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整理:整理来源:360问答,浏览量:70,时间:2022-11-08 17:00:01
与陈伯之书翻译和原文,与陈伯之书翻译和原文注释,与陈伯之书翻译和原文暮春三月
后梁萧统主编《文选》(《昭明文选》)是一部集先秦至后梁初期的一百三十位作家五百十篇精选本,为历代文人钟爱,有很大影响。现在通用的是唐初李善注本。毛泽东图书室就藏有他批注圈画过的三种《昭明文选》版本,其中一部清人刊刻的李善注《文选》,他在封面上写了四个字“好文宜读”。(陈晋《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第1233页)
毛泽东是1914年走出冲,来到第一师范读书时开始研读《昭明文选》的。国文教员袁仲谦要他精读《昭明文选》。袁仲谦要毛泽东系统地读书,特为他开列了一份“必读之书”的书目,其中第一部书就是《文选》。他对毛泽东说,《文选》选录文章的标准是:“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意思是:文章的立意谋篇,要出于精心思索;文章的思想内容,要用有文采的语言表达。袁仲谦一再嘱咐毛泽东,像《文选》这样的好书,一定要反复诵读、吟咏,仔细琢磨书中的内容,力求融会贯通。自此之后的半个多世纪,毛泽东和《文选》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他晚年,大学教师芦荻奉命到他身边伴读,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文选》上的文章和诗词曲赋、散文。《文选》晚年毛泽东是常读的一部书,如1975年5月29日深夜,他在与芦荻作了一番长谈后,又独自读了《昭明文选》。
毛泽东认为《文选》思想性和艺术性兼而俱备。1957年3月8日,他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期间与文艺界部分代表谈话指出:“昭明太子萧统的那篇序言里,就讲‘事出于沉思’,这是思想性;又讲‘义归乎翰藻’,这是艺术性。单是理论,他不要,要有思想性,也要有艺术性。”因而他高度评价萧统主编《文选》的功绩,也十分推崇《文选》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建国以来,毛泽东经常运用《文选》的选篇片段和全文于文章的写作和与干部的情感交流,以至还将《文选》的若干名篇作为文件的附件颁发,如李密《陈情表》、庾信《枯树赋》、江淹《恨赋》、《别赋》和枚乘的《七发》等。1959年8月,在庐山会议期间,还向周小舟(中共省委第一书记)送去《文选》中的丘迟《与陈伯之书》,要他将“此书当做古典文学作品,可以一阅”,还引用书中“迷途知返,往哲是与;不远而复,先典攸高”的话,并特别说明“朱鲔涉血于友于,张绣刺刃于爱子,汉主不以为疑,魏君待之若旧”这两个故事,“可作注解”。(《毛泽东和省委书记们》第184—185页)1975年6月,为了对邓小平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表示充分的肯定,要他把工作抓起来,还用《文选》中李康《运命论》的话“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予以鼓励。
毛泽东读了一辈子《文选》,虽然非常推崇《文选》,但他并不认定所选篇篇皆是精品。1959年8月在《关于枚乘(七发)》中说:“后来‘七体’繁兴,没有一篇好的。《昭明文选》所收曹植《七启》、张协《七命》,作招隐之词,跟屈、宋、贾、枚唱反调,索然无味了。”(《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八册第45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