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整理:整理来源:360问答,浏览量:68,时间:2022-11-26 00:21:02
蔡邕传,蔡邕传范晔,蔡邕百度百科
听书法孙过庭书谱译读(十)
【原文】闻夫家有南威之容,乃可论于淑媛;有之利,然后议于断割。语过其分,实累枢机。吾尝尽思作书,谓为甚合,时称识者,辄以引示:其中巧丽,曾不留目;或有误失,翻被嗟赏。既昧所见,尤喻所闻;或以年职自高,轻致陵诮。余乃假之以湘缥,题之以古目:则贤者改观,愚夫继声,竞赏豪末之奇,罕议锋端之失;犹惠侯之好伪,似叶公之惧真。是知伯子之息流波,盖有由矣。夫蔡邕不谬赏,孙阳不妄顾者,以其玄鉴精通,故不滞于耳目也。向使奇音在爨,庸听惊其妙响;逸足伏枥,凡识知其绝群,则伯喈不足称,伯乐未可尚也。
【翻译】曾经听到过这种说法,家里有了像南威一样美貌的女子,才可以议论女人姿色;得到了宝剑,才能够试评其他宝剑的锋利。这把话说得大过分了,实际上束缚着人们阐发议论的思路。我曾用全部心思来作书,自以为写的很不错。遇到世称有见识的人,就拿出来向他请教。可是对写得精巧秀丽的,并不怎么留意;而对写得比较差的,反被赞叹不已。他们面对所见的作品,井不能分辨出其中的优劣,仅凭传闻所悉谁为名人,即装出识别的样子评说一通。有的竟以年龄大地位高,随便非议讥讽。于是我便故弄虚假,把作品用绫绢装裱好,题上古人名目。结果号称有见识者,看到后改变了看法,那些不懂书法的人也随声附和,竞相赞赏笔调奇妙,很少谈到书写的失误。就像惠侯那样喜好伪品,同叶公惧怕真龙有什么两样。于是可知,伯牙断弦不再弹奏,确是有道理的。那蔡邕(对于琴材)鉴赏无误,伯乐(对于骏马)相顾不错,原因就在于他们具有真知实学和辨别能力,并不限于寻常的耳闻目睹。假使,好的琴材被焚烧,平庸的人也能为其发出妙音而惊叹;千里马伏卧厩中,无识的人也可看出它与众马不同,那么蔡邕就不值得称赞,伯乐也勿须推崇了。
【原文】至若老姥遇题扇,初怨而后请;门生获书几,父削而子懊;知与不知也。夫士屈于不知己,而申于知己;彼不知也,曷足怪乎!故庄子曰:“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老子云:“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之则不足以为道也。岂可执冰而咎夏虫哉!”
【翻译】至于王羲之为卖扇老妇题字,老妇起初是埋怨,后来又请求;一个门生获得王羲之的床几题字,竟被其父亲刮掉,使儿子懊恼不已。这说明懂书法与不懂书法,大不一样啊!再如一个文人,会在不了解自己的人那里受到委屈,又会在了解自己的人那里感到宽慰;也是因为有的人根本不懂事理,这又有什么奇怪的呢?所以庄子说:“清晨出生而日升则死的菌类,不知道一天有多长;夏生秋死的蟪蛄(俗称黑蝉),不知过一年有四季。”老子说:“无知识的人听说讲道,便会失声大笑,倘若不笑也就不足以称为道了。”怎么可以拿着冬天的冰雪,去指责夏季的虫子不知道寒冷呢!
【原文】自汉魏已来,论书者多矣,妍蚩杂糅,条目纠纷:或重述旧章,了不殊于既往;或苟兴新说,竟无益于将来;徒使繁者弥繁,阙者仍阙。今撰为六篇,分成两卷,第其工用,名曰书谱,庶使一家后进,奉以规模;四海知音,或存观省;缄秘之旨,余无取焉。垂拱三年写记。
【翻译】自汉、魏时代以来,论述书法的人很多,好坏混杂,条目纷繁。或者重复前人观点,无新意补充以往;或者轻率另创异说,也无裨益于将来;使繁琐的更加繁琐,而缺漏的依然空白。现今我撰写了六篇,分作两卷,依次列举工用,定名为《书谱》。期待相传给后来者,作为书法艺术规则应用;还望四海知音,或可聊作参阅。将自己终生的体验缄藏秘封起来,我是不赞成的。
垂拱三年(公元六八七年)写记。
(附朗读、《书谱》楷草对照帖、注释)
64. (隋珠、和)璧①,异质同妍。何必刻鹤图龙②,竟惭真体;得鱼获兔,犹恡筌蹄③。闻夫家有南威之容,乃可论于淑媛④;有⑤之利,然后议于断
注释:
①隋珠、和壁:隋侯之珠与和氏之璧,泛指珍宝。
②刻鹤:亦作“刻鹄(hè,.通"鹤"。鸟名。鹤科各种禽类的泛称)”,比喻仿效失真,适得其反。
③恡( lìn):同“吝”,顾惜,舍不得。筌(quán)蹄,《庄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筌,一作“荃”,指捕鱼的竹器。蹄,捕土网。后以此典比喻为达到目的,不计较手段或工具。
④南威:亦称“南之威”,是春秋时晋国的美女。淑媛:美好的女子。
⑤:宝剑名,又称“龙渊”。
65.割。语过其分,实累枢机。吾尝尽思作书,谓为甚合,时称识者,辄以引示:其中巧丽,曾不留目;或有误失,翻被嗟赏。既昧所见,尤喻①
注释:
①喻:通“谕”,晓瑜。
66.所闻;或以年职自高,轻致凌(陵)诮①。余乃假之以湘缥②,题之以古目③:则贤者改观,愚夫继声,竞赏豪末之奇,罕议锋端之失;犹惠
注释:
①凌(陵)诮(qiào):凌辱,讥诮。
②缃缥:;缥缃(书卷之别称。淡青色的帛为缥,淡黄色的帛为缃);原指浅黄色和浅青色,因古人常以此二色布帛装裱书画,后借以指待书卷。
③古目:古人的名目。此表示《书谱》中的篇目乃是沿用古人的旧称。
67.(犹惠)侯之好伪①,似叶公之惧真②。是知伯子之息流波③,盖有由矣。夫蔡邕不谬赏④,孙阳不妄顾者⑤,以其玄鉴精通,故不滞于耳目也。向使奇
注释:
①惠侯:即刘义宗,是刘宋开国皇帝刘裕的从子。他喜好二王书法,收藏多有赝品。
②叶公之惧真:指叶公好龙的故事。
③伯子:指伯牙。息流波:指不再弹琴。
④蔡邕:东汉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字伯喈(jiē),陈留圉(yǔ)县人,博学多艺,善文辞,通经史,解音律,明天文,工书画,尤长于篆书、隶书。不谬赞:没有错误地赞赏。
⑤孙阳:春秋秦穆公时人,善相马,世称伯乐。
68.(向使奇)音在爨①,庸听惊其妙响;逸足伏枥②,凡识知其绝群,则伯喈不足称,伯乐未可尚也。至若老姥遇题扇,初怨而后请③;门生获书几,父削而
注释:
①奇音在爨:典出《后汉书·蔡邕传》:“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栽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爨:烧火煮饭,此泛指烧煮。
②逸足:指千里马。伏枥:伏在马槽边上。
③老姥遇题扇,初怨而后请:事见《晋书·王羲之传》:“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老姥有愠色,因为媪曰:‘但言是王羲之书,以求百钱,姥如其言,人竟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
69.(门生获书几,父削而)子懊①;知与不知也。夫士屈于不知己,而申于知己;彼不知也,曷足怪乎!故庄子曰:“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②老子云:“下士闻
注释:
①门生获书几,父削而子懊:语出《晋书·王羲之传》:“尝诣门生家,见棐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乱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
②语出《庄子·逍遥游》。朝菌是一种朝生暮死的菌类植物。晦朔,月初曰朔,月末曰晦。此谓“早晚”也。蟪蛄:寒蝉。春秋:指一年两季,合指一年。
70.(老子云:“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之则不足以为道也。”①岂可执冰而咎夏虫哉!”②自汉魏已来,论书者多矣,妍蚩杂糅③,条目纠纷④:或重述
注释:
①语出《老子》第四十一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意思是说,上等的人听了大道,就去努力践行;中等的人,听了大道,似信非信;下等的人,听了大道,就哄堂大笑,如果他们不笑,就不能算是大道了。
②执冰而咎夏虫,语出《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咎:怪罪。
③妍蚩:美好和丑陋。蚩:该字《佩文斋书画谱》作“媸”:犹言丑恶。糅:混杂也。此句谓美好的与丑恶的混杂在一起。
④纠纷:杂乱,交错。司马相如《子虚赋》:“岑崟参差,日月蔽亏,交错纠纷,上干青云。”
71.(或重述)旧章,了不殊于既往;或苟兴新说,竟无益于将来;徒使繁者弥繁①,阙者仍阙。今②撰为六篇,分成两卷,第其工用,名曰书谱,庶使一家后进,奉以规
注释:
①原帖“弥”字下衔“仍”字。
②今:该字《佩文斋书画谱》作“令”,此从“今”。
72.模;四海知音,或存观省;缄秘①之旨,余无取焉。垂拱②三年写记
注释:
①缄秘:犹谓“收藏”。
②垂拱:为唐武则天年号。垂拱三年为公元687年。
(完)
朗读者介绍:漏风独语,资深朗诵爱好者,省朗诵协会理事《印象武
隆》、《你最生动》全国朗诵大赛冠亚军获得者。擅长诗歌散文、国学经
典朗诵,喜马拉雅FM认证主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