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知良能-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但惟圣人能致其良知
原创,时间:2023-01-31 21:00:09
关于良知良能内容导航:
1、良知良能
2、良知良能是什么意思
1、旧指人的天赋的首选观念和本能。2、《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宗钱官乙谈外背但新也;所不虑而知者,
球顶同参苦工染缩曾画看其良知也。”3、作
宾语;指人的观念和本能。4、孟子皆以
仁义言之,言良知良能亦然。(清·恽敬《读孟子二》)
3、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但惟圣人能致其良知
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 而 ⑴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 ①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⑵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例: ①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②朝而往,暮而归 ⑶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例: 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②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⑷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例: 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③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 ⑸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例: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余闻而愈悲。 ⑹通“如”:好像,如同。例: 军惊而坏都舍。 ⑺通“尔”,你,你的。例: ①而翁归。 ②若欲死而父。 「而已」罢了。例: ①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②如是而已。 ③俟封奏时潜易之而已。 ④此其心以为天下之知战得惟我而已。 ⑤比诸大江,不啻小支而已。 「而后」才,方才。例: ①赖肤觉之助,而后见为体。 ②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③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例: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何 ⑴什么。例: ①子何而往?(何:凭什么。) ②大铁椎,不知何许人。 ⑵怎么样。例: ①如太行、王屋何? ②其如土石何? ⑶哪里。例: ①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何往:到哪里。) ②却看妻子悉何在。 ③豫州今欲何至? ⑷多么。例: ①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②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 ⑸为什么。例: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者二者之为,何哉? 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③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④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⑹怎么。例: ①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 ⑺作语助词相当于“啊”。例: 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 ⑻何:通“呵”,喝问。 例: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 「何如」怎么样,怎样。例: ①吾欲之南海,何如? ②今日之事何如? ③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何消」哪用得着。例: 这自然,何消吩附。 「何若」如何。怎样。例: 此为何若人。 「何尝」并非。例: 你说的何尝不是。 「何为」 ⑴什么是。例:何为“护官符”? ⑵怎么会?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 ⑶作什么。例:①客何为者?②敬杰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 「何意」 ⑴什么意思。例: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如何意? ⑵岂料,哪里料到。例: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何由」 ⑴如何。例:长夜沾湿何由彻。 ⑵什么原因。例:致之何由?由于疾病。 ⑶从什么地方。例:何由知吾可也? 「何乃」怎么能。例: 何乃太区区! 「何得」怎么能。例: 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 「何加」有什么益处。例: 万钟于我何加焉! 「何曾」有什么益处。例: 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 「何其」多么。例: 何其衰也! 乎 ⑴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例: ①天下事有难易乎? ②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③若毒之乎? ④君将哀而生之乎? ⑤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⑵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例: ①孰为汝多知乎!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③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作者: acalit 2006-10-7 20:37 回复此发言 -------------------------------------------------------------------------------- 2 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 ⑶形容词词尾,有时相当于“地”。例: ①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乎干城之具也。 ②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③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④忽乎吾将行兮。 ⑷表示测度语气,相当于“吧”。例: ①日食饮得无衰乎?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⑸同“于”。例: ①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③以吾一日长乎尔。(尔:比。) ④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乎:对。) ⑥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⑦良剑期乎断,不期乎莫铘。(乎:引进动作的对象。) ⑹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例: ①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②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③天乎,人乎,而竟已乎! ⑺表示商量语气,相当于“吗”,“吧”。例: 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②无以,则王乎? ⑻用在句中,表示停顿语气。例: 于是乎书 乃 ⑴于是,就。例: ①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②乃入见 ⑵才,这才。例: ①虽理想派之作,亦先有所本,乃增损而润色之。(乃:然后才。) ②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⑶却。例: ①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 ②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 ③今君乃亡赵走燕。 ④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 ⑷是,就是,原来是。例: ①视之,乃庞德也。 ②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③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乃:一说这里有“在”的意思) ④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⑸竟然。例: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⑹他的。例: 是芋视乃妇也。 ⑺乃至,甚至。例: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乃:一说竟然。) ⑻可是。例: ①零落难堪,似成弃物;乃摘而藏之,双备经年裹物之用。 ②时夫仆俱阴险行后,余亦停弗上;乃一路奇景,不觉引余独往。(乃:一说只是,表示轻微的转折。) ⑼而,又。例: 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10)这样。例: 夫我乃行之。 (11)你,你的。例: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其 ⑴用作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她、它(们)的。”例: ①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益。”(其:他的。) ②恐前后受其敌。(其:它们的。)③其夫呓语。(其:她的。) ④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其:它的) ⑤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其:他们的。) ⑥其钗环裙袄,三人皆是一样的妆饰。(他:她们的。) ⑵其中,其中的。例: ①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③其不率教者常有一二。 ⑶活用作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例: ①并自为其名。 ②舍其文轩。 ③既其出。(其:我们) ④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⑤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其:我的) ⑷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例: ①妻跪问其故? ②念悲其远也。(其:她) ③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其:他们) ④望请其指教。(其:她们) ⑤成以其小,劣之。(其:它) ⑥矗不知其几千万落。(其:它们) ⑸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例: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其如土石何:又能拿这些泥士石头怎么样。) ②其孰能讥之乎? 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⑹指示人、事、物,多表示远指,相当于“那”之类的词。例: ①其不设色者:曰水墨。(其:那。) ②怀其璧。(其:那块) ③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本义项指后一个“其”:那个。) ④其极刑,曰:“顺我,即先刺心;事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其:一说如果。) 作者: acalit 2006-10-7 20:37 回复此发言 -------------------------------------------------------------------------------- 3 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 ⑤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其往:其后,将来) ⑥未必有其实。(其:那样。) ⑺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例: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⑻指示人、事、物,有时表示近指,相当于“这”之类的词。例: 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其:这种) ②今存其本不忍废。(其:这) ③此其患不见於今,而将见於他日。(此其:这种。此、其同义连用。) ⑼在句中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例: 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 ②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其:可要。一说表示期望。) ③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其:还是) ④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其:可,一定。这里有命令的意味。) (10)在句中表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不概”、“可能”。例: ①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赐。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③则齐国其庶几乎? (11)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例: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②其若是,孰能御之? 且 ⑴暂且,姑且。例: ①你两个且在这里,等洒家去打死了那厮便来! ②存者且偷生。 ⑵将,将要。例: ①以为且噬己也。 ②今且九十。 ⑶而且,并且。例: ①且人之患志之不立。 ②余悲之,且曰。 ③且以一譬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④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 ⑤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且:一说况且。) ⑷况且,再说。例: ①且焉置土石?(且:一说而且。) ②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③且秦强而赵弱。 ⑸尚且,还。例: 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②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⑹连接两个形容词,表示关系:又,又......又......。例: ①而向之香且甘者,非调和之有异,时、位移人也。 ②河水清且涟漪。 ③示赵弱且怯也。 ⑺同“夫”,句首助词。例: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⑻连接两个动词表示并列关系:一面......,一面......;一边......,一边......。例: ①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②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 ⑼如果。例: 明复妄言,我当焚汝庐。 (10)还有,那末。例: 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且住」即“且慢”,暂时慢着,常含阻止之意。例: ①且住,再要十斤都是肥的。 ②且住,你听我说! ③瑜又曰:“子翼,且住!......教你看曹贼之首!......” 「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例: ⑴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⑵且夫天下固有意外之患也。 「且如」就像。例: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若 ⑴如果,假如。例: ①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 ②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 ③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④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⑤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 ⑵像,好像。例: ①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②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③细若蚊足。 ⑶你(的),你们(的)。例: ①若所市于人者。 ②若毒之乎? ③更若役,何富贵也。 ④若翁廉。(若:你们) ⑷此,如此,这样。例: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 ⑸至于。例: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若此」如此,这样。例: ①何以自绘败状,令人丧气若此? ②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例: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例: 指挥若定。 「若何」怎么样。例: 以闲敝邑,若何? 「若干」约计之词,相当于“几许”、“多少”。例: 作者: acalit 2006-10-7 20:37 回复此发言 -------------------------------------------------------------------------------- 4 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 车后若干递送夫。 所 ⑴处所,地方。例: ①持童抵主人所。 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③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④乐土乐土,爱得我所。 ⑵用在动词或者“介词+动词”之前,组成名词性词组,相当于“......的事、物? ”“......的地方”、“......的人”等。例: ①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②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③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④荆柯有所待,欲与俱。 ⑤此疾之所由生也。(所由生:产生的缘由。) 「所以」 ⑴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等。例:①吾知所以人距子矣,吾不言。②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⑵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例: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②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③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④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所谓」所说的。例: ①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②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③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④汉高帝所谓“某业所就,孰与仲多”者,其逐利之情,不觉溢之于辞矣。 「所在」 ⑴到处。例: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 ⑵所在之处,处所。例:①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②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③宫阙山陵之所在,去之茫茫。 为 ⑴成为,变成。例: ①此何遽不为福乎? ②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③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⑵做。例: ①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②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③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④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 ⑤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⑶作为,当作。例: ①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②何以为计? ③子墨子解带为城。 ④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⑷是。例: ①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②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③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⑸以为,认为。例: ①孰为汝多知乎! ②骤视之,无不惊为生人者。 ③窃为大王不取也! ⑹被。例: ①周年处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②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③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④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 ⑤恐为操所先。 ⑺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例: ①夫子何命焉为? ②何辞为? ③秦则无礼,何施之为? ④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⑻指心理活动。例: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⑼有。例: ①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②敢用是为怨望。 ③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其为死君乎? ④顽童之为是心也。 (10)将来,将。例: ①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②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11)治理。例: ①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下惊者? 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动哉! ③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④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晒之。 (12)装作。例: 为除不洁者,引入。 (13)为了。例: ①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②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 ③慎勿为妇死。 ④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⑤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14)给,替。例: ①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②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③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 ④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⑤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15)对,向。例: ①不足为外人道也。 ②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③为之奈何? (16)因为。例: ①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②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 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17)则“于”,在,当。例: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而行。 「为市」谈交易。 例: 一人去为市,(为市:这里指人口买卖) 「为人」做人处世的态度。例: ⑴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 ⑵公子为人,仁而下士。 ⑶原是个宦家子弟,为人奸狡诡谲。 焉 ⑴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例: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焉:在其中) ②不复出焉。(焉:从这里。) ③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焉:从别人那里。) ④永之人争奔走焉。 ⑤然力足以至焉。 ⑥始而惭焉,久而安焉。(焉:对此) 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焉:从这里。) ⑧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焉:在这件事情上。) ⑨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焉:从这里面。) ⑵哪里,怎么。例: ①且焉置土石? ②非再至,焉知其若此? ③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⑶作语气助词,用于句末。例: ①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③今其室十无一焉。 ④虽鸡狗十无一焉。 ⑤请致电上海领事而救先生焉。 ⑷作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例: ①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②而小儒规规焉以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⑸相当于“之”。例: ①谨食之,时而献焉。(焉:它,指蛇。) ②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焉:它,指作者自己所写的这篇文章。) ③犹且从师而问焉。(焉:他们,指五人。) ④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焉:他们,指五人。) ⑤非曰能之,愿学焉。(焉:它,指作小相的事。 ⑹作语气助词,用于句中,表示停顿,无义。例: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行业热门话题:
【良知良能是什么意思】【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但惟圣人能致其良知】【孟子良知良能】【若是知行本体,即是良知良能】【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翻译】【良知良能体现的是】【良知良能是什么生肖】【良知良能是什么动物】【良知良能是由战国时期思想家谁提出的人性论概念】【良知良能是什么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