荫补-荫补是什么意思


原创,时间:2023-01-14 08:44:07

关于荫补内容导航:

1、荫补

宋代做官或者说要取得入仕资格的途径主要有三个:科举、制举(也叫特举)和荫补。

科举和制举都是要考试的,荫补则靠的是身世了。

一、科举(包括进士、诸科及武举为常选)

因为宋朝“重文轻武”的国策,科举制度在宋朝空前扩大,最大的变化体现在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的名额,提高进士地位,科举出身的进士授官从优升迁从速。

有学者做过研究,提供了几组数据从中可见宋代科举的扩大扩招现象。

宋代“通过科举共取士 115427 人,平均每年 361 人”,宋代科举“平均每年取士人数约为唐代的5倍,约为明代的4倍,约为清代的3.4倍”。

仅宝佑四年一年录取的进士就有601 人,其中官僚出身的达184 人、平民出身的为417 人。

北宋苏辙曾记载道:“今世之取人,诵文书,习程课,未有不可为吏者也。其求之不难,而得之甚乐,是以群起而趋之。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

此外宋代科举还有“附试”制度,凡士人“贡于乡而屡绌于礼部,或廷试所不录者”,遇皇帝“亲策士则籍其名以奏,径许附试”,也就是说廷试没有录取的还有一场附加考试,过关了也可以入仕。

之所以如此做,增加“附试”,是因为大量读书人一路过关斩将,最后倒在殿试上,而且是多次如此,难免心生怨恨,有的人甚至投奔敌国,所以必须要安抚这些人。

宋代科举考试向社会各阶层开放,录取比例大增,极大地笼络了知识分子,减少了社会矛盾。

二、制举制度

科举是常选,制举则是特选。

制举又称制科,必须是皇帝下诏才举行的,没有固定时间和固定科目。

应试人的资格,也很有意思。起初没有限制,一般士人和已经做官了但觉得官职不咋样的都可以自荐参加制举,后者很像复读生。

随着制举人数增加,限制也逐渐增多。自荐被取消,改成公卿推荐。普通布衣要经过地方官严格审查,殿试前增加了一道“阁试”等。

制举考试难度很大,成绩分五等,第一第二等基本上是空的,不录取。考中第三等的即与进士科第一名相当。

制科在科举之外,给士人提供了另一个重要的入仕机会。

三、荫补制度

这是宋代照顾高级官吏子弟的制度。荫补制度之前就有,但是和科举一样,宋朝也将之空前扩大。

宋代荫补等级层次分明:

高级官吏,文臣自太师至开府仪同三司,可荫子、孙、期亲、大功以下及异姓亲,而且可以荫及门客;

武臣自枢密使至观察使、通侍大夫,可荫子、孙、期亲、大功以下及异姓亲。

遇国家重大事件,官员也可以荫补。一般官吏可荫及子孙,宰相、执政则可荫“期亲”。

高级官吏退休也可有特权,“曾任宰相及现任三少、使相:(荫)三人”,曾任尚书、侍郎等官以上也可荫一人。


荫补

2、荫补是什么意思

因为祖上的功德而得到官位
荫补是什么意思

3、荫补在古代是什么意思

因为祖上的功德而得到官位
荫补在古代是什么意思

这就是封建社会的一种制度,当官职达到一定品级或对封建王朝有一定贡献的人,其后代可以得到一定的官职,不一定要通过科举考试,所谓“封妻荫子”就有这重意思。比如《红楼梦》中贾家,就是应为上一被有军功,故而受到皇家恩宠。

行业热门话题:

【荫补是什么意思】【荫补在古代是什么意思】【荫补读音】【荫补出身是什么意思】【荫补制度】【荫补官】【荫补是选官制度吗】【荫补官是什么意思】【荫补出身】【荫补入仕什么意思】



更多插件导航: 问答聚合 问答导航 今日头条 头条聚合 ai原创文章 1024定向养站 1024快速起站 双标题 淘客文章插件 discuz自动发帖 伪原创 配图插件 挖关键词 自助解答专区 投稿 定向养站目录程序 快速起站目录程序 ai写作目录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