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整理:整理来源:维基百科,浏览量:91,时间:2022-10-05 14:35:02
损失厌恶,损失厌恶心理挽回爱情,损失厌恶心理挽回爱情
2020年11月发生了两件大事:美国大选,蚂蚁上市。
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美国大选还处于一个白热化的阶段,刚刚翻盘。距离结果出来还有一点时间,况且,作为中国人,美国大选距我们还是有一点距离的,今天主要讨论的内容,就是关于蚂蚁推迟上市这件事。
整个事件源于马老板在24日外滩金融峰会的发言,一石激起千层浪,炮轰了整个中国金融圈,甚至连带着监管部门。
“全球很多监管部门监管到后来,变成了自己没有风险,自己部门没有风险,但是整个经济有风险,整个经济不发展的风险。未来的比赛是创新的比赛,不仅仅是监管技能的比赛。”他并指当下中国金融面临的“不是金融系统性风险,而是仍缺乏健康金融系统的风险”,“今天是这个不许那个不许的文件太多,政策太少”。
马老师说得兴起,剑指当代世界金融体制的基石之一的巴塞尔协议,称在巴塞尔协议框架下的金融运作就像让“一个老年人俱乐部”来解决运转了几十年的金融体系老化的问题、系统复杂的问题,而中国金融业是“青春少年”,由此马老师也质疑现行国际监管规则以及中国金融业“与国际接轨”的思路……
然而不同于金融圈人对马云的痛骂,很多网友是站在马云这一边的。
但网友毕竟代表不了国家的意思,11月2日,银保监会对集团首脑进行了约谈,次日晚,上交所就公布了暂缓上市的消息。
广大股民的“损失厌恶心理”
为什么这一件很小的事情,会引起这么大的讨论呢?
因为广大股民的利益。
买了蚂蚁集团股票的人,拥有期权的人,是什么心态?
“博一博,单车变摩托。”
两万亿的市值,喝口汤都能赚到不少钱。
更何况网传按现在的股价,蚂蚁集团的员工平均每人一套房。
但暂缓上市的消息出台之后,不确定因素增多,照网络小贷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蚂蚁金服的科技服务与金融业务可能要拆分,这样蚂蚁金融融资额度可能会大大降低,而且未来蚂蚁金服在业务拓展的空间上也会大幅缩小,如此一来蚂蚁集团的市值也可能比现在小多了。
也就是说,所有的持股人,都赚不到那么多钱了;花了钱的人,还有可能亏钱。自然内心会有不平。
对于一样东西,人们对于失去的痛苦远大于得到他的快乐。这种心态叫“损失规避心理”,也叫“损失厌恶心理”。
根据美国经济学家Kahneman,Knetsch,和Thaler 的研究,同量的损失带来的负效用为同量收益的正效用的2-2.5倍(马克杯实验)。我们对于“失”这件事情拥有更大的敏感性。
这其中又有一种很有意思的现象称为“赋予效应”,指人们对已经拥有的东西赋予了很高的价值,而蚂蚁集团对于上市这件事情的宣传,又强化了股民“稳赚不赔”的想法。
有人仿照马克杯实验,做了这样一件事:他先问一些大学生是否愿意4块钱买一个杯子,当被拒绝后,他把这个杯子送给他们,然后问他们是否愿意6块钱卖出,事实上愿意卖出的人也很少。
这支股票,就是这个杯子。
明明能够赚一百块的收益,现在可能只有十块,这是他们接受不了的。
当时放出上市消息的时候,股民认为这支股票是稳赚不赔的,如果不买,就是亏。
而人们面对“损失”的时候,则表现为“风险寻求”。在确定的损失和“赌一把”将损失降到最低之间,做一个抉择,多数人会选择“赌一把”,也就是“两害相权取其轻”。
因为多数人处于亏损状态时,会极不甘心,宁愿承受潜在的更大的风险来赌一把。这就是输了钱还想赢回来的原因。
北美著名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维克托·弗洛姆于1964年提出期望理论(Expectancy theory),是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之一。后来Kahneman和 Tversky(1979)通过实验对比发现,大多数股民的行为不总是理性的,也并不总是风险回避的。“期望理论”认为投资者对收益的效用函数是凹函数,而对损失的效用函数是凸函数,该理论又进一步解释了“损失厌恶心理”。
这种心态让很多人更喜欢安于现状。比如一个人结婚了,就算过得不幸福,他想到付出那么多,就放弃了离婚的念头。又或者一场电影,就算电影没意思,但想到电影票钱,也会把它看完。
期待落空,我们怎么做?
克里斯多福说过一句话,期望是通往地狱的路。
当一个人期待落空的时候,很容易出现失落、不甘、痛苦的感受,很容易产生愤怒、攻击、委屈等情绪。
人的心理承受能力都有一定限度,当所受刺激超过了这个限度,会出现心理超负荷的状态,体内的植物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会出现剧烈变化,时间过长会导致重要器官的衰竭甚至崩溃。
事实上,当我们把期待放在其他人、其他地方的时候,很容易忽略事物本身的客观属性,只能看到自己主观诉求的那些东西。这种情绪状态有时候在关系里体现得更为明显。
像我认识的一个小姑娘,在恋爱的过程中,总是期望男朋友做一些特别的事情,但是事与愿违,这段恋爱中她总是在希望与失望的两个状态下循环,让自己又痛苦又难过,无法快乐起来,最后这段关系还是走向了分手。
那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1.合理期待
我们的期待源于我们的私心,无论是在投资上还是在关系里,学会找到客观的角度,看到损失点和缺点,而不是像李敖因为胡茵梦放屁而分手一样过分期望。
即使这样,我们依然会有负面情绪在心里流淌,那就不带评价地让自己愤怒或者难过一段时间,然后再去理性思考。
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不完美的,尊重这一点,尊重这个世界的真实,或许快乐就会多一点。
2.承担责任
个人期待容易让我们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忽略自己在过程中的不合理行为。如果我们意识不到,这些不合理行为很容易衍变成一种模式,复制到其他的事情上。
所以,在思考的时候,留出一部分空间自我反省,看看自己为什么做出这样的选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自己可以怎么做,下次有哪些行为可以调整;如果是在关系里,对方到底是什么感受。
3.适应变化
对于事物的变化,对于不同的结果,我们如果无法适应,就会沉溺在痛苦和失败中。
记得几年前,在家门口有几家水果摊,其中一个摊位的阿姨因为水果的味道好很受欢迎,都已经快和顾客成单了,但却因为只收现金,把顾客推向了另一个可以支持线上支付方式的摊位。阿姨当时也没想到自己水果虽然质量好,但是却败在了一个手机上;今天再回去的时候,发现阿姨的摊子不仅没有消失,还开了一家门店。
没有人会等你,等着你在失望里自怨自艾,再把机会留给你。
社会就是这样,不变化,就无法存活。
很多人现在还在等着马云爸爸出面说点儿什么或者做点儿什么,这种状态就是我们所谓不合理的期待。
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里,其实个人力量很渺小,更何况马云爸爸或许志不在此,或许这次的讲话是他给自己彻底在金融界引退留的台阶,那么仍在原地等待的人,很难等到一个自己满意的结果。
难不成,还想等他帮你付尾款吗?
几年来,随着传播渠道的不断丰富,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也变得五花八门,形成了很多内容形态流行:短视频,H5,条漫...... 2次传播的成本也越来越低。大量的爆款视频,文章等不断霸屏着每个人的手机屏幕,引起强烈跟风,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作品都能带来流量上的惊喜。数据效果的参差不齐的原因在于,其营销手段是否真的抓住了用户的心理。不管内容本身,产品形态,还是运营策略,想要有好的传播效果,“深谙用户心理”是重中之重。那些口碑良好,并形成一定规模传播的作品,大多基于以下5种心理效应。
波纹效应
举个例子的话,运用到营销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新世相”的丢书大作战。该计划发动黄晓明、徐静蕾、张天爱等明星在北上广的公共交通(地铁、航班、顺风车)途中丢书,号召关注内心世界。
2. 罗斯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亦称“皮格马利翁效应”、“人际期望效应”,是一种社会心理效应。讲究正向的激励。 品牌通过对用户的夸赞与认同,可以增加他们的自信心;为了达到他人的高预期,用户也会努力的去完成目标。
3. 锚定效应
这种营销方式的巧妙之处在于,诱饵一定没有真卖点实惠,这样两相对比,用户自然觉得“捡了大便宜”。
4. 禀赋效应
禀赋效应其实利用的是消费者损失厌恶心理,多只人们会给予已经拥有的,即将逝去的东西更高的评价,极力想要挽留哪些将会失去的机会。
这种话术会让消费者产生焦急和紧张感,用户害怕措施优惠,纷纷购买与分享
5. 阿西效应
阿西效应在营销中最常见的一个表现就是,营造“大多数人都在做”的意见环境,比如喜茶门口的排队长龙、优衣库 X KAWS款产品3秒被抢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