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整理:整理来源:油管,浏览量:106,时间:2022-07-18 01:28:01
鸼,鸼怎么读,鸼的拼音
音义核心如此重要,因此声符的找寻一直是字源研究的重要问题,例如掌以尚声,尚与长(张)同源,就是手张之意;拳以龹(卷)声,就是手卷之意;讣以卜为声,与赴同源,所谓讣告,就是请赶赴(奔赴,迅速前往)而来的文告之义。下面我们先举几个初步的简单例子,请读者找一找蚀、锦、冰这几个字的声符。很多字只要找对声符,找到字源(语源)就会变得容易。
还有下面这种更为特殊的情况。
如果读者遍查《汉语大字典》,会发觉这种情况极少,那么从造字来说这种字会很稀有吗?其实不是的,樢字和蚀、锦、冰一样,是声符位置未统一化造成的,樢字其实是两个字的“同形字”,一个字是从木鸟声,一个字是从鸟木声。
一般来说形声字中声符的位置基本上是统一的,即一般声符都在右边。我们看右文说的的发现:沈括《梦溪笔谈》卷十四说:“王圣美治字学,演其义以为右文。古之字书皆从左文。凡字,其类在左,其义在右。如木类,其左皆从木。所谓右文者,如戋,小也。水之小者曰浅,金之小者曰钱,歹而小者曰残,贝之小者曰贱。如此之类,皆以戋为义也。”什么意思呢?就是宋人王圣美以为,“声符相同的一组形声字具有共同的意义,这一意义由声符赋予,形符只决定该字所表示的一般事类范围”。
为什么叫右文说呢?因为声符基本上在右边,我们经常说的“白字念半边”,这个半边就是右边,这就是声符位置的统一化。现代学界对右文说的总体评价是认为其有开创之功,但对具体某字的分析的成就并不高。
笔者在这里以为,这样的评价稍微苛求了古人,因为我们今天也一直沿着这条路走,虽然也有进步,但还远没有解决终极的语源问题。单是词族的整理,就困难重重,王力先生曾说“从前我曾企图研究汉语的词族,后来放弃了这个计划”(《同源字典》),所谓词族的研究就是需要以声符为纲,王力先生如此说,可见词族研究难度巨大。再者,右文说其实是迈向了“音义非任意性”观念的重要一步,而我们原先普遍认为声符是没有太多道理可讲的(虽然到今天,很多解字家反而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还有些字的声符因为字形变化而变得难以分辨,例如急字,它上面的部分是声符,这个字不是刍字,而是及字,经隶变而成了刍。
现在我们再提升一下难度,下面这个“魚虫”字是有声符的吗?
有的,读者不要把它看做是会意字,我们看两个读音下的释义,就知道音义核心不在鱼,这两个音都是以“虫”为声的。也就是说“魚虫”读hui3音,是以虫(虺)hui3为声;“魚虫”读hong2音,是以虫(蟲)chong2为声(这里标出现代汉语的拼音是为了读者能够对应字音,音变问题我们以后会说到)。也就是说“魚虫”分别继承了虫的两个读音。
和“魚虫”类似的,请读者找一下“鵃”的声符:
再讲说文里的“省声字”。什么是说文里的省声?典型的,如家字,说文:“家,居也。从宀,豭省聲。”大家知道从豕之字有几百个,几乎包罗各个读音,现在我们随便挑选和家字读音相近的一个,都可以说家是该字省声,所以学者对省声字的批评较多。然而现在我们知道,省声不可一概而论,就像虺,其实是虫(读hui3时)的后出形声字。而其实豭本身也是一个后出形声字,也就是说本来就有一个“豭”字,这点学者已经证明(请看“家”专篇)。
所以再以“魚虫”为例,“魚虫”读hui3音,是以虫(虺)hui3为声,为什么我们不说是虺省声?原因就是许慎把虫字读hui3的音义给记录下来了,也就是说虫(读hui3)在许慎的时代仍然不是一个偏僻的音义。虫hui3的后出增加声符的异体字虺是以兀为声符,还有一个异体字螝是以鬼为声符。
因此我们可以归纳出一个重要的体例,叫做“后出形声字”,有些学者也称之为“声符增加字(增声字)”,增声字主要起到分化字形的作用。大家可以看豭字,原先就是写作有势之豕的形状(我们这里借“豖”的字形来表示这个字),后来的豭其实是个“声符增加字(增声字)”,家就是以“豖”为声符(音义核心)的,我们可以将《说文》对家字的解释改为“家,居也。从宀,豖聲。”
再看,甫字有声符吗?声符是什么?《说文》:“甫,男子美稱也。从用、父,父亦聲。”甫字是男子美称,又是以父为声,看起来是好理解的。但是我们看甲骨文,就知道甫不是以父为声的,这类体例的普遍发现是相当晚近的事情,这是好理解的,因为这需要甲骨文字形的研究。现在这个体例一般被叫做“声化、变形声化、变形音化”等等,就是将字形的一部分变化成表音符号(声符)。在甫字里面,就是上面屮(植株)的字形变成了相近的父的字形,以便起到声符的效果。这个体例非常重要,不了解这一点我们就会对着一个错误的字形展开分析。
自《象形字典》
最后再举一个较难一些的声符(音义核心)失落的例子:墙字的声符是什么?是吝啬的啬se4吗?不是的,如果不对整个汉字系统进行梳理,读者单看墙是猜不到它的声符的。墙的声符确凿,说文已经指明是“爿”字(以爿为声的字极多)。墻是牆的后出异体字,我们把该字族列在下面,可以注意到字族中很多字的音义核心“爿”也都已经掉落,但系统化的工作能够让我们尽可能去复原失落的信息:
真正以啬为声符的字:
声符的判断还需要音韵学的知识,我们以后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