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资金周转率
编辑整理:整理来源:爱奇艺,浏览量:82,时间:2022-10-10 00:28:01
流动资金周转率,流动资金周转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流动资金周转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
1、流动资金周转率
销售收入净额/(平均流动资产-平均流动负债);
“平均”指报表期初数与报表期末数之平均值。
介绍:
1.资金周转率:反映资金周转速度的指标。
2.企业资金(包括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间断地循环周转,从而使企业取得销售收入。
3.资金周转速度可以用资金在一定时期内的周转次数表示,也可以用资金周转一次所需天数表示。
4.资金周转率也可用固定资金周转率和流动资金周转率分别反映。其周转次数或天数仍用上列公式计算,但要将资金平均占用额分别改为固定资产(原值)或流动资金的平均占用额。
5.营运资金周转率是指年销货净额与营运资金之比,反映营运资金在一年内的周转次数。
6.如果营运资本周转率过低,表明营运资本使用率太低,即相对营运资本来讲,销售不足,有潜力可挖;如果营运资本周转 率过高,则表明资本不足,业务清偿债务危机之中。
(推荐答案!)
![流动资金周转率](/pic/%E6%B5%81%E5%8A%A8%E8%B5%84%E9%87%91%E5%91%A8%E8%BD%AC%E7%8E%87.jpg)
资金周转速度可以用资金在一定时期内的周转次数表示,也可以用资金周转一次所需天数表示。其计算公式如下:
资金周转率=本期主营业务收入/[(期初占用资金+期末占用资金)/2]
资金周转率
反映资金周转速度的指标。
企业资金(包括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间断地循环周转,从而使企业取得销售收入。企业用尽可能少的资金占用,取得尽可能多的销售收入,说明资金周转速度快,资金利用效果好。
资金周转速度可以用资金在一定时期内的周转次数表示,也可以用资金周转一次所需天数表示。其计算公式如下:
例如,企业一年的销售收入总额为4000万元,按月平均占用的固定资产(原值)和流动资金总额为2000万元,即每年周转2次,每次周转需要180天。加快资金周转,可以节约资金。在一定的生产规模和销售收入的情况下,把资金周转率提高一倍,就可以节约一半的资金。
资金周转率也可用固定资金周转率和流动资金周转率分别反映。其周转次数或天数仍用上列公式计算,但要将资金平均占用额分别改为固定资产(原值)或流动资金的平均占用额。固定资金周转率反映固定资金的周转速度。从固定资金的周转形态而言,则有它自己的特点,即:比较长期地保存它的实物形态,其价值只是随耗损程度逐渐转入产品价值,同时以计提折旧的形式收回相应的货币资金,直至其价值均已转入产品的价值,收回的货币资金用于固定资产更新,才完成了它的周转循环。因此,从个别的固定资产来看,它的资金周转率则是其使用周期。流动资金周转率,反映流动资金周转速度。在保证生产经营正常进行的情况下,资金周转速度越快,说明资金利用效果越好。
营运资金周转率是指年销货净额与营运资金之比,反映营运资金在一年内的周转次数。其计算公式如下:
销售收入净额/(平均流动资产-平均流动负债)
“平均”指报表期初数与报表期末数之平均值。
不存在衡量营运资本周转率的通用标准,只有将这一指标与企业历史水平,其他企业或同行业平均水平相比才有意义。但是可以说,如果营运资本周转率过低,表明营运资本使用率太低,即相对营运资本来讲,销售不足,有潜力可挖;如果营运资本周转
率过高,则表明资本不足,业务清偿债务危机之中。
(一)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的主营业务收入与资产总额的比率,它说明企业的总资产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周转的次数。其计算公式如下:
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总资产平均余额
其中:总资产平均余额=(期初总资产+期末总资产)/2
(二)分类资产周转率 1、流动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的主营业务收入与流动资产平均余额的比率,即企业流动资产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周转的次数。流动资产周转率是反映企业流动资产运用效率的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
流动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其中:流动资产平均余额=(期初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资产)/2
2、固定资产周转率 固定资产周转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的主营业务收入与固定资产平均净值的比率。它是反映企业固定资产周转状况,衡量固定资产运用效率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固定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固定资产平均余额 其中:固定资产平均余额=(期初固定资产余额+期末固定资产余额)/2 固定资产周转天数=360/固定资产周转率 固定资产周转率越高,表明企业固定资产利用越充分,说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得当,固定资产结构分布合理,能够较充分地发挥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企业的经营活动越有效;反之,则表明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不高,提供的生产经营成果不多,企业固定资产的营运能力较差。 3、长期投资周转率 长期投资的数额与主营业务收入之间的关系不一定很明显,因此很少计算长期投资的周转率。 长期投资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长期投资平均余额 长期投资周转天数=360/长期投资周转率 (三)单项资产周转率 单项资产的周转率,是指根据资产负债表左方项目分别计算的资产周转率。其中最重要和最常用的是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 1、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的主营业务收入与应收账款平均余额的比值,它意味着企业的应收账款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周转的次数。应收账款周转率是反映企业的应收账款运用效率的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数)=主营业务收入/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其中: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应收账款周转率(次数) 或=(应收账款平均余额×计算期天数)/主营业务收入 一定期间内,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周转次数越多,表明企业应收账款回收速度越快,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效率越高,资产流动性越强,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同时,较高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可有效地减少收款费用和坏账损失,从而相对增加企业流动资产的收益能力。 对应收账款周转率的进一步分析,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影响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的原因主要是企业的信用政策、客户故意拖延和客户财务困难。 (2)应收账款是时点指标,易于受季节性、偶然性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为了使该指标尽可能接近实际值,计算平均数时应采用尽可能详细的资料。 (3)过快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可能是由紧缩的信用政策引起的,其结果可能会危及企业的销售增长,损害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2、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有两种计算方式。一是以成本为基础的存货周转率,主要用于流动性分析。二是以收入为基础的存货周转率,主要用于盈利性分析。计算公式分别如下: 成本基础的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存货平均净额 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存货平均净额 存货平均净额=(期初存货净额+期末存货净额)/2 存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存货周转率
(推荐答案!)
2、流动资金周转率的计算公式
A
![流动资金周转率的计算公式](/pic/%E6%B5%81%E5%8A%A8%E8%B5%84%E9%87%91%E5%91%A8%E8%BD%AC%E7%8E%87%E7%9A%84%E8%AE%A1%E7%AE%97%E5%85%AC%E5%BC%8F.jpg)
3、流动资金周转率高说明了什么
一、全部流动资产周转率的计算与分析 流动资产周转率,既是反映流动资产周转速度的指标,也是综合反映流动资产利用效果的基本指标,它是一定时期流动资产平均占用额和流动资产周转额的比率,是用流动资产的占用量和其所完成的工作量的关系,来表明流动资产的使用经济效益。
(一)流动资产周转率计算 流动资产周转率的计算,一般可以采取以下两种计算方式:
流动资产周转次数=流动资产周转额/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流动资产周转天数(周转期)=计算期天数(360)/流动资产周转天数=流动资产平均余额×计算期天数/流动资产周转额 流动资产的周转次数或天数.均表示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流动资产在一定时期的周转次数越多,亦即每周转一次所需要的天数越少,周转速度就越快,流动资产营运能力就越好;反之,周转速度则慢,流动资产营运能力就越差。
从上述公式可知,流动资产周转期的计算.必须利用“计算期天数”、“流动资产平均余额”“流动资产周转额”三个数据。对于计算期天数,为了计算方便,全年按360天计算,全季按90天计算,全月按30天计算。对于流动资产平均余额的确定.一要注意范围,不同的周转率,流动资产的范围就不同;二要注意用平均占用额而不能用期末或期初占用额。周转额一般指企业在报告期中有多少流动资产完成了,即完成了出货币到商品,再到货币这一循环过程的流动资产数额。它应用销售额来表示,既可用销售收入,也可用销售成本表示。因此,企业全部流动资产周转率的计算公式是:
全部流动资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全部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全部流动资产周转天数=全部流动资产平均余额×计算期天数/销售收入 或:全部流动资产垫支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全部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全部流动资产垫支周转天数=全部流动资产平均余额×计算期天数/销售成本 (二)流动资产周转率分析 进行流动资产周转率因素分析,首先应找出影响流动资产周转率的因素。根据流动资产周转率的计算公式,可分解出影响全部流动资产总周转率的因素如下:
流动资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销售成本/流动资产平均余额)×销售收入/销售成本 =流动资产垫支周转次数×成本收入率 可见,影响流动资产周转次数的因素,一是垫支周转次数;二是成本收入率。流动资产垫支周转次数准确地反映了流动资产在一定时期可周转的次数;成本收入率说明了企业的所费与所得之间的关系。当成本收入率大于1时,说明企业有经济效益,此时流动资产垫支周转次数越快,流动资产营运能力越好;反之,如果成本收入率小于1,说明企业所得弥补不了所费,这时流动资产垫支次数加快,反而不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确定这两个因素变动对流动资产周转次数的影响,可用连环替代法或差额计算法,公式是:
流动资产垫支周转次数影响=(本期流动资产垫支周转次数-基期流动资产垫支周转次数)×基期成本收入率 成本收入率变动的影响=本期流动资产垫支周转次数×(本期成本收入率-基期成本收入率) 在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分析基础上,进一步对流动资产垫支周转次数进行分析;影响流动资产垫支周转次数的因素可从以下分解式中得出:
流动资产垫支周转次数=销售成本/流动资产平均占用额 =(销售成本/平均存货)×平均存货/流动资产平均占用额=存货周转次数×存货构成率 运用差额计算法可确定存货周转次数和存货构成率变动对流动资产垫支周转次数的影响程度。
案例-2流动资产周转率分析
因素分析:
流动资产周转次数=流动资产垫支周转次数×成本收入率 流动资产垫支周转次数影响;(0.66一0.75)×152.75%=-0.14(次)
成本收入率变动影响=0.66×(149.75%—l52.75%)=-0.02(次)
分析结果说明流动资产周转率缓慢受流动资产垫支周转率缓慢和成本收入率下降两个因素共同影响,但垫支周转速度缓慢是主要原因。
2.流动资产垫支周转次数分析 分析对象:0.66—0.75=0.09(次)
因素分析:
流动资产垫支周转次数=存货周转次数×存货构成率 存货周转次数影响=(2.22—2.09)×36.01%=0.05(次)
存货构成率影响=2.22×〔29.86%—36.01%〕=0.14(次)
可见,流动资产垫支周转次数的减少主要是存货构成率下降引起的缓慢0.14次;存货周转次数加快使垫支周转次数加快0.05次。
二、各项流动资产周转情况分析 (一)企业存货周转情况分析 存货周转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存货占用资金可周转的次数,或存货每周转一次所需要的天数。因此,存货周转率指标有存货周转次数和存货周转天数两种形式:
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存货 其中:平均存货=(期初存货+期末有货)÷2
存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存货周转次数=计算期天数×平均存货/销售成本 应当注意,存货周转次数和周转天数的实质是相同的。但是其评价标准却不问,存货周转次数是个正指标,因此,周转次数越多越好。(但过高的周转率也可能说明切要管理方面存在其他的一些问题)
影响存货周转率的因素很多.但它主要还受材料周转率、在产品周转率和产成品周转率的影响。这三个周转率的计算公式是:
(1)材料周转率=当期材料消耗额/平均材料库存 (2)在产品周转率=当期完工产品成本/平均在产品成本 (3)产成品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产成品库存 这三个周转率的评价标准与存货评价标准相问,都是周转次数越多越好,周转天数越少越好。通过不同时期存货周转率的比较,可评价存货管理水平,查找出影响存货利用效果变动的原因、不断提高存货管理水平。
在企业生产均衡和产销平衡情况下,存货周转率与三个阶段周转率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存货周转天数=材料周转天数×材料消耗额/总产值生产费+在产品周转天数+产成品周转天数 运用因素分析法可确定出各因素变动对存货周转率的影响。
(二)企业应收账款周转情况分析 应收账款周转情况分析,主要应通过对应收款周转率的计算与分析进行说明。应收款周转率的计算公式是;
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收入净额[1]/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其中:
赊销收入净额=销售收入—现销收入—销售退回、销售折让、销售折扣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为未扣除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余额。 应收账款周转率可以用来估计应收账款变现的速度和管理的效率。回收迅速既可以节约资金,也说明企业信用状况好.不易发生坏账损失;一般认为周转率愈高愈好。
反映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另—个指标是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或应收账款平均收款期:其计算公式为: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次数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360/赊销收入净额 按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进行分析,则周转天数愈短愈好。
影响该指标正确计算的因素有:第一,季节性经营的企业使用这个指标时不能反映实际情况(淡季应收账款水平偏低);第二,大量使用分期付款结算方式;第三,大量地使用现金结算的销售;第四,年末大量销售或年末销售大幅度下降。这些因素都会对该指标计算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财务报表的外部使用人可以将计算出的指标与该企业前期指标、与行业平均水平或其他类似企业的指标相比较,判断该指标的高低。但仅根据指标的高低分析不出上述各种原因。
(三)营业周期分析 营业周期是指从取得存货开始到销售存货并收回现金为止的这段时间。营业周期的长短取决于存货周转天数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营业周期的计算公式如下:
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把存货周转天数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加在一起计算出来的营业周期,指的是需要多长时间能将期末存货全部变为现金。一般情况下,营业周期短,说明资金周转速度快,管理效率高,资产的流动性强,资产的风险降低;营业周期长,说明资金周转速度慢,管理效率低,风险上升。因此,分析研究企业的营业周期,并想方设法缩短营业周期,对于增强企业资产的管理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三、流动资产周转加快效果分析 流动资产周转加快、一方面可使一定的产出所需流动资产减少;另一方面可使一定的资产所取得的收入增加。
(—)加速流动资产周转所节约的资金 加速资产周转所节约的资金就是指企业在销售收入一定情况下,由于加速流动资产周转所节约的资金。其计算公式为:
(流动资产平均占用额=赊销销售收入/流动资产周转次数) 流动资产节约额=报告期销售收入×(1/基期流动资产周转次数-1/报告期流动资产周转次数) 上式计算结果为正数时,表示流动资产节约;当其计算结果为负数时,说明企业流动资产周转缓慢浪费。
案例4-3A企业上年度产品销售收入为14400万元,流动资产平均占用额为3600万元。该企业流动资产周转次数为14400/3600=4次,流动资产周转天数为3604=90天。
假定企业本年度产品销售收入不变,流动资产周转速度由4次提高为5次,则该企业流动资产节约额为14400/4-14400/5=36002880=720万元
假定企业本年度产品销售收入扩大到18000万元,流动资产周转速度由4次提高到5次,则流动资产节约额为18000/4-18000/5=4500-3600=900万元
流动资产由于加速周转而形成的节约额,可以区分绝对节约和相对节约两种形式;流动资产绝对节约,是指企业由于加速流动资产,因而可以从周转中拿出一部分资金支付给企业的所有者或还给债权人。流动资产相对节约是指企业出于加速流动资产周转,可以在不增资或少增资的条件下扩大本企业的生产规模,因而有可能不需要或减少由债权人或所有者对企业的新投资,可见,流动资产绝对节约和相对节约的区别只在于运用的情况不同,后者是以节约的资金提供本企业扩大再生产之用,而前者则是以所节约的资金退出企业经营。区别与计算流动资产绝对节约额和相对节约额可分别三种情况进行:
(1)全部节约额都是绝对节约额。如果企业流动资产周转速度加快,而销售收入不变.这时所形成的节约额就是绝对节约额;
(2)全部节约额都是相对节约额。如果企业流动资产周转加速,而实际占用流动资产大于或等于基期占用流动资产,这时所形成的流动资产节约额就是相对节约额。
(3)同时具有绝对节约额和相对节约额。如果企业流动资产周转加速,同时销售收入增加,流动资产占用额减少。这种情况下形成的流动资产节约额就同时具有绝对节约额和相对节约额;它们的计算公式是:
绝对节约额=报告期流动资产占用额-基期流动资产占用额 相对节约额=流动资产总节约额-绝对节约额 当然,把流动资产节约分析中的各种条件反过来,得到的就是流动资产的浪费额,它同样存在着绝对浪费额和相对浪费额。
(二)加速流动资产周转所增加的收入 加速资产周转所增加的收入是指在企业流动资产占用额一定情况下,由于加速流动资产周转速度所增加的销售收入。其计算公式是:
销售收入增加额=基期流动资产平均余额×(报告期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基期流动资产周转次数) 上式计算结果为正数时,说明加速流动资产周转增加的销售收入;计算结果为负数时,说明流动资产周转速度缓慢所减少的销售收入。
案例4-3A企业上年度产品销售收入为14400万元,流动资产平均占用额为3600万元。流动资产周转速度由4次提高到5次。
流动资产周转速度加快增加的收入=3600×(5-4)=3600
![流动资金周转率高说明了什么](/pic/%E6%B5%81%E5%8A%A8%E8%B5%84%E9%87%91%E5%91%A8%E8%BD%AC%E7%8E%87%E9%AB%98%E8%AF%B4%E6%98%8E%E4%BA%86%E4%BB%80%E4%B9%88.jpg)
行业热门话题:
【流动资金周转率的计算公式】【流动资金周转率高说明了什么】【流动资金周转率怎么计算】【流动资金周转率一般是多少】【流动资金周转率是反映什么的指标】【流动资金周转率下降说明什么】【流动资金周转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流动资金周转率的指标包括】【流动资金的周转率】【流动资金周转速度】
流动资金周转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