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如是我闻
编辑整理:整理来源:搜狗问问,浏览量:91,时间:2022-11-01 12:14:01
如是,如是者六七始已的意思,如是生活
关于如是内容导航:
1、如是
如是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意为如此,这样。事物的本来面目。例如,神者倘不宜如是,如是的意思是像这样。
文言文如是的意思
如是:代词,相当于如此,翻译为像这样。
是在文言文里是指示代词,译作此或这。
出处:关于“如是”,佛家认为是用来表述真如佛性(真如实相)的用语。《佛光大辞典》:“【如是】……为表示诸法实相之语。例如《法华经·卷一·方便品》所举之‘十如是’,即是一例。”
如是基本解释
如此这么;像这样
1.像这样。
《礼记·哀公问》:“君子言不过辞,动不过则,百姓不命而敬恭,如是则能敬其身。”
唐·柳宗元《小石城山记》:“神者倘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
宋·叶适《送林子柄序》:“材之成者知其必能安於命,不然,不强售也。呜呼!能如是,足矣。”
清·袁赋谌《重修(袁可立)始祖荣公遗像记》:“谌生也晚,未经目瞻,则此帧之似与否,不得而知,常闻公之衣冠固如是矣。”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二○回:“下愚当时也曾与他往来过数次,再不想此人竟有如是之决绝。”
老舍《四世同堂》二九:“学生如是,市民们就必更容易撕去脸皮,苟安一时。”
2.佛教语。印可、许可之辞。
《金刚经·善现启请分》:“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宋·苏轼《次韵王定国南迁回见寄》诗:“心通岂复问云何,印可聊须答如是。”
2、如是什么意思
如是,用在文言文里面,可以理解为“像这样”,“如这样”的意思。一般是用于上下两部分的衔接语。或者是“如是而已”,用在末尾,意思是,”就是这样罢了“。
3、如是我闻
〖 乙 如是我闻 〗 : 很多经典的开头都有『如是我闻』这句子,而经典结尾又有『佛说是经已』这句子,因此很容易让人将『如是我闻』的『闻』误解为『听』的意思,因为是我在『听』释迦牟尼佛『说』经,其实这是错的。 『如是我闻』大部分是要翻译成『以下是我打坐时所观到的景象』的,那是某人打坐时的内在体验。 如《地藏菩萨本愿经》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化身在忉利天说法,不是肉身讲的内容;再如《佛说十善业道经》是在娑竭罗龙宫讲的;这些都不是地球的场景,怎么可以翻译成『我听到的』呢?或许有人会认为是释迦牟尼佛将自己的内在体验讲给徒弟听,徒弟再记下来的,这也不对,没有明师会这样做的,内在体验要由徒弟来讲,人家才相信是否跟对老师。 也就是说,经典内文的场景很多是超世界的,可间接证明不是释迦牟尼佛肉身拿着『书本』在讲课。譬如《法华经》有『 佛说是经时,普贤等诸菩萨,舍利弗等诸声闻,及诸天、龙、人非人等,一切大会,皆大欢喜,受持佛语,作礼而去 』之句,这超世界的场景可以证明是某人打坐的内在体验;而经首说佛在『王舍城』,是指佛的肉身在『王舍城』讲经传法;所以整部经典是在描述当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传法时,某人打坐的内在体验。当然,有些体验的场景或许是地球,且是释迦牟尼佛在体验内传法,其中也出现很多地球人、非人、佛菩萨。 再说,经典的内容其实就像是一部小说、像一出戏,是有场景的,更能证明是某人体验的纪录。其实很简单就可以判断内容是否为内在体验,只要看到有观世音菩萨、弥勒佛、其他的佛、魔……等的对话,就可以确定是内在体验。 而结尾的『佛说此经已』及『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的句子,是说大众已经闻佛讲经,『闻经』就是『闻法』(详:奇之3 - 不懂『经』之意),『闻法』就是『得法』、即接受佛的传法了,而不是现代人理解的以为是『听课』!理由是释迦牟尼佛在世时没有佛经,佛经是释迦牟尼佛圆寂后五百大弟子才集结完成的,可见『佛说此经已』的『经』,不是您我手上这部『经』,不是释迦牟尼佛拿着『书本』在讲课!话说回来,就算佛经于释迦牟尼佛在世时就已问世,那拿着自己与他人的对话内容来讲课,不是很怪吗? 再譬如《金光明最胜王经》: 【我等皆得闻是金光明最胜王经,今悉受持读诵通利,为他广说,依此法住】 ,这段文是在《灭业障品第五》的地方,是在经典的前四分之一处,经典尚未到尽头,怎么这大众就已经闻、受持、读诵通利?还为他广说?可见这里也是在说『闻经』就是『闻法、受法』,而无相法是不会写在经典上的。 当然,如果经典的内容确实是释迦牟尼佛的肉身讲的,则此时的『如是我闻』就百分百是『以下是我听到的』的意思,如《金刚经》、《佛说大乘戒经》……即是。有些虽是肉身讲的,但经典结尾也出现非地球人的字眼,如《未曾有因缘经》的【 释梵诸天、八部龙神,八十万人,闻佛所说,皆大欢喜,各各发心,向三脱门,礼佛辞退,如法奉行 】则是因为在世佛所到之处,无形众生皆会抢着沾光,祈蒙加持解脱之故,而这个并不是打坐的内在体验,只是有开天眼的人看到的景象。 所以,可以说,只要是在描述内在体验(经首有『如是我闻』句)的经典,几乎就是释迦牟尼佛在世时所传法的弟子写的,看第二次以后的集结经典就都没有『如是我闻』这句子,因为事隔100年后,这些参与第二次经典集结者应该没有得到当时的在世佛传法(只得参研过去佛的经典),所以,并没有真正的『闻』的实践、体验。 很多人将『如是我闻』的『我』当成是阿难,认为第一次集结经典时所有的『经藏』经典都是由阿难所诵出的,而『律藏』则由摩诃迦叶所诵出,这也不对,因为『律藏』的部分经典也是以『如是我闻』开头,那又要怎么解释?再说,500大弟子在那边要做什么事,如果只是阿难一个人口诵,何须那么多人纪录? 以当今的纸笔,一天12小时,大概可以抄写23000字左右。而据载,第一次集结了四部《阿含经》,大概有1688000字,今人也要抄写73天才能完成;若是古代可能还要加倍到145天,更何况他们不是抄写,且是写在贝叶上,还要更慢上好几倍的时间呢!但记载是说他们在90天内完成,这似乎不合理。其实,以今日的出版事业来讲,要出版1688000字的书,除非是演讲的录音,并由多人听写、复校,否则,也很难在90天内办到。所以,可以推论,『如是我闻』这个『我』不是指阿难个人,而是不知名的某些人。
给您讲讲经的叙述仪轨。
佛涅槃前,为大众讲佛所说的经该如何写。
第一应写“如是我闻” 我是这样听到佛这样说的。
第二写在哪个地点,哪些佛菩萨阿罗汉及四众弟子天龙八部。如“一时,佛,在舍卫国,祗(qi)树给(ji)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
第三写因何因缘佛而说此经,哪位菩萨及阿罗汉所问。如“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第四应写佛所说的理趣。
第五应写哪些菩萨阿罗汉及四众弟子,因听佛所说而发心成就,如:“佛说此经已,舍利弗,及诸比丘,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闻佛所说,欢喜信受,作礼而去。”
行业热门话题:
【如是什么意思】【如是我闻】【如是观】【如是非迎】【如是说】【如是者六七始已的意思】【如是而已的而是什么意思】【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翻译】【如是生活】【如是云】
如是-如是我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