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亲情的人生是残缺的;爱情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没有爱情的世界是苍白的。当爱情遭遇亲情,对于任何人来说,无疑都是痛苦而艰难的抉择。 如果非要在爱情和亲情之间做出选择,就如同老婆问老公:“我和你妈一同掉进河里,你救谁?”这对于一个孝顺老妈、同时也疼爱老婆的男人来说,真是天大的考验。救老婆吧,显得大逆不道,救老妈吧,又仿佛藐视了爱情。这的确是百分之百的两难选择。 然而,爱情与亲情狭路相逢,又往往是残酷的事实。自古忠孝难两全,在得到一些东西的时候,注定要失去另外一些东西,这无关对错,却有关结局。 当面临爱情与亲情的较量时,只需明白,无论怎样取舍,都要无愧于心,最好还要对得起自己。
当亲情与爱情相碰撞时
你会选择什么?
孰轻孰重,相信在一万个人眼里就有一万种理由来解释自己选择的原因!
也许有人会说
我会两样都选
问题是:只能选一样
你会怎么做
选亲情放弃爱情?
那么你是负心汉负心女
选爱情放弃亲情?
那么你就成了不孝子不孝女
你。这个时候作选择的话。还会像喝白开水一样那么简单的作出选择吗?
我看没有谁会选得那么随意了吧!
对于亲情。自古以来。中国人们有一个良好的美德:那就是尊敬父母。
“百善孝为先”这句话是最经典的一句话了!
同样对于爱情。我们中华土地上亦有梁山伯与祝英台这样催人泪下的爱情经典故事。近的有“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这样的经典诗句!
当亲情与爱情相碰撞而只能选一种时。
我相信也就只能两种选法
一种是选亲情
一种是选爱情
别无他法。
据我观察调查所知。在选亲情而放弃爱情的人里面。。有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年纪都在十八到二十三岁之间。而为了爱情而放弃亲情的人。年纪则是二十五岁以上的人居多!为亲情放弃爱情的人年纪便小化。。而为了爱情而放弃亲情的人年纪便大化!
两种对立
两种年纪
两种不同的选择角度与观点!
十几岁的人可以为了亲情而放弃爱情那是因为她们对亲人的依赖感比较强。凡事以父母为主。因为她们觉得父母是生她养她的人。她不可以为了爱情而放弃养育她多年的父母、不可以,否则就太对不起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了。何况可能她们根本就不了解所谓的爱情。爱情可能在她们眼里只是生活中的一味调味剂。在她们的眼里,和她生活一辈子的人是父母,而不是自己的伴侣。她们不可能为了一个相恋几个月或是几年的人而不要了自己的父母。。更不忍心自己的父母伤心。哪怕自己以后找个并不爱的人结婚。也许她们多年以后会为放弃当年的爱情而后悔,但是让她们选择的话。。多数还是会选择亲情。而放弃爱情。却不知她们在放弃爱情的时候。其实不仅仅是对父母的一种爱。也同时在伤害着另一个人。伤害着她自己。
这个道理我相信大家心里都明白。只因她们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了父母。
二十几岁的人多半会为了爱情而放弃亲情。当然这样说。并不是说她们不懂得孝敬父母了。同样也是父母养育她们多年。但是。随着年纪的长大。社会经历的增多。她们会有更多更广的认识。结实了更多的朋友。同样。她们对父母的感情也会慢慢的变淡。并不会像小时候一样那么的依赖。她们会想到。能够陪着自己过完这一生的人是自己的伴侣。而不是父母了。毕竟父母能够陪她们走完这一生的日子不会太长。于是。如果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之下。非在爱情与亲情之间作个选择。她们会为了爱情而放弃亲情。因为她们相信。如果父母真的是为了她们好。就会赞成她们的选择。应该去祝福她们。如果父母一定要她们放弃自己的爱和幸福。那也只是父母自私的一种做法。孝敬父母不一定是要天天呆在她们身边。而是看你有没有这份心。有这份心就够了!
而今社会改革开放。五湖四海的人蜂涌向于经济开发区、沿海城市。跨省、跨国的婚姻也就日益增多。。来自不同省份的男男女女们相识了。相恋了。相爱了。想要结婚了。但是因为不是同一个地方的人。家里双老不同意自己的儿女运去他乡。一桩本应该美好的婚姻胎死腹中。回家相一个以前根本就没见过面。根本就不认识的人。然后结婚。想想就觉得悲。你们对根本就没有感情基础的未来有多大的把握。现在不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了。不再是婚姻包办的年代了。为什么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还不能够自由的选择自己的爱呢?二十一世纪不是一个文明的年代吗?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封建的想法?
为人父母者无一例为的也是为了自己的儿女好。
希望自己的儿女能够过上好日子
其中不少还有这么几种以下的想法:
辛苦养育大的儿女一下子去了远在千里之外的他乡。就等于把儿女们给卖了;因为千里之隔要回家一次并不容易。而身为二十一世纪的年纪一代。至少一大半的人也是有这样的想法。远离父母。就是不要父母了。对不起父母的养育之恩。就是背叛了父母。
作为儿女们:
难道真的要呆在父母身边你才算是孝顺吗?
难道离开父母远点就是不要父母。。是个不孝子。。不孝女了吗?
作为父母们:
难道儿女们一定要在身边才算是孝顺吗?
她们为了寻找自己的爱情远离你们就是不要你们了吗?
对此我禁不住想问问嫁在本地,结婚了五年以上的女性朋友:你们在结婚五年后。一年回过多少次娘家?我更想问问那些就嫁在离娘家不到十里路的女性朋友们:你们结婚五年之后。。一年又回过多少次娘家??
同样问问作为年轻一代的男女朋友:在你眼中看到的长辈母亲。。她们一年到头又回过多少次娘家。你能说她们不爱父母吗?你能说她们不要父母了吗?你能说她们离父母好远吗??
不能。她们爱父母。她们也要父母。她们离父母也不远。可是。她们有了老公。有了儿女。。有了家庭负担。有了其它种种种种。
所以我说。儿女下嫁到他乡是把儿女给卖了这种想法不可取。作为儿女的我们下嫁到千里之外的他乡就是不要父母了的想法也纯属无稽之谈!这种想法归根到底是思想在作怪!而不是要不要父母的问题。也不是孝不孝敬父母的问题。更不是爱不爱父母、爱不爱儿女的问题!
亲情与爱情无关!
爱情同样也与亲情无关!
我是个赞同可以为了爱情而不惜一切的人。
与其今天怕父母伤心而放弃爱自己的人。嫁给一个自己不爱的人。还不如抓住机会。先选择爱情。日后再得到父母的理解。如果父母真的为你好。我相信她们会同意你的选择的。如果你选择亲情放弃了爱情。日后想再要回曾经属于你的爱,你说。可能吗?毕竟两人在一起是一辈子的事。难道你们真的愿意以自己一生的不幸福来换取父母一时的开心吗?我想你们过得不幸福。父母也会不开心的。
宁拆十座庙。不拆一桩婚
找一个自己爱的人谈恋爱。
找一个爱自己的人去结婚。
请你们永远记着这句话.
当爱情与亲情相碰撞时。我会选择爱情。你呢?会选择什么?
36氪联合顶级投资机构、港美股新经济券商富途证券和移动互联网商业智能服务商QuestMobile共同发布了“新经济之王榜单”。
林肯说,我的希望是想确定因为我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才使这个世界变得好了一些。
公司组织的出现可能是影响20世纪生产关系变革最重要的节点之一,通过规模化的生产,公司让分工更加精细、生产成本更低、产品的流转效率更高。公司已经成为了推动时代前行的重要主体,他们汇聚某个行业里最垂直的人群,聚焦某个细分领域从技术研发、产品生产、应用落地、反馈升级等全链条的生产机制,当众多这样的公司汇聚在一起就成为了推动社会进步的核心力量。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智能传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新经济正在崛起,新经济公司正在深刻地变革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为了让社会更好地聚焦这些新经济时代的探路者们,36氪将11月27-28日举办的年度WISE 2018新商业大会的主题定为了“新经济之王”, 并联合顶级投资机构、港美股新经济券商富途证券和移动互联网商业智能服务商QuestMobile共同发布了“新经济之王榜单”,榜单聚焦消费、文娱、教育、新技术、汽车、企业服务、金融、房产、医疗、出海等领域的40个细分赛道,综合成长性、规模、口碑认可度等多个维度,评选出那些改变现在、影响未来的新经济创新公司和个人。
36氪总裁冯大刚、富途证券邬必伟启动新经济之王榜单发布
因为这些新经济公司的存在,每个行业可能会以十倍、甚至百倍的速度发生创新和改变,智能家居实现了人与物的链接,拓宽了人与机器交流的场景;网约车、网购创建了人与服务链接的新模式,让体验更高效、便捷;工业物联网、3D打印等技术的发展,重塑了物与物互动的逻辑,解放出生产者更多的智慧和时间。这些新经济公司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已经下沉到人们生活的各个场景之中,释放出人们更多的创造天赋,这些新经济公司是先行者和探索者,值得被尊重和赞赏。
36氪总裁冯大刚表示,“今天的一级市场,商业竞争非常激烈,融资环境更是充满挑战,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中,我们更需要把全行业的目光,聚焦在那些最有可能创造未来的新经济之王们身上,让创投圈、资本圈,甚至全行业、全社会早一点看到他们的价值。然后通过合作和服务,帮助它们更好更快的成长。只有这样,整个行业、整个社会和中国的新经济才能更好更快的向前发展。”
36氪拥有大量的一、二级市场资源优势,并且深刻地理解创业企业的发展需求,通过为企业提供全周期、全产业链的服务,帮助更多的新经济创企业发展和成长;富途证券拥有港美双牌照,参与过小米、美团点评、华兴资本、同程艺龙、美图、众安、阅文、易鑫等新经济公司的上市服务,并取得不错的成绩,成为新经济企业港美上市重要的合作伙伴,丰富的项目经验以及在业内遥遥领先的新股认购数据也让富途证券更加理解新经济公司的业务模式。QuestMobile的数据与研究成果已成为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等中国顶级互联网公司及众多顶级投资机构标配的第三方移动互联网数据分析工具。经各方专业评选机构和专家的深度评估得出的新经济之王榜单,一经发布便获得了创业公司、投资人、科创媒体等创投市场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移动互联网的黄金十年画上句点,第三次寒流汹涌而至。
一些公司挣扎着“活”。创业维艰,一级市场的“水源”关闸,融资变得异常艰难。政策从严、舆论从紧、行业面临收缩,野蛮式生长正在付出其代价。
一些公司尚未在二级市场站稳脚跟。截至 2018 年 11 月 6 日,已有 30 家新经济公司在赴美上市,创下历史之最,但大多数都在上市后遭遇股价失利。
不过,这一年令人兴奋的在于那些寒冬打不垮的创新。中国首枚民营火箭发射成功,商业航天发展 3 年正迎来解冻期,成为新科技赛道 2018 年的投资小热点。从全球来看,民营火箭公司被认为是更低成本探索太空的破局之道,因此它们也获得了超越波音、洛马等传统火箭公司的 PE 估值溢价。
物联网(IoT)和人工智能(AI)被视作移动互联网之后,最有价值的平台型技术。5G 已经在中国试商用,IPV6 获得普及,人工智能走入了汽车、手机和更多硬件设备,IoT 在今年东山再起。人与机器间的智能交互从手机延伸至家居、汽车等领域,我们的办公、医疗和教育也广受AI技术的影响。=
“1+7+X”的医疗大数据规划正在逐步成型,行业将迎来快速增长期。2018 年,该领域投融资事件数量突破 80 起,涉及精准医疗、新药研发、智能诊断、保险风控等多个维度。生物医药无疑是医疗行业内当之无愧的热点赛道—— 依据PitchBook 的数据,中国公司参与的美国生物技术领域投资额高达 51 亿美元,相比之下,去年一整年的数字是 40 亿美元。
“热”的背后恰是生物技术突破的拐点降临、人才回流所致。越来越多的癌症治疗和检测方法应用于临床,在不远的将来,癌症将成为慢性病,而这“希冀”正在逐步实现。
在新科技带来的憧憬背后,模式创新满足了更广阔的市场,让商业更加民主化,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新经济的福利。
四五线人群成为新的服务主体,根据摩根士丹利的测算,到 2030 年,中国低线城市的消费额将达到 6.9 万亿美元,这个数字会是 2017 年时的 3 倍之多。未来,低线城市居民因其房价压力小、收入增速快,将呈现出比一二线城市相更强烈的消费倾向。拼多多和趣头条成立两三年即登陆美股,前者市值已经赶上2/3个京东,价值就在于有效让更多低线城市人群获得更多商品选择。
将如此巨大的下沉流量串联起来的,是拥有超 10 亿月活用户的微信流量池,是无数的微信群、小程序和社交裂变。2018 年,微信生态赛道还持续走出了云集、环球捕手等独角兽,以及SEE 小电铺、鲸灵集团等快速成长的公司。
毫不夸张的说,这一年是“社交消费时代”的开启之年。“社交”,不仅影响着线上电商模式,看似传统的线下行业也正被其改造。看看Luckin 瑞幸咖啡就知道了。在不到一年时间内,这家公司经由 1100 多家店铺将 4200 多万杯咖啡卖给了消费者,向入华近 20 年的咖啡业巨头星巴克发起挑战。它的秘诀就是“社交裂变”。
新经济公司也正将中国互联网的版图扩向海外。大家熟知的热门目的地东南亚和印度,已是阿里巴巴、腾讯、美团和头条等巨头的必争之地,有趣的是,中国创业者还看到了非洲大陆上的机会—— 传音和网易的合资公司传易已经非洲推出了“非洲版网易云音乐”Boomplay、“非洲版抖音”Vskit,中国人也发现了肯尼亚这块现金贷的新热土。而在中东,虽然少了阿里腾讯等巨头,但中国公司间的竞争同样凶猛。比如电商领域,就有Jolly Chic、ClubFactory、Fordeal、Funmart、SheIn等多家公司。
全渠道高效运营的思路正在深入影响零售业,也将进一步影响制造业和更多的实体产业。
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无比精彩的 2018。
我们乐于为这些代表未来的公司喝彩。为此,36氪评选出了40个赛道上的近500 家“新经济之王”。这份“脱水估值”榜单由36氪资深采编团队操盘,多家知名投资机构和第三方数据研究公司联合制作,属于那些逆势创新的公司。
我们相信,周期不可避免,寒冬总会过去,创新精神永存。
新经济之王,让我们看到未来。
(注:完整榜单可点击榜单专题查看)
消费领域
微信生态之王
—— 超级 App 的力量聚变
没有什么产品能像小程序和它最初诞生的微信一样,带给今天的移动互联网如此巨大的想象力。
当微信作为一款通讯产品诞生的时候,从没人想过,未来一天它能够代表移动互联网下半场的新红利。社交关系的力量到底有多大?除了孵化出了拼多多,这个仅用了 3 年时间的就达到超 1000 亿的年 GMV、并赴美 IPO 的黑马,在这里,有好东西、SEE小电铺想重新定义“人货场”,革新人们的购物方式。不仅仅是电商,小睡眠、小年糕等从 0 到 1 找到自己的超级用户,轻芒想在这里帮人们找到“好的内容”。
始于微信但又不止于微信。当从小程序成为到几乎所有超级 App的标配时,我们还在等待一场聚变。
新租赁 & 二手经济之王
——正逢其时
共享风口过去,新租赁经济崛起。
在消费升级和产能过剩的背景下,物品使用权代替了部分所有权。租赁之“新”,在于其依附互联网和新型信用体系生长,这是让租赁成为一个规模化生意的重要前提条件。
时机似乎已经成熟。2018年,租赁加快了向各个消费场景渗透的速度。从to C的手机数码、服饰包包、玩具、图书等品类,到to B的家具家电、办公设备、装修服务等,赛道里不断涌现出新的创业者。2018年蚂蚁金服持续押注新租赁,接连投资了7家新租赁经济公司,京东也有所布局。
但行业处于模式验证的早期阶段,流量、资金、风控、甚至是需求,创业者们还面临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如何在竞争中摸索着活下来,仍是他们当前的首要任务。可以肯定的是,新租赁经济正在创造全新的价值,它将会对我们未来的生活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
新品牌之王
——“新国货时代”已来
曾经和“山寨”划等号的国产货,有了全新的市场地位。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质造”,从数码到时尚消费,好用、不贵、创新是“新国货”标签下的硬实力:名创优品重新定义了“10元店”,腾讯也看好这门生意,LOHO眼镜用 ZARA 模式将眼镜消费做成快时尚,喜茶、奈雪的茶则让大众开始相信,在传统茶饮文化中将诞生下一个“星巴克”,如今他们也迈开了出海的步伐。
从盲目追逐到个性突出。很难说消费者和这些品牌之间是谁驱动了谁,但可以肯定的是,积累多年的制造能力和本土作战优势,是它们能够成长的原因,接下来,到了抛开标签、用产品在消费升级洪流突围的时刻了。
新零售之王
——核战爆发
铃木敏文40年前用7-11所打破的零售常识,再被打破。
在中国许多城市,消费者对新零售的凶猛突袭应接不暇,比如北京,从没有几家便利店到体验到各种生活服务,只在短短一两年间。零售走向了全渠道营销。
互联网巨头的身影无处不在。传统电商天花板压力之下,以“即时配送”为特征的本地生活服务电商成为下一个万亿市场。它由饿了么开启、被美团后来居上,再由阿里巴巴买下饿了么重新参战,疯狂开店的新零售业态盒马鲜生也加入纵队。外卖之战向商超、医药、服装等零售领域升级,成为阿里巴巴和美团点评的全面对抗。
京东到家、永辉生活等第二阵营玩家紧随其后,或加速扩张品类,或推出前置仓模式,兼顾配送效率和运营成本在考验每一家公司。垂直领域的创业公司仍能在缝隙中崛起,比如咖啡零售的明星公司瑞幸,但它的对手也不是星巴克,而是和阿里结盟、由饿了么提供配送的星巴克。
接续年初阿里和腾讯争夺线下零售商的大戏,后续的改造却进展缓慢,成效不彰。腾讯智慧零售是to B生意,阿里新零售通过改造线下面向C端。路线虽不同,狭路终相逢。
生活服务之王
——胜者崛起
洗牌探索期结束,存活企业在慢慢崛起。
美团、饿了么从外卖主战场抽身,开始大规模试水生鲜、商超,并向二三四线城市发力,全业态展开。夹缝中的京东到家不得不加速冲刺,计划在2019年覆盖200座城市。
巨头们利用渠道下沉扩充流量。每日优鲜、叮当快药则在细分领域异军突起,通过供应链改造增加线上线下合力。58到家悄然上线拼团业务,试图通过社交方式获取新客源。
大量垂直细分类App活跃用户数却在持续下滑。资本和用户趋于理性,一些体量较小,但对服务要求很高的到家服务场景,推进更加艰难。
不过这一行业的巨头尚未出现,占领用户心智充满挑战。随着外卖业务渗透率的不断提升,本地生活服务领域将被重新激活。
电商之王
——社交化成新看点
天花板近在眼前,局面却被拼多多的崛起搅乱。
拼多多现象足以引起电商乃至整个互联网思考:当流量玩法成为主流逻辑,哪里才是流量的洼地?那些并不掌握大流量和大渠道的玩家,该如何从边缘突破巨头的垄断?
社交化是一个趋势。不仅拼多多、云集等一众微信生态下的玩家籍此崛起,增长放缓的阿里、京东等巨头也在持续摸索可能性。2017年电商界亮点无疑是严选和它代表的ODM(设计代工)模式,但网易做此事的初衷也无非是将自身的大流量变现。拼多多和它代表的社交电商带来的创新点在于流量的获取和运营,但这一模式要想走得长远仍然不能绕过供应链的基本功。
由于流量昂贵,寻找新用户的代价不菲。亚马逊和Netflix掀起的一场会员革命启发了更多的公司。继京东、苏宁、考拉、每日优鲜等大中型公司后,阿里推出88会员宣告电商界全线进入付费会员时代——用户总是有挖掘不完的需求,今年“双11”的2135亿交易额证明了这一潜力。
毕竟,在中国10亿消费者的市场中,电商只掀开了一个小角。
B2B 之王
——隐形冠军之路
B2B是所有商业模式中最有可能以效率为导向,并遵循经济学三大假设的商业模式。因为企业的诉求是明确的,可以量化的,可以摆脱难以捉摸的C端用户的个人感受带来的不确定性。
但同样因为不够2C,B2B一直是个关注度较低的领域,今年却逐渐跑出了头部公司,产业互联网也在马化腾的深夜发问变成热点话题。回看大多隐形冠军的发展之路,大多基于撮合,但合理的切入点也意味着竞争对手多。随着互联网对行业的渗透,平台间的差异化会越来越小,要想提升平台价值,就需要去解决更多的用户痛点。自营是解决服务质量做好品控的方案之一,但在提升交易效率、解决安全问题、资金问题等方面,仍有空间让创业公司去探索和发展。
旅游之王
——论持久战
沉寂或爆炸,旅游行业没有中间态。
以携程、去哪儿、途牛为代表的传统OTA,和以美团酒旅、飞猪旅行为代表的超级平台模式形成抗衡之势,前者由酒店、机票、跟团游等单品出发,积累客源和货源,向上扩展至旅行相关全服务,后者背靠美团、淘宝等超级平台、从既有高频业务,下沉到旅行领域。
今年完成IPO的唯一一家在线旅游公司同程艺龙,则处在传统OTA向平台的转化中,它依托的是微信钱包和微信生态。
以内容带交易的马蜂窝陷入舆论漩涡引发思考:在低频、高决策门槛的旅游电商获客,内容导流模式能否跑通?除了传统OTA巨头,商家是否还能保持多元选择?
市场教育初步完成的短租民宿行业势头良好,本土在线旅游巨头加大投入途家,创业公司小猪规模初具,airbnb也在加速本土化进程。住宿升级浪潮中,中端酒店和短租民宿的竞争会日趋激烈。
运动健身之王
——下半场内容为王
在经历了多年的互联网化、智能化与零售化后,2018年,健身行业回归追求“单店盈利”的商业本质。
健身从业者更加关注如何满足用户需求,这意味着健身内容的研发——比如健身课程,培训体系,高新科技的引入,甚至是软硬装的设计——变得无比重要。
总的来说,过去粗放的运营,以销售为导向的模式注定积重难返。精细化的运营、场景化及跨界营销会成为常态,用户心智的抢占即品牌的树立将会是健身下半场的核心交战点。
消费领域 2018 新经济之王
文娱领域
影视制作之王
——飓风过境,规则重建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如果说其它行业在2018年发生的变化,还是受大环境影响的,渐进的行业内部重整,影视圈在今年发生的这场惊变不啻于一场席卷一切的飓风。从最上游的资金端,中游的发行平台,到最下游的观众,链条上的所有人都受到了影响。
风暴眼最初极具娱乐色彩——范冰冰到底为什么消失?但这场真假难辨的八卦,经过三个月的酝酿,最终演变成对税务、片酬、上市公司收购问题的追问和质疑。
飓风来得太突然,很多从业者并没有做好准备。本次榜单上入围的公司已经是这个行业里的翘楚,资历深厚,围墙稳固,即便如此,它们还是逃不过市值缩水三分之一甚至一半的命运。好处是,在这个原本存在许多灰色地带的行业,新规则的确立,比如对演员高片酬的限制,多少撇去迷雾,让未来更加有迹可循。
社区社交之王
——利益在取舍之间
月活用户10亿的微信是社交领域难以逾越的大山,让试图做“XX领域的微信”的App绕道社区。
它也并非铁板一块。2018年,子弹短信短暂登顶App Store排行榜,被视作细分市场对新社交产品存在需求的信号。在微信继续用小程序释放平台红利、尝试商业变现的一年,陌陌收购了探探,在陌生人交友领域继续维持垄断地位,收到的回馈是股价大涨。微信体系内,已经有若干产品经理离职创业,寻找挑战的突破口。今日头条的社交野心早已显露,曲线前进的途中先伤及微博。
社区领域的变化更为有趣。小红书潜心做内容社区,反而获得阿里的青睐。知乎和豆瓣战胜心魔,主动拓宽用户边界,收获商业化和估值回报。
自媒体之王
——前路难测
2018年的自媒体圈得到的基本都是坏消息。
微信红利消失殆尽,但一处水源供全网的现状没有改变,头条、百度等其它平台还是难以独立形成自媒体品牌。广告变现效率已经很难增长,知识付费则是雷声大雨点小,量子云交易案的失败则几乎断绝了自媒体上市变现的路径。此外,对平台的高度依赖,使得自媒体的抗风险能力极为有限。
更重要的是,举头三尺有铁拳,整个内容行业的监管都在缩紧,自媒体首当其冲。注意力稍不集中,就会导致轻则被删一篇文章,重则被删一个账号。暴走漫画、二更殷鉴不远,到了年底,一大批微博微信自媒体再次遭遇封杀。
一条开了线下店,微信强推小程序,看起来最难做的电商或许还能给自媒体带来下一波机会。新的一年将会如何,没有人心里能有定论。
音乐票务之王
音乐和票务一向被看做是小生意,但这小生意正在出现大玩家,腾讯音乐集团和猫眼都要上市了,前者的估值更是达到 300 亿美元,相当于整个网易。
上市意味着资本,也意味着希望。不过,资本和希望都来得晚了些,音乐票务和其他行业一样,都在成为巨头的游戏,大麦和淘票票背后有阿里,网易云音乐要和百度结盟。慢生意有时候更需要热钱,免得在快速的时代掉队,尤其是在时代转弯的时候。
时代下一个转向已经到来,5G、AI 和 IoT 带来了新的内容消费场景,消费分级让线下演出也能吸引到更多的消费者。只是,在任何时代,娱乐行业的核心都不在于技术和资本,而在于创意,接下来,我们将在更多内容制作领域看到这些公司的名字。
新闻聚合之王
——下沉和进化
流量即正义。
趣头条上市了,从产品上线到美股上市,只花了大约两年半的时间。这种加速度大概只有拼多多可以媲美。在网易新闻、一点资讯、天天快报等老牌新闻聚合App都没办法撼动今日头条地位的时候,趣头条的崛起让业界看到了另一种突围的可能。
在转载和抓取已经泛滥的今天,新闻聚合的成本并不高,天花板也显而易见。趣头条用下沉市场+用户补贴找到新用户群,在今日头条还没有在三线以下市场攻城略地的时候抓住先机。不过,类似的方式被几乎所有的新闻聚合App采用。一样的获客方法,如何精细运营成了决定速度的关键。
今日头条仍然是这个领域的老大哥,但它的重心早已向视频和社交进化,母公司字节跳动刚完成了一轮估值750亿美元的融资,于这一年来高速增长的抖音密切相关。头条的进化让它有望跻身互联网巨头第一阵营——可惜了,后花园失火,百度和腾讯却在信息流领域猛追猛打。
游戏电竞之王
—— 洗牌后,细水长流
这一年,腾讯股价的走势基本反映了这个行业的面貌——高开低走。年初KPL联赛势如破竹,年中数个“吃鸡”游戏项目分庭抗礼,下半年版号被限,产业进入洗牌阶段。
电竞仍然不赚钱,但IG俱乐部赢得英雄联盟S系列赛冠军宝座,并带动英雄联盟国服迎来阔别已久的宕机和排队现象,让人看到电竞业未来的潜力。手游则深陷政策危机,王者荣耀的热度被吃鸡游戏承接,后者迟迟未获牌照导致运营亏损——大如腾讯,也焦头烂额。
电竞和游戏赛道产生洗牌效应,让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分工逐渐完善;国产独立游戏太吾绘卷的成功,则意味着国内玩家版权意识的复苏,以及中国本土游戏制作人的崛起。2019年的游戏&电竞赛道势必不会如2018年上半年的高歌猛进,但细水流深,更符合游戏的本质。
视频直播之王
——巨头的游戏
如果把长视频、短视频、直播产品都放到同一个赛道,就挤满了巨头及巨头代理人。
从抖音年初的爆红开始,短视频正式成为消耗国民时间的一大利器,一举使头条系产品夺得互联网用户时长第二名,仅次于腾讯。再加上5G网络商用时间表消息的反复渲染,即便遭遇过一波监管风暴,短视频也已经成为兵家必争之地。除了小巨头快手跟抖音掐得难解难分,腾讯则继续用内部赛马机制试图夺回阵地,百度、360、微博等也并没有放弃。
直播领域,看上去已经被腾讯年初对斗鱼、虎牙的两笔巨额投资统一了江湖,不过,快手、头条仍在虎视眈眈。而长视频则延续着版权战争,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土豆还在用巨额亏损换取市场份额和付费用户数。
2019年,产品、运营、资本,视频直播的战场缺一不可,只有巨头才能参与这场游戏。
文娱领域 2018 新经济之王
教育领域
在线教育之王
——大爆发和大洗牌
2018,在线教育迎来爆发拐点。
年初“四部委”推出线下教培整顿通知,无证照、投机小B机构经历大清洗,用户、资源集中流向行业头牌。线下教培正规军见风调转船头,加速“线下转线上”,K12、素质教育、少儿英语、少儿编程、启蒙早幼教…细分赛道在线化全面爆发。
资本寒冬席卷,“最后一公里”教育企业扎堆奔赴港股、寻求快速上岸。大量热钱看似流向抗周期的教育行业,实则锁死A轮后公司重金加仓。明星公司加速成长,中小机构融资维艰,风口型投机企业接连暴雷。
大浪淘沙之下,独角兽“烈火见真金”,新入局者警钟长鸣。展望未来,“线下All in 线上”蓝海无限,新经济、新供给、新技术,将开启在线教育新浪潮。
教育信息化之王
——乘政策红利势起
教育赛道在近几年内迅速崛起,行业成熟度加剧了竞争格局,流量红利殆尽和粗放式运营,成为限制 B 端发展的重要因素,艰难的转型由此开始。
今年 3 月,教育部颁发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的通知; 4 月将“三全两高一大”的方案提上日程。搭乘政策红利,to B 迎来新机会,教育信息化项目接连获得过亿大额融资。
抢占赛道的上半场已过,to B 项目成为教育下半场精耕细作的利器。
从校内到机构,从课堂到课后,信息化正在用数据重构打通教育的每一个环节。
知识付费之王
——从“出版”到“教培”
2018乌镇物联网大会教育企业大佬饭局上,第一次出现了“罗振宇”。
当“知识付费”的概念不再吸睛,轻知识、高获客、低用户粘度所带来的变现瓶颈到来,知识付费的下半场怎么打?
拐点之下,知识付费开始从“出版”轻模式转向“教培”重模式。
传统知识付费本质上是出版生意,卖课如卖书,卖完即完,只有内容、没有后续服务。学习效果不明显、用户粘性不强。
今年,知识付费开始向“教培”重模式转型,内容课程化、体系化加深,并以此延伸出课程顾问式专业服务,“微信轻课”更是异军突起。
教育小饭桌上的“得到”,释放出的一个信号或许是:知识付费将从此纳入教育领域来讨论。
教育领域 2018 新经济之王
新技术领域
AI 之王
——争夺VC大买家
经历了2016年的创业热潮,AI赛道的公司们几乎都面临估值过高的质疑,资金与资源向头部聚集,赛道正争抢最后的VC大买家们。
这一年,赛道头部公司几乎都完成了至少一轮融资,但非头部公司几乎鲜有融资消息公布。“精英创业”的人工智能赛道,加速进入商业化落地期,抢占商业场景,抢夺落地客户,已成为今年的主旋律。
商业竞争加剧的同时,对投资人的争夺也在加剧。各赛道头部公司几乎均进入10亿美元估值俱乐部,营收则多在千万元以上,且多只能线性增长,VC赛道的众多买家已无力扣动扳机。软银、阿里、腾讯成为赛道最后的买家。错过了最后的大买家,很可能意味着错过了PE入场前的最后一笔钱。现在,争夺这些大买家的竞争已进入白热化。
IOT 之王
——用IoT赌未来
2010年,物联网概念开始冒头,和移动互联网一样被看做是未来。不过,最终移动互联网大获全胜,物联网则像是又一个失败的科技概念。
如今,手机面临市场和技术的双重瓶颈,移动互联网也快走完下半场,硬件厂商和互联网公司都需要开拓新的场景,5G到来,IPV6普及,一系列技术的突破也让物联网变得更加平易近人,于是,物联网变成IoT,在今年东山再起。
手机已经是个人数据处理终端,从移动场景切入家庭场景也顺理成章。小米在这条路上走得最快,小米的老对手,华为、OPPO和vivo也以各自的方式布局。硬件公司以外,百度等互联网巨头则掌握着算法和数据优势,能够为现在相对空洞的场景填充更多的服务。在这一领域,原本彼此不相干的软硬件公司,来到了同一片战场,不过,今年只是来到了起点而已。
新制造之王
——估值中国新制造
中国新制造创业如火如荼,中国新制造的投资热度不减。一场围绕“中国新制造”的估值博弈,正在当前的创投圈进行中。
从火箭到手环,从机器人到耳机,中国的硬件新制造品类、品牌崛起。与多年前的制造业相比,今天的中国新制造公司基本都是技术驱动型,也不再仅仅是Costdown的生意。互联网的发展,使新制造的公司有机会直接与用户互动;而创始人的学历背景整体提升, 也使得这些公司一开始就是面向全球市场。这意味着,新制造的公司的成本结构、财务模型,正在逐渐发生变化。
借助中国 13 亿人口的市场利好,面向 75 亿人口的全球市场,高品质的中国新制造公司正在以创新者的姿势席卷全球。
商业航天之王
——从解冻到融资赛
中国民营商业航天经过3年多发展,正迎来解冻期,成为新科技赛道2018年的投资小热点,多家创业公司先后成立,数家知名基金今年纷纷投注。
国外SpaceX 高歌猛进估值超280亿美元,Oneweb 、Starlink等卫星公司雄心勃勃推进卫星组网,也刺激了大洋彼岸“中国版学徒们”在“低价商业航天之路”上一路向前。低价,依然是商业航天破局的关键。Cubesat卫星的技术不断成熟,成本不断降低,可以想象的未来,卫星公司的财务模型及商业模式或发生根本性变化。今天,单kg进入太空的成本依然是Cubesat的桎梏,而民营火箭公司的出现及发展也被认为是破局之道,因此获得了超越波音、洛马等传统火箭公司的PE估值溢价。
商业航天依然是一条投入周期长、风险高、重资产的赛道,随着头部公司进入成长期,新公司涌现,资金的竞争也更加激烈。火箭与卫星赛道竞争,赛道内各家公司博弈,也将更为激烈。只有拥有足够资金储备的公司,或许才能笑到最后。
机器人之王
——强大之路
机器人的未来广阔应用前景毋庸置疑,但机器人的应用现状并不乐观。变大、变强,从小众变大众,从试点到普及,几乎是行业共同思考的主题。
C 端,机器人依然是小众产品,但“无屏机器人”智能音箱在巨头补贴与竞争之下,迅速打开市场,完成了最初级的市场教育。流量为王,低价是快速推广的利器,同质化品类的创业公司几乎已被判出局。可以预见的是,在更多巨头还会涉足的机器人产品上,创业公司的先发优势还会不堪一击。巨头不做的市场,或许才是做大之路。
B端,3C市场、电商市场开启工业自动化红利,核心零部件国产低价化,中国机机器人公司凭借低价、可定制,迅速在市场快速试点铺开。但分散市场,落地需要集成,赢家无法通吃,即使头部公司已有过亿元订单,如何推广普及,仍是困扰他们的做大难题。
AR/VR之王
——寒冬第三年,春天就在前方
VR AR创投泡沫破裂后第三年,行业洗牌三年,创业者艰难生存三年,春天或就在前方。
处于“资本低潮期”,缺少大公司的投入,缺乏资金的支持,几乎所有的创业者都不得不开始尝试或者加强“自我造血”,中国的VR AR行业在大起大落中形成了与美国并不相同的格局。海外,诸如德勤、Niantic、沃尔玛、欧莱雅、Snap、埃森哲、PTC等传统大公司纷纷入场,或投资或收购AR/VR创业公司。国内,能够获得融资的创业公司寥寥,诸多To C 公司纷纷转型或者新增To B业务;To B公司则强化业务。经历三年寒冬,能够撑到当下的AR/VR公司在技术、产品、市场、现金流等方面必有闪光之处。
对于资本来说,2019年很可能是资本进入AR/VR行业的最佳时期。硬件平台的体验已超过及格线,销量稳步小幅增加,内容团队经过多年锻炼,已完成入门积累;B端客户及方案供应商经过市场教育,已清晰界定自己需求和能力边界……春天或就在前方。
新技术 2018 新经济之王
汽车领域
新能源汽车之王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汽车业在2018年遭遇了滑铁卢。这是中国建立现代汽车工业20年以来首次销量下滑。
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则成倍增长,这主要受益于政策端的强力推动。也露出两个明显问题:非智能低端“占号车”充当主流、销量对整体汽车业影响尚微弱。
情况或许在2020年前后有明显变化。这是跨国汽车巨头们计划在中国市场推出新能源车的时间点,自主品牌和新造车势力的产品也将在此时更为完善。千军万马要来过独木桥。
2018年,北汽新能源登陆A股,蔚来汽车在纳斯达克抢先上市是两个标志事件。新造车势力中的大多数也许熬不过寒冬,汽车消费的下滑和资产估值过高,让新生儿面临融资困境。
也许可以再乐观一点。汽车终将智能化,就像加上四个轮子的iPhone。中国的新能源车将是最好的试验田。
出行之王
——行业壁垒是政策
整个2017年及2018年年初,出行领域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行业没有太大的壁垒,边界很容易突破。最常被提到的例子是美团,一家做团购和外卖起家的公司,在2017年2月份试水了打车业务,各大主机厂也入场了,开始纷纷布局网约车业务——似乎只要有钱、有线下资源,都可以挤入这个赛道。
滴滴顺风车事件发生之后,人们意识到出行市场尽管巨大,但一只脚踏在公共服务领域,政府施加强监管是个必然。滴滴的估值受到巨大影响,美团也随后暂停了打车市场的试探。
这一年,也无疑是热闹的,商业模式在迅速迭代——共享单车行业重新洗牌,摩拜被收购,ofo资金链出现问题,哈罗单车也因单车业务无法盈利转向网约车市场,滴滴加强出行后市场,主机厂动作频生。想生存,就要抓住时机。
智能汽车之王
——更加人性的智能汽车,与更务实的自动驾驶
经历人工智能及车联网大潮洗礼后,2018年,新造车开始落地,智能汽车设备的前装或后装进入了普及阶段,L2甚至L3级自动驾驶技术也开始向汽车上安装。
车联网就是汽车行业的消费升级,为汽车添加更为人性化的功能从而带动销量,是技术提供商与主机厂取得共识之处。市场对自动驾驶技术则相较前两年的激进态度有所缓和,但可落地的场景内L3/L4、物流场景下的无人运输车、配送车、货车等产品,也让人们看到了这项技术的未来。2019年对自动驾驶至关重要——研发商如果无法提出可预见、可计划落地的方案,日子将会非常难过。
汽车电商及服务之王
——从线上到线下
这一年,中国线下零售面积最大的公司变成了瓜子二手车。
过去几年,这个赛道的创业者对核心商业模式并不确定——导流、撮合交易、金融……到底如何让汽车电商走出低频交易的困境、完成商业闭环,它们在不断探索边界。
深扎线下成为今年的一个主流方向。头部阵营中,瓜子、人人车、易鑫,都开始尝试开线下店,其中扩张最激进的瓜子二手车。金融仍然被视作主要的造血机制。2017年火起来的“低首付购新车”的模式,今年还在继续经受市场验证,进入快速淘汰期。
资本仍然给这条赛道留了钱。瓜子、大搜车、车置宝都在今年拿到了亿元级别的融资。但易鑫和优信分别在港股、美股上市后令人失望的市值,加重了一级市场公司融资的难度。
广告烧了多年,这场战争仍看不到终局。
汽车后市场之王
——服务带动产业升级
2018年下半年,中国汽车销量持续下滑,车辆交易市场开始成为金融行业玩家们火拼的战场;2013年至2016年购买的汽车,则在今明两年开始进入密集维保期。
市场的供需趋势,使现有的4S店、主机厂合作店等后主流后服务场景资源捉襟见肘。同时,依靠SaaS平台技术赋能而崛起的“小B”们(例如)也走上了消费升级的道路。
汽车后市场本质是服务行业,早期的SaaS服务、O2O平台供应商大多以提供工具或媒介为主,进入2018年以后,越来越多的厂商意识到了技术、产品的研发要以提升服务体验为最终目标——也是唯一的目标。
2019年,后市场的需求可能会达到近年来的顶峰,而供应链中各环节玩家的生存情况也将更加明朗,如何以技术真正提升服务体验,从而获客并提升收益,将是接下来一年行业讨论的重点。
汽车领域 2018 新经济之王
企业服务领域
企业服务之王
——耐住寂寞,等待沸腾
2015年,可以说是企业服务的元年,诞生了一波开拓者;2016年,企业服务赛道持续增温;2017年,资本趋于理性,To B行业进入商业化阶段,用收入来验证成绩,第一梯队公司跑出;如今的2018年,大家依旧砥砺前行。
To C 市场,容易出现现象级公司,在指数型增长后,甚至在成立两年内上市。但每年 1-5 倍的线性增长,是 To B 市场的节奏 —— 慢、稳,是本应有的心理预期。
这是一段漫长、寂寞的路途,却也是夯实步伐、等待黎明的时刻。我们始终相信,企业服务赛道对社会的价值,必定会以一种形式被认可。
企业服务 2018 新经济之王
金融领域
Fintech之王
——自我革命
忘记互金这个词,记住 Fintech 。
乍看上去这一年坏消息不断:现金贷监管、P2P爆雷、行业清盘收缩,合规备案政策迟迟未出。大部分公司在“金融”和“科技”中选择了后者,这意味着短期内要牺牲规模和利润。
以蚂蚁金服为首的巨头也在加速转型。一场暴风雨加固了领头羊们的地位。面向消费者的服务变得更为艰难,支付已经被两大巨头收割,信贷、理财、保险等业务不仅面临越来越严苛的监管,而且也正在丧失流量红利。蚂蚁金服、京东数科等在内的大公司,以及各创业公司,都将战略重心向to B业务转移。
曾经贯穿2017年的互金上市潮在2018年下半年复苏,51信用卡登陆港股、小赢理财和品钛选择了美股,360金融则拉开了“巨头系”Fintech公司IPO序幕,为新的一年埋下伏笔。
Fintech 2018 新经济之王
房产领域
长租公寓之王
——增长与反思的一年
今年一年中,长租公寓好消息和坏消息不断。好消息是宏观政策继续大力支持长租公寓的发展,随着存量房时代预期的来临,依托存量资产改造产生运营效益的长租公寓显出风口特征,居民租赁意愿不断增长,单身群体不断增长,住房租赁进入新的发展周期。这让长租公寓企业的规模扩张和融资进展都非常迅速。
与此同时,长租公寓也出现了一系列负面事件,行业标准、产品品质诚待提升,行业需要真正的头部品牌来带队。从规模上来看,分布式长租公寓的规模要比集中式大得多,而分布式公寓中规模最大的是链家旗下——自如,覆盖9座城市,管理房源超过70万间;紧随其后的是我爱我家旗下的长租公寓——相寓,覆盖14座城市,管理房源超过60万间房。这些头部企业在资本的支持下迅速拓展了市场,为它们今后的竞争奠定了基础。
2016年,开发商运营的集中式长租公寓崭露头角,虽然它们的规模和分散式相比不在一个量级,但它们在运营模式和盈利模式上有了新的突破,基于用户需求构建了新的产品逻辑。如万科旗下的长租公寓——泊寓,以“服务者”的身份进入长租公寓,在青年公寓的基础上,还推出家庭式公寓,不断优化服务维度;龙湖旗下的长租公寓——冠寓,创新性的提出了“空间即服务”理念,通过数据化、智能化,将人和空间联系起来,创造了生活的更多可能。
共享办公之王
——头部优势更加明显
进入11月,氪空间、wework、优客工场不约而同发布了新的融资消息,随着一系列的并购、扩张、产品更新,共享办公已经从粗放式的办公服务,升级到精细化的运营手段和多维度、全生态的服务等方面。如氪空间提出以空间产品构建线上线下社群,在提供联合办公空间的基础上,从用户需求出发推出更多围绕办公生态的服务。
这个领域会产生多家独角兽,也会对传统办公的形态和布局形成巨大影响,这是赛道初建时所没有预计到的。2018年,这个领域还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如梦想加从智能办公的角度切入共享办公,用智能技术来驱动传统办公的优化升级。还有一些公司通过轻资产/主力店的模式进入项目,为开发商提供服务。
未来快速成长的企业会越来越多,共享办公空间作为灵活高效的未来办公方式的代表,能更好地能满足组织小型化、分散化的特性,将会有更多的企业选择这种代表未来的办公方式。
房地产电商平台之王
——在变革中重生
房地产如何与互联网结合?尝试了多年之后,依然是销售和渠道对互联网得应用走在最前沿。2018年之后,在房地产线上交易平台中又出现了一些新的迹象。例如贝壳找房的线上线下打通、跨经纪品牌交易,58同城发起的行业产业链品质提升联盟等。同时,线上也出现越来越多的看房工具,VR看房、VR互动、大数据匹配,从线上向线下引导了一次全行业服务升级趋势。
2018年,在这个领域呈现的一大趋势就是:平台化。依靠平台赋能和平台思维来串联整个产业链,聚焦于渠道,但不局限于渠道价值,相比于以往有了更大的格局。在这种战略视野之下,这个赛道未来将会产生极大变量,也有可能在未来改变房地产依靠售楼处与购房者建立深度交流的基层逻辑,未来通过平台选房子的占比会越来越高。
房产领域 2018 新经济之王
医疗领域
生物医药之王
—— 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
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的这句话,曾被视为忽悠年轻学子成为生物民工的夸大之辞。然而,从2019年科学突破奖被华裔科学家收入囊中、腾讯基金会公告出资10亿元设立“科学探索奖”、到2018年整个投融资活跃度来看 —— 依据PitchBook的数据,国内公司参与的美国生物技术领域投资额高达51亿美元,而去年一整年的数字是40亿美元。生物医药领域无疑是当之无愧的热点赛道。
这个“热”的背后恰是生物技术突破的拐点降临、人才回流所致。越来越多的癌症治疗和检测方法应用于临床,最为熟知的便是乳腺癌BRCA1/2基因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的应用以及PD-1免疫治疗等。
在不远的将来,癌症将成为慢性病,而这“希冀“基本集中于生物医药领域了。
医疗服务之王
——民“进”公“退”
大众消费健康意识的觉醒成为资本看中的关键性质。还在市场上挣扎的“热钱”,也开始涌向医疗大健康领域。健康管理、高端专科连锁、精准医疗等产业受到越来越多资本看重,医美、养老、旅游就医等行业分支也在不断深入结合。
投资人们也有了共同指向——专科医院、诊所、基因检测服务…….由于市场化程度、风控难易度等因素,齿科和眼科成为最受投资人欢迎的投资标的;与此同时,基因检测、养老、康复、全科诊所也成为热门赛道,成为消费升级和补充现有公立医疗体系的重要体现。
现如今,民营医疗服务机构数量呈现快速增长,随着新医改的深化和市场医疗服务资源配置机制的逐步完善,其市场份额还将继续增长。政策推动,以及市场化运营和洗牌下,又诞生了新一批的造富者。
互联网医疗之王
——最后一公里竞速开始
互联网医疗依然活的惨淡。
政策的冷暖决定了行业的青黄。随着互联网医疗三大文件的下发,规范行业的靴子终于落地,以实体医疗机构为主、互联网医疗公司为辅的发展模式基本定调,进而互联网医疗公司的资质与业务红线已划定。
行业整体融资规模降低,不具备先发优势的早期项目已无法吸引投资者注意,泡沫撇清后进入下半场角逐。平安好医生荣升互联网医疗第一股,其它细分赛道领头羊的吸金能力也大幅提升。大家围绕在线问诊、挂号、家庭医生、互联网医院、线下诊所、医联体、医生集团、医疗大数据等领域,做了全生态链布局,但普遍面临盈利瓶颈。最后一公里定输赢。
医疗大数据之王
——政策和国有资本定调,未来可期
医疗信息化有效简化了看病流程、提升了医疗服务质量。作为医疗数字化转型的有力抓手,医疗大数据成为助力医疗前行的重要驱动力。
今年国家卫健委发布从标准、安全、服务管理三方面为医疗大数据定调,在国有资本主导下,“1+7+X”的医疗大数据规划也在逐步成型,为进一步落地应用奠定基础,医疗大数据行业迎来快速增长期。
今年以来,该领域投融资事件数量已突破80起,涉及医院管理、CDSS、精准医疗、新药研发、科研及健康管理、智能诊断、保险风控等多个维度,百花齐放;零氪、医渡云等更是跻身行业独角兽,商业价值不断释放。随着数据的不断积累、更多应用的落地、盈利模式的不断清晰,其市场规模未来可期。
医疗 2018 新技术之王
出海领域
出海之王
——新兴市场中,凶猛的中国公司
新兴市场依旧是今年出海最重要的关键词之一。
东南亚和印度这两个最热门的目的地,目前已经是巨头的战场。阿里巴巴、腾讯、美团和头条继续频频下注,让国内的战火蔓延到海外。亚马逊、沃尔玛、Netflix等国际巨头也在战局当中,让场面更加胶着。
在中东,虽然少了阿里腾讯等巨头,但中国公司间的竞争同样凶猛。比如电商领域,就有 Jolly Chic、Club Factory、Fordeal、Funmart、SheIn 等多家公司。
除了这些热门的目的地,中国创业者还看到了非洲大陆上的机会。传音和网易的合资公司传易已经非洲推出了“非洲版网易云音乐”Boomplay、“非洲版抖音”Vskit,中国人也发现了肯尼亚这块现金贷的新热土。
对寻求更高天花板和更大影响力的中国公司来说,出海似乎是一个必然的选择。新兴市场中的流量红利意味着占领用户心智的机会,同时也意味着随时被超越的可能。
出海领域 2018 新经济之王
品牌
36氪新经济之王榜单,由36氪联合顶级投资机构、港美股新经济券商富途证券和移动互联网商业智能服务商QuestMobile共同发布。
电视剧狭路兄弟全集 http://www.***来自.com/shenma/da顾景luj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