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问姚庄的特色是什么,姚庄人给出的答案,一定是桃花。三月的桃花、八月的黄桃,距离上海一个多小时车程,浙江嘉兴市嘉善县东北部的姚庄给自己的定位是“临沪水乡”。单看这四个字,就能感受到这个千年古镇和上海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不仅仅是地理位置上的。作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先行启动区五镇之一,如今姚庄的发展和周边,尤其是和上海,正越来越紧密地融合。
图说:姚庄城市规划馆内的巨型沙盘。新民晚报记者 徐程 摄
一株桃树苗的缘起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北鹤村,姚庄镇上的“桃花岛”所在,这里的村民曾经家家有桃林,户户种桃树。多少人向往的桃花仙人的闲散日子,正是村民们的日常。
图说:春天的姚庄,“十里桃花”处处景色美如画。
“我们村从1986年开始种桃树,当时上海农科院培育了新的品种,在我们这里种植。”在北鹤村党支部书记鲍中庆的记忆里,这一株来自上海的桃树苗彻底改变了村子的模样。
1989年,第一批打着姚庄标签的黄桃上市了,口感松脆、味道甜美的鲜食黄桃受到市场的欢迎。30年过去,黄桃已经成为姚庄镇最具代表性的农特产品之一,全镇种植面积达4000亩,其中北鹤村就占了四分之一。
桃花,是这一株树苗给姚庄的另一份馈赠。规模化种植的桃树,在姚庄“造”出了一个“桃花岛”。因着这十里桃花,周边的游客开始探索这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镇。三月桃花节、八月黄桃节,单这两个“节日”,每年来这里的游客就有近10万人。
图说:姚庄镇“桃花岛”。
如何让更多的人走进姚庄,留在姚庄?今年10月,一条全长16.11公里,自北向南串起渔民村、丁栅村、沉香村、北鹤村、横港村、展幸村6个村落,纵贯姚庄全境75平方公里的风景线,借由“桃源”之名,唱响了水乡的“渔歌”。
横港村,“桃源渔歌风景线”上的另一个村庄。这个昔日的“养猪村”,河里污水冒泡、两岸鸡鸭无数,就连空气中都满是味道。如今,经过农房改造集聚和土地流转,横港村完全变了模样,河青岸绿,宜居又宜游。
“桃花岛”北鹤村也在“升级”。农舍的立面、村里的道路、绿化都在改善,原先私人承包的鱼塘也被统一打造成水上森林、桃林栈道。可以想见,来年三月,成片的乌桕林绿上枝头,满眼的桃树再披红妆,这里将会是怎样一番醉人的景致。
图说:“十里桃花”齐放。
坐拥18亩桃林的老陆在村里种了一辈子桃树,家里的营生几乎都靠着这片桃林。冬日午后,54岁的老陆和年过八旬的父母在自家院子里挑拣着桃树苗,修好了根茎,按照树苗的直径大小分类,分拣好的树苗捆绑成扎,整齐地排列在院中。“我们当然希望有更多的游客能来这里,走的时候可以带几株桃树苗回去。”旅游业的发展,对于“老陆们”来说,实实在在就是生活的改善,而他们的“目标人群”,正是来自长三角的游客。
一幅农民画的融合
对于姚庄农民画的发展路子源于上海金山农民画这件事,姚庄人从不避讳,甚至在他们的故事里,还留有曾经“再上金山”的过往。
图说:色彩艳丽、画面饱满的姚庄农民画。
56岁的庄菊华至今还记得三十多年前自己画的第一幅农民画,画里是人们在河里捉鱼的情景,至于画里的人是不是她自己,似乎也并不是那么重要了。这是庄菊华第一次接触农民画。十年前,村里开了农民画的培训班,喜欢绣花的她因为精于配色,成为了培训班的一名学员。
“我记得那时候老师在上面讲,什么颜色和什么颜色混在一起可以变成新的颜色,我完全听不懂,只知道赶紧用笔记下来。”在老师指导下重拾画笔的庄菊华,首次交出的画作是村里做方糕的场景,从此,种豆荚、采棉花、捞水葫芦、烧砖……日常劳作中的种种,纷纷入画,成为她承载自己记忆的一种方式。
在大家口中,庄菊华是姚庄第一个把农民画画进联合国的人。“有一回在河边洗衣服,看到河里有很多的水葫芦,多到船都穿不过去,我顺手捞起一个水葫芦看了看,觉得还蛮漂亮的,就画了一幅《清理水葫芦》。”2011年,这幅画入选“中国农民画精品赴联合国大展”,随后又多次在国内巡展,还曾被日本收藏,庄菊华笑说,单这幅画,她已经画了九次。
图说:农民画《清理水葫芦》。
2016年,庄菊华被确定为嘉兴市“非遗”(农民画)代表性传承人。2017年,镇里的“农民画舍”开张,聚集了一批热爱农民画的人,他们中有公交车司机、有村民、有上班族、有企业家,最大的一位已是83岁高龄。庄菊华会在画舍给大家上课,每年寒暑假,画舍农民画培训班的名额总是“秒杀”,一期又一期,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接触、学习农民画,而这在庄菊华眼中,便是最好的传承。
“农民画没有规矩,不讲比例,色彩碰撞,画面饱满。你看过比树还高的人吗?想画什么就画什么,想怎么画就怎么画就是农民画最大的特点。”在庄菊华的画里,树叶可以是蓝色的、土地可以是红色的、桃花可以是球状的,而如果你仔细看,画里的人都是笑着的,她说,那是因为,画画时的她想着劳作时的自己,总是开心的。
如今,一个新的主题在庄菊华脑海中开始构思,不知她笔下的“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又会有怎样的风景?
一个经开区的腾飞
每天往返上海和姚庄的日子,徐丽花已经过了三年。2016年,位于闵行华漕的公司因为当地新一轮发展规划,整体搬迁至姚庄经济开发区内,和她一起开始双城生活的,还有公司90%的老员工,其中不少是上海人。
姚庄经济开发区是嘉善县工业和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三大主平台之一,园区积极承接上海地区相关产业、项目转移,重点培育和发展精密机械、通信电子等主导产业,凭借“临沪”的地理优势和高效的政务服务,吸引了上海诸多企业的目光。数据显示,姚庄全镇90%以上的外资项目、80%以上的人才和70%以上的三产项目都是从上海引进的。
图说:姚庄经济开发区三期。新民晚报记者 徐程 摄
徐丽花是乾大新材料有限公司企划部负责人,说起当初为什么在企业搬迁时选择一起走,除了公司氛围好之外,“到姚庄和到华漕上班路上时间差不多”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
为了方便几十号员工在上海和姚庄之间往返,公司专门开了三条班车路线,在闸北、闵行接送。“我一般早上7点半左右从莘庄出发,8点20分就能到公司,路上一个小时不到。晚上回家路上堵的话,可能时间长一点。”徐丽花还记得三年前公司刚入驻时园区里的情景,“刚来的时候觉得地方好偏,旁边是荒地,连餐厅都没有,有时候招待客户要到嘉善县城。现在看这里,体育场馆、电影院、五星级酒店都有了,配套比三年前好多了。”
事实上,几年来姚庄经济开发区的发展速度确实有目共睹。如今园区已经聚集了380多家企业。今年3月30日,立讯智能科技电子产业园项目正式签约落户姚庄,开启了姚庄经开区通信电子产业发展新征程,这个投资规模高达50亿的项目,只用了两个月就实现了开工投产。
“一体化示范区揭牌后,有不少部门和两地的企业加强了对接,青浦和嘉善之间的‘集聚感’越来越明显。交通的便利,让我们可以更便捷地和上海市场对接,希望以后在配套的生活设施上,在医保、社保等公共服务上,能更好地‘一体化’。”徐丽花的期待,是很多在姚庄经济开发区工作的人共同的期待。这个围绕产业定位、将招商目光瞄准上海的园区,正立足自身优势,谋划着未来产业发展的腾飞之路。
新民晚报记者 毛丽君
江苏特产
南京:雨花石、南京云锦、南京板鸭、南京桂花鸭、南京彩灯、香肚、南京剪纸。
苏州:六神丸、太湖莼菜、银鱼、丝绸、红木雕刻、宋锦、苏灯、苏扇、苏绣、苏州湖笔、卤汁豆腐干、茉莉花茶、浒关草席、桃花坞木刻年画、琢玉、碧螺春茶叶、稻香村茶食、阳澄湖大闸蟹、蜜栈。
扬州:扬州玉雕、扬州刺绣、扬州绒花、扬州剪纸、扬州菜肴、扬州酱菜、扬州漆器、长毛绒玩具。
镇江:工艺彩灯、丹阳面塑、丹阳封缸酒、水晶肴蹄、东乡羊肉、扬州柳器、刀鱼、纯正香麻油、金山翠芽茶叶、香醋、酱菜、鲥鱼。
常熟:山前豆腐干、水蜜桃、叫化鸡、花边、宝岩杨梅、金扑蟹、桂花酒、鸭血糯、绿毛龟、盘香饼、虞山绿茶、虞山松树。
徐州:山楂糕、小孩酥糖、丰县红富士苹果、羊方藏鱼、沛县冬桃、鼋汁狗肉、捆香蹄、徐州玉雕、窑湾绿豆烧、银杏、青方腐乳、原甜油。
淮安:大头茶、文档蟹黄汤包、茶馓、淮城蒲菜。其他:云雾茶、雨花茶、宜兴毛笋、如皋白园萝卜、香芋、薄荷脑、泰兴白果、宜兴板栗、高邮双黄蛋、太湖大曲、太仓肉松、太仓糟油、藕粉圆子、阜宁大糕、伍佑糖麻花、无锡肉骨头、靖江肉脯、如皋火腿、黄桥烧饼、伍佑醉螺、白蒲茶干、宜兴紫砂陶器、惠山泥人、贝雕画、常州梳篦、南通蓝印花布、太湖石。
江苏风味菜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代表长江下游,东海沿岸风味,故又名江浙风味。以甜为主,因
材施艺,四季有别。其中苏锡菜源于川菜,多用沙锅炖焖,冷盘造型优美;淮扬菜长于清炒,煎贴
,淡厚适宜。苏菜代表菜有狮子头,料烧鸭,薰鱼
桃子网络上销售,可以参考下商业的推广,它不仅是词语的问题,更是运营与策略的问题。多看下同类的或竞争对手的推广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