】【李清照的诗短的】【李清照的诗表达的情感】【李清照的诗词有哪些】【李清照的诗词如梦令】【李清照的诗集名】



更多插件导航: 问答聚合 问答导航 今日头条 头条聚合 ai原创文章 1024定向养站 1024快速起站 双标题 淘客文章插件 discuz自动发帖 伪原创 配图插件 挖关键词 自助解答专区 投稿 定向养站目录程序 快速起站目录程序 ai写作目录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