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广告,也该有广告的“自我修养”,吹牛不打草稿还自我包装成新闻,过分了。
某新闻平台推送的新闻。截图。
文 | 思凝
“春节杯”吹牛大赛已落下帷幕,那些衣锦还乡的张处长、李老板、王主编、马总工,又重新回到了城里的工作岗位上,该写材料的写材料,该搬砖的搬砖,该码字的码字。
本小编也再次热情地投入到“找选题”的焦虑当中。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天让我逮着一个“大家伙”。部分平台上推送了这样一则“新闻”:《重庆一火锅店日接一万桌,营收1000万,老板数钱数到“手抽筋”。
日接1万桌?这得是多大一个火锅店。我点进去一看,这个饭店可不得了。据老板介绍,从正月初二开始天天满座。中午和晚上各有10000桌左右的客人,每天收入1000万。“记者”去采访,发现外边还有1万多人在等待就餐。
中午晚上各1万桌?且不说春节聚餐大多是家庭、同学间聚会,基本是大桌;就算平均每桌仅5个人,这一天下来也要接待10万人。什么概念呢?这么说吧,故宫在过年期间,日均游客8万人。
对了,还有1万多人在门口候着等吃饭呢。这浩浩荡荡的排号队伍,不知道有没有让重庆的城管们“虎躯一震”。
如果不是吃“霸王餐”的话,这一万桌吃完恐怕还得结账。我们设想每桌都秩序井然地排队结账,一分钟一桌的话,这一万桌结完账也需要166个小时。当然,每天营收1000万的大馆子,怎么着也得多摆几台收款机。像超市一样,整上一排,可即便让10台机器持续不间断结账,也需要16个小时。
每天营收1000万,老板数钱数到“手抽筋”,我建议当地税务部门去“看望”一下。毕竟,在本土有这样一位隐形富豪,难能可贵。
当然,稿子的最后必须紧跟着这家火锅店的详细地址、特色、优势。说到这,您大概也明白了,一则广告而已。不知道是“吹牛忘了打草稿”还是故意走“荒诞风”,反正是为了出名连常识都抛弃了。
说实话,这样荒唐的广告,网上太多了,本不值一提。可这广告偏偏要走“新闻风”,在开头还煞有介事地写着电头“西南晚报2月12日讯(首席记者某某 实习记者某某)”在文章里也屡次提到“记者”。
可天知道“西南晚报”是哪一天成立的,反正小编从来没有听说过。以前在某网络论坛上倒是有个名叫“西南晚报新闻中心”的博主,但已被全面封杀。至于这名“首席记者”,我也未从公开的新闻报道中查到。
打广告就打广告,如今一些自媒体有相应的渠道,当然有发声的自由。但广告也得有个“自我修养”,也得注重边界,非要带着新闻报道的面具行营销之事,过界了。更何况,挂着记者的名号,写这样一篇荒诞不经的稿子,对记者群体也无异于“抹黑”。
如今,新闻无界,每个人或许能做主持人、摄影师。但新闻与“真实”之间仍不可分割。要是拿一个段子再安一个电头就能成新闻,那公众恐怕就更难抵达真相了。
另外,相关媒体平台在审核稿件时恐怕也得再多用点心。这样的“奇闻”大摇大摆出街,眼球是吸引了,可长久下去,消耗的却是自身平台的公信力。
□ 思凝(媒体人)
编辑:孟然 校对:王心
推荐阅读:
“生三孩未交抚养费”,能否不急着冻结存款 |新京报快评
用“讯问合法性核查”,堵住刑讯逼供的口子| 新京报快评
吃面包致癌,是无稽之谈| 新京报专栏
工读学校招生难,源于模糊了“教育”和“司法”|新京报专栏
从“象征落后”到“春节法定” ,国外为何越来越讲究“过年”| 新京报专栏
高朋聚会品佳肴,举国同庆享实惠
3月优惠大酬宾!!川妹—让您吃个够!
我爱这热气腾腾的人间。能一起吃火锅的人,一定是一个世界的人。火锅咕嘟咕嘟 我心扑所证较湖须房者得气史通扑通。奶茶加火锅 济过多井律药病赵周二变周末。冬天你和火锅都不许缺席。美好的小日子 你和火锅都不许缺席。人间不值得,但我和火锅值得。保持快乐的秘诀就是吃火锅。一转眼功夫又到了闻着糖炒栗子香 手剥橘子 牵着喜欢的人去吃火锅串串的季节了。把坏心情放在火锅里涮一刷,感觉生活一下子变得有滋有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