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整理:整理来源:维基百科,浏览量:72,时间:2022-12-26 11:00:02
镠,镠怎么读,镠毐怎么读
即将开馆的临安博物馆
一
凡成大事者,出生时必有异象渲染。
庇佑了一方水土的钱王也一样。
刚出生时,钱王留下了一个“貌丑声野”的描述,长得丑并不致命,他最大的危机来自出生时的异象,和他的父亲钱宽。
在钱王出生前,父亲钱宽看到屋顶上一片红光,听到兵甲互相撞击的金属声音,甚至还有一个似龙非龙、似蛇非蛇,长着铜铃般大眼睛,像巨蜥的怪物缠绕在梁柱上,随着红光、怪物和刀兵之声消失,屋内传来了初生婴儿的啼哭声。钱宽觉得孩子是妖怪投胎,于是冲进屋内,意欲把婴儿扔入井中。
祖母拉住了:怎知是怪物,贵人出生时也有异象,你看到的该是祥瑞。于是,钱家这个被祖母强行留下来的孩子,有了人生的第一个名字——钱婆留。
“婆留”二字并非“二狗”“招财”这类为了孩子好养活而取的贱名,而是诉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之前的“磨难”。
钱王的大名钱镠,是后来他自己改的,“镠”音同“留”,这是对出生时诡异天象的纪念,金字旁则是按照家谱,钱镠这一辈属“金”字辈的排行,他还有四个弟弟也都是用“金”字旁的单名。
公元852年,钱婆留来了,生日是3月10日,今天说来他是个双鱼座的男人,巧合的是后世铭记他的很多功绩也都和水有关。
二
这样糟糕的父子初次见面,没有影响到钱镠和父亲日后的关系。
钱镠年轻时,曾经爱结交三教九流的狐朋狗友,也曾提着脑袋贩过私盐。看似为人出格,其实骨子里传统,否则也不会投入有着正统名分的唐朝政府军,一生始终未对外称帝,子孙最终也没有选择与宋朝鱼死网破大战一场,而是纳土称臣。
钱宽钱镠父慈子孝,留下不少故事,意义最深远的恐怕要数“钱王聆听父亲教诲”。
一年春天,已经功成名就的钱镠,回到临安微服私访。当他回到钱坞垅,却发现老父亲钱宽对自己避而不见。
纳闷的钱镠在夜深人静之时,来到父亲房间,跪在父亲面前询问原因。老父亲语重心长说了这样一番话:“我们家世世代代都是种田打鱼的人,吃着辛苦饭,只求日子过得平平安安就好。现在你已成了这里的主人,但是你看看你三面受敌,万一有一天灾祸来了怎么办。我避开不见你,就是怕你一念之差,做出了什么不好的事情,或者错误的决定,会危害整个家族。”
这番推心置腹的教诲,对于已经没有顶头上司“管辖”的钱镠来说,触动很大,重新认识了未来的战略方向——居安思危、尽忠报国、保境安民。不仅是他执政时始终谨慎小心,吴越国后代国主以及后世子孙的身上都有着这样的印记。
三
于乱世之中出人头地,必然是个智商情商双高、坚韧不拔又极富自制力的人,用后人的眼光来看,就是综合素质高分,行为处事无短板。
如今在临安,几乎随处都能听到这样的传说。
临安的石镜山上,曾经的钱婆留带着一群小朋友在山上玩耍,钱婆留想让大家认可自己“孩子王”的身份,怎么做?他指着一块巨石说,我们一起爬石头,谁先爬到顶,谁就是大王。孩子们一窝蜂地去爬石头了,只有他早就看好了地形,爬上巨石旁一棵遮天蔽日的女贞树,一跃就跳到了巨石之上。这样的IQ值,小时候征服了一群小伙伴,长大后征服的就是乱世。
自制力超强,也是他的另一个特点,钱镠贩私盐和戎马征战时曾有一个绰号,叫做“不睡龙”,就是因为他特别警醒。为了能快速从睡梦中醒来应对敌情,钱镠用了一种特殊的警枕,这种枕头分三层,最外层是包裹的布料,中间主体是一段镂空的木头,而木头中间悬有一个铜铃,熟睡时一翻身,就会触动小铜铃发出声音。这个自带“雷达”功效的小枕头,曾帮他在贩私盐时躲开官兵的追捕,也曾在与其他势力对决时,躲过夜袭之险。这个警枕最后作为传家宝留给钱氏后人,其中的含义就是“警钟长鸣,不可麻痹”。
四
这样一个“一剑霜寒十四州”的钱镠,作为城的缔造者,在五代十国的乱世中庇佑了一方百姓得享百年太平,偏偏,他又留下了一个“陌上花开”的故事。
当年,天气乍暖还凉,看到凤凰山脚下野花都开了的钱王,想起了回到临安娘家探亲的夫人走了好久,思念突如其来,于是遣信使送去了一封信,信中写道: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不会说情话的人说起情话来才最厉害,这9个字被清代学者王士祯评价为“艳称千古”。
另一个故事,可能才是真正的“王之于爱情”。
钱镠晚年时,有个特别宠爱的姬妾郑氏。因为女儿得宠,郑氏的父亲就开始胡作非为,觉得女儿的枕头风定能护得住他。有一天,郑父在西湖边调戏有夫之妇,还出手凶狠地打死了前来理论的女人的丈夫。杀人偿命,按律当斩。不过,有很多人看在宠妃的面子上为郑父求情,钱镠听说后,说了十个字:“岂可以一妇人乱我法纲。”于是郑父被斩,郑氏被休。
相传最终郑氏在西湖边葛岭上玛瑙观音庵堂出家。钱王留下了一个为国护法,不为女色所惑,大义灭亲的好名声。
五
对妻有情,对国有义,对故乡有念想。
钱镠功成名就后,有过数次大规模的衣锦还乡。最有意思的记载在910年,年近六十的钱镠第二次荣归故里,烹羊宰牛,大宴乡亲。
那一年的宴席上,70岁以上的老人用银樽喝酒,80岁以上用金樽,90岁以上用玉樽。
看到很多幼年时的长辈和朋友还活着,钱镠心里非常开心,唱了一首祝酒歌,“功臣道上兮列旌旗,碧天朗朗兮爱日晖。父老远来兮相随,家山乡眷兮会时稀……”,这文绉绉的祝酒歌,让父老乡亲都懵了。
钱镠心下明白,立马换了歌词:“尔辈见侬底欢喜,别是一般滋味。永在我侬心底里。”
意思很简单,你们看到了我,我看到了你们,大家都很激动,你们一直都在我的心里。
于是,台上台下打成了一片,所有参加宴会的人都和钱王一样载歌载舞,喝酒吃肉。
这样的宴席,跟后世乾隆的千叟宴相比,显然更加开放和欢乐,也更有乡梓柔情。
因为对故土临安情感至深,钱镠选择把自己的陵寝修建在那里。
公元932年,81岁的钱镠归葬故里。
当地人如今说起钱镠轰轰烈烈的一生,“南山生来北山殡”,简简单单七个字,仿佛他的一生从未离开过。
从钱婆留到吴越国王,出生便是历劫,一生不敢懈怠,对老父表白过亲情之深,对妻子表白过爱意之浓,最终,钱镠以武肃王陵把人生最后的表白留给了故乡临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