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最近好几个闺蜜和我诉苦,说自己好想静下心来看看书,可是却总也看不完一本书,为此特别苦恼。虽然苦恼,却也没有办法。就这么一天天过着、耽误着、焦虑着。一年又一年,每年的看书计划,似乎都无法完成,成了一个无解的结。明知道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很好,可是,这似乎成了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总也触碰不到。
事实上这个问题,我自己也曾困扰过很久。虽然我遇到问题喜欢去找书来读。但是那也仅限于我遇到的问题。其它的书籍,还是没有坚持看书的习惯。这样自己的阅读量自然就没有办法积累。直到我开始写文章以后,才发现自己虽有人生阅历,却还是书看的太少。于是对看书有一种求知若渴的感觉。恨不得一夜读尽天下好书。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开始寻找能让自己坚持看书的理由和方法。接下来,我将把我从困惑看书到坚持每天快乐看书的一路心得体会分享出来,但愿正在阅读这篇文章的你,从此以后爱上读看书,放下手机,同时给孩子的阅读生涯,做一个非常好的榜样。
到底是什么在阻碍我们看书的进度呢?01 从小没有养成阅读课外书的习惯
对于我们那一代人来说,课外阅读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我们除了学校发的课本书,根本很难有机会获得课外书的阅读机会。特别是农村的孩子。再加上那一代人做学生期间,从老师到家长,都是不主张看太多课外书籍的。因此许多人没有太多机会,从小养成阅读课外书的习惯。这是我们那一代人的遗憾。不像现在的孩子,从小课外书多如牛毛。
我还记得当时我上小学的时候,很喜欢看课外书。有机会花7.2元定一年的小学生月刊。我爸爸死活不同意,就说把学校的书本知识学好就可以了,定什么课外书,没这个闲钱。当时我还伤心了好久。这件事让我,对看书的积极性是有一定打击和伤害的。
02 一看书就想睡觉
这一点,我想是很多成年人都有的困惑吧,也是我听过最苦恼的原因。拿起书本就想睡觉怎么办?所以干脆也不碰书了。其实这类型的人,一般不外乎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潜意识里拒绝看书这么累的活,找不到享受看书的感觉,所以大脑就自动进入休眠状态;二是,从能力上来说,从小可能有视觉注意力缺失导致。这类型的人通常喜欢听别人讲课,对文字理解能力弱一些,所以内心也是拒绝看文字的。大脑也就自动开启自我保护状态了。当然也许还有其它方面的原因。但是我遇到的多半是这两方面的原因。03 看过的书,脑子记不住怎么办?
前面说的好几个闺蜜和我聊看书的困惑,大家都有这种感觉。总觉得好不容易看本书。看完之后,大脑一片空白。觉得这样看了也等于白看,书上的内容也没被自己吸收。不像小时候上课学习的时候,读一篇课文,就会有个大概的印象,再多读几篇,就会记的差不多了。可是现在不一样,一本书很厚不说,不说背出来,至少看完脑子里要有点印象吧。可是经常是看了跟没看一样,那我还看什么书,不看了吧,就这么放弃了。
04 许多经典书籍,上学的时候看过,现在不想看了
这个原因,很容易出现在上学时期,学习成绩不错的人身上。
我家先生就是这么一个人,上学的时候看过太多的书籍,包括中外名著。工作以后,几乎再也没有碰过书本了。自从有了互联网,刚开始就是沉迷电脑;后来智能手机出现以后,就是沉迷手机。要静下心来看本书挺难的。而且总觉得好多书看过了。没有需要,也没有再回去看第二遍的必要。这也许是典型的,一切都只是为了升学的后遗症吧。
这几个原因,是我身边人经常遇到的。
到底为什么要养成终身阅书的习惯?听听现代文学家,对阅读课外书的解读吧。
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书。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人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有更深的了解。——鲁迅
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臧克家
阅读是与历史上的伟大灵魂交谈,借此把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占为己有”。——周国平
当代人,能静下心来看书的人真的不多了,却也有很多想看书的人,因为不了解看书的方法而放弃,我曾经也是。所以,后来我自己因为需要大量阅读,就去找身边那些走入社会,还保持阅读课外书好习惯的学霸取经。学霸和普通人之间的区别,往往并不是智商,而是方法。我相信有些人能够看书够快,阅读量够大,一定有方法的。加上我自己最近看书的一些心得体会。总结了几点。
01 不要给自己设限
首先我们要从心理上,不要给自己设限。不要说,我一看书就想睡觉,我看书记不住等等。可能还有许多我不知道的原因和理由,都要统统扔掉。如果我们不首先破除这些限制,我们就无法拿起书本。试想一下,如果我们一开始连碰书都不想碰,又如何让自己有机会养成良好的看书习惯呢?对吧。我们许多的时候,一件事情无法前进一步,往往就停留在我们自己设置的限制里。
02 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先养成看书的习惯
丢掉了给自己设定的限制,拿得起书本以后,就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定看书规划。比如你每次专注看书最多半个小时还是一个小时,那么你就看半个小时或者一个小时就要休息;如果只能看几分钟,那就看十分钟就休息,休息一会再接着看。不要硬撑,硬撑看书,超过自己的身体承受范围,感觉不好了。就又会启动大脑自我保护意识。根据自己看书专注的时间是以及速度,制定比如一个月看几本书的计划。如果刚开始看书慢,就找薄一些的书来看。等慢慢随着自己看书的速度越来越快以后,再找厚的书来看。前期,我们容易看完一本书的美好感觉,会让我们有继续阅读下去的动力。
如果我们已经买了很多很厚的书在家里,又是自己急需要看的内容,那么我们就让自己沉浸在书海里,不要去想这本书我怎么还没看完。而是一有空就把那本书拿过来看,直到看完为止。把所有的碎片化时间都用来看这本书,放下手机,随身携带书本。只要我们拿的勤快,而且专注在书里的内容,就会不知不觉把一本厚厚的书看完。这是我自己最近看书的心得。我买了很多育儿书,心灵成长方面的书,基本都是很厚的。我就用的这个方法,后来也是越看越快。
03 不要想着看一本书就都要记住
我们要清楚一个概念,看书不是为了要记住,而是为了了解。开拓自己的大脑和灵魂的视野。随着自己的书读的越来越多,有些相同的内容,慢慢自然就会有记忆。当下看不懂的内容略过,不用花时间去冥思苦想。等有一天我们读过的书和丰富的阅历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一回头自然就懂了。
我们还要清楚另一个概念,我们看过的书,虽然没有记住书里的内容,但是都会进入我们的潜意识。潜意默化地在改变我们的观念,思维模式,个人气质。短时间内看不到效果,但是长时间积累下来,慢慢效果就会突显出来。
比如:你慢慢会发现你跟人交流的时候,能用的词语开始多起来了,知识面也多起来了,深度也慢慢变得不一样了,读过的书里的故事或者某个精彩片段,莫名其妙就讲出来了,根本不需要记忆;你的气质开始改变了,以前做事可能风风火火,现在做什么事情,可能会三思而后行了。这种改变刚开始很慢,很细,慢到可能自己都察觉不到。但是只要我们读书在坚持,改变就一定在发生着。不用怀疑。04 看书方法你了解多少
读书有快读,泛读,精读,反复读。刚开始积累量的时候,我们要训练自己的快读。积累到一定量以后,开始学会泛读。泛读就是看完目录捡重点内容读,核心内容读。精读就是如果这本书价值很高,刚好当下对自己特别有用处,那么就要进行第二遍的精读。反复读一般是经典。久不久的拿出来翻一翻,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经历,不同的心境,对经典书籍的理解和解读是不一样的。比如中外各大名著等就可以反复读。
以上内容只是我个人的一些经验和方法,不一定全面。我们使用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定制计划和进度,灵活运用。总之,能推动自己前进的,就是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结束语:我身边很多的朋友,在心灵上有困惑,在育儿上有困惑,在婚姻家庭经营上有困惑,我一般和对方聊过之后,都会推荐对方看一些相关的书籍。所以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以我自己过往的经验,一个人困惑了,找别人最多的是关键时候点醒一下自己,对方就算是看书再多,也不可能把自己看过的书,把书里面的所有内容都跟你讲一遍。但是,我们自己看书的时候,不知不觉可能就解决了我们心中的许多困惑。所以,愿阅读点亮您的生命。阅读不仅仅是获得知识这么简单,更是让一个人慢慢拥有一种优雅恬静的气质,从容不迫的生活态度,色彩斑斓的幸福人生。
文/俐利
我是一个做了12年的全职妈妈,生活实践家。用自己亲身体验和帮助身边人的经验,分享幸福秘码,心灵密码,育儿密码:让全职妈妈不再是黄脸婆的代名词,而是贴着智慧女神的标签!欢迎关注我,一起讨论幸福人生之道,让我们的人生可以更美丽!本文原创,抄袭必究!
大学概括为以下内容:
1、三纲八目的追求
2、弘扬光明的品德
3、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4、找准自己的位置
5、凡事抓住根本
6、获得知识的途径
7、不要自欺欺人
8、修身先正心
9、齐家先修身
10、治国先齐家
11、平天下先治国
朱熹曾概括为“三纲领”与“八条目”。所谓“三纲领”就是《大学》开首所讲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而“八条目”乃是为着实现这“三纲领”采取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八个步骤。以“三纲领”、“八条目”等概括《大学》的内容,主要是朱熹为了突出其“格物致知”的理学思想,但这并不足以作为《大学》思想的原貌。
大学(文献古籍曾子《大学》)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大学》全文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做人、处事、治国等有深刻的启迪性
参考资料
大学.百度百科[引用时间201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