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整理:整理来源:爱奇艺,浏览量:90,时间:2022-12-07 14:42:02
要素禀赋,要素禀赋条件,要素禀赋条件
要素禀赋: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生产要素的绝对数量无关。(相对于国家而言的概念)
例如,美国无论在资本存量,还是在劳动绝对数量上,都远远高于瑞士和墨西哥这两个国家。但与瑞士相比,美国的人均资本存量低于对方,因此相对于瑞士而言,美国属于劳动丰富的国家。如果拿美国与墨西哥相比,则美国的人均资本存量高于墨西哥的水平,因此美国与墨西哥相比,属于资本丰富的国家。由此可见,当我们说某国在要素禀赋上属于哪种类型时,必须注意看与谁相比。
A、B两国在贸易前由于要素禀赋的不同,导致了供给能力的差异,进而引起商品相对价格的差异。根据比较优势原理,一国出口密集使用其丰富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
根据要素禀赋论,一国的比较优势产品是应出口的产品,是它需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充裕而便宜云当似响美异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而进口的产品是它需在生产困死善征液色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稀缺而昂贵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
简言之,劳动丰富的国家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而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相反,资本丰富的国家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
要素禀赋论指狭义的赫克歇尔一俄林理论(Heckscher-Ohiln theory),又称起垂置传其课要素比例学说(factor proportions theory)。该学说由赫克歇尔首先提出基本论点,由俄林系统创立。它主要通过对相互依存的价格体系的分析,用生产要素的丰缺来解释国际贸易的产生和一国的进出口贸易类型。
画精扩展资料:
要素禀赋论的基本论点是赫克歇尔首先提出来的。承运帝同误盟展质俄林师承赫克歇尔,创灯将往武立了要素禀赋论。萨界多缪尔森则发展了赫——俄理论,提出了要素价格均等化学说。
1919年,赫克歇尔向洲早且互位在纪念经济学家戴维的文集中发表与越谁了题为《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的著名论文,提出了要素禀赋论的基本论点,这些论点为俄林所接受。
1布官加听引929-1933年,由于资本主义世界经历了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国都力图加强对外倾销商品,同时提高进口关税,限制商品进口。对此,瑞典人民深感不安,因为瑞典国内市场狭小,一向对国外市场依赖很大。
在此背景下,俄林继承其师赫克歇尔的论点,于1933年出版了《域际贸易和国际贸易》一书,深入探讨了国际贸易产生的深层原因,创立了要素禀赋论。
而在美国经济由中盛走向极盛、再走向衰落的时代背景下,1941年萨缪尔森入风压消只呢望兴与斯托尔珀(w.***.stolper)合著并发表了《实际工资和保护主义》一文,提出了生产要素价格日趋均等化的观点。
萨缪尔森还在1948年前后发表的《国际贸易和要素价格均衡》、《国际要素价格均衡》及《论国际要素价格的均衡》等文中对上述观点作了进一步的论证,建立了要素价格均等化学说,发展了要素禀赋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要素禀赋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