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整理:整理来源:爱奇艺,浏览量:83,时间:2023-03-27 22:00:01
近日,我院收治了一例心悸的中年男性患者,心电图示宽QRS波心动过速,当地县医院先后给予"胺碘酮、普罗帕酮、去乙酰毛花苷、美托洛尔"等药物治疗无效,至我院行电复律,心电图示A型预激,V1~V5导联T波倒置。T波倒置是心肌缺血还是另有原因,让我们一起来寻找原因。
作者:冯惠平
单位: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一
病史
主诉
51岁男性发作性心悸4个月,再发6小时。
现病史
患者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发作心悸,自觉心跳增快,伴胸闷、胸痛及后背部发胀,无恶心、呕吐、大小便失禁等,持续约48小时,具体检查及诊断不详,口服药物后缓解,具体用药不详,后未再发作。
患者6小时前活动后再发心悸不适,症状大体同前,于当地医院查心电图示房颤、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先后给予"胺碘酮、普罗帕酮、去乙酰毛花苷、美托洛尔"等药物,患者症状无缓解。
遂于我院急诊就诊,查心电图示房颤、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心肌三项、脑钠肽(BNP)、D-二聚体未见明显异常。给予对症治疗,患者症状无明显缓解,为进一步治疗以"心律失常"收入我科。
既往史
否认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哮喘、肾脏病等慢性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病史;否认外伤、手术及输血史;吸烟20年,20支/日;饮酒20年,2两/日;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
婚姻及家族史
20岁结婚,爱人体健,育一子一女,均体健。父母已故,具体病因不详,二兄一姐体健。家族中无传染病及遗传病史。
体格检查
体温36.5℃,脉搏136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10/71 mmHg,神清语利,查体合作,未见颈静脉怒张及颈动脉异常搏动,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界不大,心率153次/分,心律绝对不齐,心音强弱不等,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坦,腹软,肝脾未及,叩鼓音,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二 辅助检查
胸片:两肺间质性改变。
超声心动图:心肌运动欠协调,左房增大,主动脉瓣少量反流,二尖瓣及三尖瓣少量反流,左室舒张功能减低,射血分数59%。
血常规:白细胞10.51×109/L,红细胞1.7×1012/L,血红蛋白158 g/L,血小板311×109/L,中性粒细胞67.1%,淋巴细胞22.9%,单核细胞9.1%。
肾功能、血电解质、随机血糖、凝血指标,未见明显异常。
肝功:白蛋白33 g/L。
心肌酶、空腹血糖、血脂、甲状腺功能,未见明显异常。
乙肝、丙肝、梅毒、HIV阴性。
心肌三项、BNP、D-二聚体,未见明显异常。
血型:AB型RHD阳性。
三 初步诊断
心律失常,房颤伴间歇性预激。
四 诊治经过
患者入院后心室率波动于135~185次/分,血压进行性下降,波动于70~80/40~50 mmHg,静推地西泮注射液镇静后行同步电复律治疗,转复为窦律。复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可见预激波,A型预激。
图1. 入院心电图:房颤伴间歇性预激。
图2. 电复律后心电图。
图3. 电复律2天后心电图。
患者房颤伴间歇性预激,左侧旁路,电复律后胸前V1~V5导联T波倒置,患者无胸闷、胸痛等不适,复查心肌酶正常,胸前导联T波倒置考虑是T波记忆,2天后胸前导联倒置T波恢复正常。
房颤伴预激时,如果旁路的前传不应期较短,房颤通过旁路前传可诱发快心室率,最短RR间期≤250 ms,症状较重,并有恶化为室颤,引起心源性猝死的风险。该患者为间歇性预激,最短RR间期250 ms,血压不稳定,紧急电复律成功转复,择期行冠脉造影,随后行导管消融治疗。
房颤或房扑合并预激时,首选电复律,禁用作用于房室结的药物,如腺苷、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β受体阻滞剂以及洋地黄,这些药物延缓房室结传导,有增加激动通过旁路前传的风险。
该患者在县医院被误诊为房颤、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先后给予"胺碘酮、普罗帕酮、去乙酰毛花苷、美托洛尔"等药物治疗是不恰当的。房颤合并预激患者可选择作用于旁路的药物,如依布利特和普罗帕酮。依布利特除作用于旁路、延缓旁路传导外,还有转复房颤的作用。房颤合并预激时,静脉应用胺碘酮需谨慎,在少数患者中有可能抑制房室结传导,加速激动经旁路前传。
行冠脉造影,提示右冠优势型,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均未见斑块及狭窄。
图4. 冠脉造影。
导管消融术中进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及常规电生理检查,观察室房传导、房室传导及诱发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其中室房传导可见左偏心现象,提示为左侧游离壁旁路。于二尖瓣环下标靶点,激动及起搏标测房室融合处消融,观察30分钟后房室传导顺序未发生改变,提示左侧旁路消融成功。复查心电图未再次出现T波倒置。
五 病例特点及T波记忆
(一)病例特点
① 患者中年男性,51岁;
② 以发作性心悸4个月,再发6小时为主要表现;
③ 查体: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界不大,心率153次/分,心律绝对不齐,心音强弱不等,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④ 入院心电图示房颤伴间歇性预激,伴血流动力学改变,电复律后心电图示A型预激,胸前V1~V5导联T波倒置,2天后倒置的T波自行消失;
⑤ 超声心动图示心肌运动欠协调,左房增大,主动脉瓣少量反流,二尖瓣及三尖瓣少量反流,左室舒张功能减低,射血分数59%;
⑥ 冠脉造影正常;
⑦ 导管消融左侧游离壁旁路,术后未再次出现T波倒置。
(二)T波记忆
概念
T波记忆现象,又称为心脏记忆、T波电张性调整,1969年由Ctterjee K最早描述,1982年由Rosenbaum最早定义。T波记忆是指在一段时间的异常心室激动终止后,能引起随后的窦性心律出现时间依赖性T波改变,即T波向量方向与异常心室激动时的QRS波主波同向,心电图上表现为T波与恢复窦律后的QRS波方向相反,T波倒置,常见于间歇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室性早搏、右室起搏、室上性心动过速、预激综合征、单形室早连发及室速患者。
T波记忆分为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短期记忆一般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常发生在短阵室速事件之后,而长期记忆常见于持续起搏的暂停后或预激综合征旁路消融术后,T波记忆常维持数小时至数天。
发生机制
在间歇性左束支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心室起搏、单形室早连发及室速患者中,心肌激动顺序改变,导致心肌细胞离子通道蛋白结构及功能变化,引起复极异常,在恢复窦性心律后的一段时间内仍持续存在,在正常QRS波后出现倒置T波。多项研究提示,在T波短期记忆机制中,Ito时程改变和调控It0通道重构的分子起着重要的作用。
正常情况下,心脏除极一般是从心底部到心尖部,从心内膜到心外膜,心肌细胞电兴奋扩布,形成向上的QRS波。由于心室壁存在复极离散性,心外膜较心内膜复极快,心脏复极首先发生在心尖部心外膜细胞,使心电图上T波方向与QRS波方向相同。
当异常心室激动导致心肌牵张力改变,使Ito、Ik1减小或Ica增大,心外膜和心内膜的动作电位时程均延长,但心内膜延长的程度较心外膜小,而中层心肌细胞不变,从而明显减小复极跨壁梯度,使心室壁不同位置复极趋于均一,即先除极的心肌细胞首先复极,致QRS波正向导联的T波倒置。
临床特点
异常心室激动经过一段时间后重新恢复窦性心律时,由于心肌电重构和机械电反馈使T波极性与异常除极时的QRS波主波同向,T波记忆首先维持一段相对稳定的时期,然后以较快的速度开始减退,并可能出现反复。心电图表现为持续T波倒置,双肢对称的T波倒置,主要表现在下壁II、IlI、aVF导联,也可见于前侧壁导联,持续数日到数月。
T波记忆与心肌缺血或心肌疾病等许多病理状态下的T波改变不同,表现在以下方面。
① 一般患者无器质性心脏病,心电图无ST段的抬高或下移,J点无偏移,无ST-T的演变;
② 可以不经任何处理而自行恢复正常;
③ T波改变的极性与心脏异常激动时QRS波的主波方向一致;
④ 心室起搏或心律失常持续时间越长,频率越快,T波幅度变化就越大,且这种变化持续时间越长,这种现象称之为T波记忆的"累积效应"。
T波倒置可深达1.0 mV以上,常与急性非Q波心肌梗死鉴别,患者无急性心梗的典型症状,心肌酶学正常,肌钙蛋白T测定阴性,心电图上无心梗特征性动态改变,故可排除心梗。
当临床遇见患者较年轻、无冠心病危险因素、无心绞痛及心梗病史、心电图T波倒置与其前发生的心律失常密切相关者,应考虑是否为电张调整性T波倒置,可根据如下标准判断。
① 发病前ST-T正常;
② 心律失常发作过后诸多导联出现T波倒置;
③ 倒置的T波多在2~3周内恢复直立。
I、aVL导联的T波形态及胸前导联最大T波倒置幅度是否大于III导联T波倒置幅度,是鉴别心脏记忆T波和缺血性T波的可靠指标,诊断心脏记忆T波的敏感性为91%,特异性达98%。在心脏记忆T波组中,肢体导联I、aVR和aVL的T波倒置发生率明显低于缺血性T波组。心脏记忆T波组中,I导联T波直立或平坦、aVL导联T波直立、胸前导联中最大的T波倒置幅度大于III导联T波倒置幅度,上述3项指标同时并存的比例达9l%,明显高于缺血性T波组。
间歇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室性早搏、右室起搏、室上性心动过速、预激综合征、单形室早连发及室速患者发作终止后出现T波倒置,T波改变持续数日或更长时间,但无心肌缺血的临床表现,经冠脉造影或冠脉CT检查无血管病变,要及时识别是否为T波记忆,避免临床误诊为冠心病或心肌缺血,而过度用药或过度医疗,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
作者介绍
冯惠平,医学博士,现任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从事冠心病、心室重构、心力衰竭等基础和临床研究,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文章20余篇。参考文献
1. 刘刚. T波记忆.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13, 6,(3): 171-173.
2. 李芳. 室性心动过速复律后T波记忆现象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2 (3): 161-162.
3. 鲁静朝, 崔炜, 刘凡, 等. 心脏记忆T波和缺血性T波的对比研究. 中国循环杂志. 2007,6 (3): 195-198.
在《英雄联盟》中如何设计一个拥有离散性血,在《英雄联盟》中如何设计一个拥有离散性血量的英雄,在《英雄联盟》中如何设计一个拥有离散性血量的英雄
作者:整理来源:爱奇艺,时间:2023-03-27 22:00,浏览: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