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福成-薛福成故居


原创,时间:2023-01-15 08:44:07

关于薛福成内容导航:

1、薛福成

http://baike.baidu.com/view/55730.htm
薛福成(1838~1894) 中国清末外交官,改良主义政论家。字叔耘,号庸盦。江苏无锡人。1865年(同治四年),江南甲子科乡试时,薛福成参加,但并未作答,而是致书曾国藩(乡试后打扫乡试房间,才发现薛福成写了一封信"呈两江总督曾大人亲启".曾召见薛时,薛是位"美男子"),建议改革科举、裁减绿营,学习西方军事技术,遂得入其幕,并参与镇压捻军。1875年(光绪元年),应诏上改革内政外交万言书。旋被李鸿章延为重要幕僚,协理外交事务达10年之久,曾为李起草不少有关洋务的奏稿、书牍。1879年,上书反对清政府授予英人赫德总司南北洋海防大权,使英国控制中国海军的企图不能得逞。同年,撰《筹洋刍议》,主张发展工商业,实行关税自主,抵制外国商品倾销,扩大丝茶出口,以改变外贸入超。1884年,中法战争期间,任浙江宁绍台道,击退法舰进犯。1889年,受命为出使英、法、意、比四国大臣。曾与英国谈判订滇缅界务、商务,争回部分主权。出使期间,更进一步主张效法西方国家,发展机器工业,实行商办,促进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并在政治上赞赏英国和德国的君主立宪制度。1894年返国。一生著作甚丰,有《庸盦全集》(10种)、《庸盦笔记》、《庸盦文别集》,以大量政论而被公认为当世谈时务的巨擘。
出使四国的近代改良思想家--薛福成 (作者不详) 1890年2月1日清晨,一艘停泊在上海黄浦江金利源码头上的法国“伊拉瓦 第”号(中译大金沙江号)远洋轮船,启碇开拔。伴着响亮的汽笛声,轮船驶 出吴淞口奔向大海,一位50出头的清朝官员凭栏而立,心潮如同浪涛一样起伏 激荡。他,就是晚清著称名的外交家、中国早期改良思想家薛福成。 发愤读书 立志匡时救世 薛福成,字叔耘,号庸庵,1838年4月12日出生在无锡宾雁里一个书香门第 。父亲薛湘,本以举以身份充任官学教谕12年,1847年因得中进士,便到镇江 当府学教授。薛湘特别擅长八股文的写作,其文章风格独特,时人 称“薛 调”,颇受八股文士们的推重,曾国藩、李鸿章自称他们能在科场上告捷,颇 得益于薛湘的文章。薛福成的母亲顾氏,因丈夫长年在外,便担当起家庭的重 任,她操持家政,孝敬公婆,爱护子女,善待邻里,是位典型的贤妻良母。薛 福成6岁就进私塾读书,放学回家,母亲总要督促功课,不论风雨寒暑,总要学 习到夜半。1850年,薛福成全家都到了镇江,与父亲团聚,12岁的薛福成便在 镇江府学署苦读八股文章。年幼的他对鸦片战争后的世移时易毫无知悉,心中 的梦想就是中秀才、成举人、中进士、点翰林,在科举道路上不断拚搏。第二 年,父亲离开镇江到湖南安福县任县令,薛福成和母亲、姐姐、哥哥、弟弟又 回到无锡家乡。 1851年,太平天国起义在广西爆发,势力旋即伸向长江流域,1853年占领 南京,这仿佛一场地震,摇撼了北京的九重宫阙,也震惊了埋头八股的薛福成 ,薛福成惊悟到自己没有生长在歌舞升平的盛世,而是遇上了天崩地坼的乱世 。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联军开始在广州和沿海各地逞凶肆虐, 清军对此束手无策,内忧兼外患,更使薛福成惊心动魄。这时,面对着内忧外 患的局势,在社会上掀起一股讲救经世实学的新风,薛福成的心扉在这清新的 风吹拂下,慨然立志,决定为斤斤计较未来科举道路上的成败得失,致力于研 究经世实学,以备国家有朝一日用人之需。于是,他一方面准备考试,另一方 面研究中国两千年来成败兴废的原因,研究兵法、战阵、天文、阴阳、地理形 势。1858年春,他与弟弟福保双双考中秀才,不久,在北京任工部员外郎的大 哥福辰回无锡探亲,薛福成便与福辰一起到湖南看望父亲,不料他们到湖南不 久,父亲因病去世,兄弟俩忙着处理父亲的后事。由于父亲在县令任上经手的 账目不很清楚,薛福成弟兄为了清理父亲在任上拖欠的公款不得不在湖南盘桓 了很长一段时间。1860年春,他们还没把事情办完,就得到了江南大营崩溃及 太平军挥戈直下苏、常地区的消息。兄弟俩担心无锡家中出事,只得匆忙赶回 家乡。一路上战火遍地,危机重重,这时无锡已为太平军占领,母亲带着家人 已离乡逃难,伯母一家则死于变乱。薛福辰又被太平军抓住,由于太平军不清 楚他的身份,才被释放出来。后来兄弟俩渡过长江,赶到苏北宝应的东乡才找 到了离散的家人。父亲病死,家庭遭难,接二连三的变故使薛福成真正感受了 社会动荡乱离之苦。也就在这一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攻入北京城,咸丰 皇帝仓皇逃出皇宫,奔往热河,奕诉与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深 重的困难,使薛福成忧心如焚。怎样才能消弥内忧外患呢?薛福成更觉得必须 读书砺志,具备真才实学,以便挽回那令人震眩的时变。从此,他更加注意古 今理乱得失的关键,并通过上京赶考和远游开封等地的机会,了解民间疾苦, 考察社会积弊。然而,薛福成把精力放在经世实学上,科举考试中就经常失利 。空有报国之志,却无报国之门,薛福成不禁徒唤奈何! 栖身曾幕 通蛲“兵、饷、吏、文” 1865年,机遇终于降临到薛福成的头上。这年夏天,清廷鉴于在镇压农民 起义队伍捻军的过程中连连失利,主持剿捻的名将僧格林沁亦被捻军击毙,便 命刚刚镇压了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两江总督曾国藩指挥湘军北上剿捻。曾国藩 是镇压太平天国的凶手,双手沾满了人民的鲜血,但他也是向西方学习船坚炮 利的洋务派的代表人物,被朝野视为“中兴名臣”。曾国藩善于结纳人才,很 多人也想依附于他的门下,所以他的幕府里聚集了一批在当时颇有声望的贤士 。曾国藩率军北上剿捻,沿途遍贴了招纳贤才的榜文。薛福成十分钦慕曾国藩 ,认为这是一个投奔他的极好的机会,于是将自己多年来社会问题的思考与解 决社会危机的办法细细道来,写下了一万多字的《上曾侯书》,集中写成了“ 养人才、广垦田、兴屯政、治捻寇、澄吏治、厚民生、筹海防、挽时变”的八 条对策。6月28日,当曾国藩的座船沿运河途经宝应时,他由大哥福辰陪同,冒 着风雨谒见曾国藩,将万言书恭恭敬敬地递上去。曾国藩读了上书,赞赏不已 ,觉得薛福成文章长于论事,日后有望成一家之言,便对周围人大讲薛福成他 日当有造就,并立即延揽薛福成为自己的幕僚。从此薛福成跟着曾国藩走南闯 北,与一群才华横溢胸怀大志的幕僚朝夕晤谈。曾国藩酷爱围棋,每日清晨, 都要请有相同嗜好的薛福成与之对弈,不但切磋棋艺,更注意交流对诸如“兵 事、饷事、吏事、文事”等军国大计的种种设想。七年下来,因为薛福成有“ 劳绩”、“军功”,他又得到曾国藩的保荐,成为头戴玻璃顶子、身穿八蟒五 爪蟒袍的五品候补同知(候补知州,不是实职)。 薛福成觉得,当今世务不外“兵事、饷事、吏事、文事”,他们这些幕僚 ,虽然专司文事,其实要总揽全局,无所不晓。就像导水,幕府是众流汇集的 所在,又像耕田,幕府是播种育秧的地区,在幕府中确实能够造就出经世治国 的人才。经过这些年曾国藩的点拨和同僚间的切磋,加上自己的砥砺,薛福成 相信早就精通“文事”的自己已能望负“兵事、饷事、吏事”,他希望自己能 像多年来一批一批膺获朝廷大用的同僚那样,跨出幕府,谋求实职,担任重任 ,去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然而就在这时,1872年3月12日,曾国藩在南京 病死,幕僚们各奔东西,薛福成因资历尚浅,也没有显示过人的才学,又没有 靠山,所以未被朝廷录用。这样,薛福成只能将一腔抱负暂且收起,在帮助曾 国藩的长子料理完丧事后,便雇了两辆马车,载着自己珍爱的书籍和文稿,径 向苏州驶去。途经故乡无锡,也过门不入,匆匆抵达苏州书局任职,操持笔耕 生涯。 应诏陈言 运筹北洋李幕 薛福成不得意到了苏州,但仍然关注社会。他发现昔称“人间天堂”的苏 州周围地区如今已十室九空,百物昂贵,生计维艰。他了解到全国各地疮痍满 目,人民生活较之苏州更是困苦不堪。他忧心忡忡地看到中国海陆边疆已是强 敌逼境。他不禁惊呼:“呜呼,中国不图自强,何以善其后!” 那么,自强之术是什么呢?薛福成觉得,在这剧变时代,必须讲求变革, 兴办洋务,向西方学习自强之术,薛福成认为直到如今,朝廷仍旧一味因循守 旧,强调什么“政事非成例不能行”,“人才非资格不能进”,士大夫们还是 在八股、试帖、小楷上耗费时日,用非所用,一味到有人讲求洋务,便大惊小 怪,以为是狂人狂言,群起而攻之。长此下去,外国日强,中国日弱,后果不 堪设想了。薛福成希望朝廷不遗余力兴办洋务,自强求富。然而,像他这样没 有实职的五品微员,是没有向朝廷上书言事的资格的。薛福成在耐心等待合适 的时机。 1874年底,同治皇帝病故,4岁的光绪皇帝登基。按照官场的规定,薛福成 在次年春天从苏州前往北京晋谒新皇帝,路过山东济南,便去看望在山东巡抚 丁宝桢处当幕僚的弟弟薛福保。在这儿,薛福成从邸钞上读到了一份“懿旨” ,引起他的注意。这是在同治皇帝死后,垂帘听政的东西两宫皇太后为了在帝 王更替时期稳往政局,以两宫名义颁布的区别于皇帝名义颁布的谕旨的“懿旨 ”,懿旨决定广开言路,谕令朝廷内外大小官员向朝廷建言,以便供朝廷采摘 实施。薛福成大为振奋,遂应诏陈言,挥笔疾书,将自己为补救时弊、变通旧 法的对策,概括成“治平六策”和“海防密议十条”,然后将这样洋洒洒的万 言书请丁宝桢转呈,标题是:应诏陈言疏。 薛福成提出的“治平六策”为养贤才、肃吏治、恤民隐、筹海运、练军实 、裕财用,即培养人才,整肃吏治、减轻百姓负担、修浚运河、训练精壮步兵 和拔擢轮船将才、倡廉崇俭理财节流。这六策是整顿内政。“海防密议十条” 为择交宜审、储才宜豫、制器宜精、造船宜讲、商情宜恤、茶政宜理、开矿宜 筹、水师宜练、铁甲船宜购和条约诸书宜颁发州县。这十条密议讲的是洋务, 是效法西方的“自强之道”,归纳起来,主要有五方面的内容,即改善外交工 作、培养新式人才、重视科学技术、加强海军力量、发展商业、矿业。 薛福成的陈言疏,字字意新而确,笔达而圆,事事从浅处、显处着笔,洋 洋洒洒、浩浩落落、易晓易行。它在朝廷影响极大,两宫太后面谕军机大臣将 陈言疏发给各衙门商议。它也在全国各地力求变革的进步人士中引起了很大的 震动,争相传抄,成为一时议论的热点。而薛福成也一夜知名,洋务派领袖、 直隶总督李鸿章立即延请他加入幕府,薛福成从此成为李鸿章的智囊人物,给 李鸿章出谋划策。 在这段长达10年的北洋李幕中,薛福成十分活跃,帮助李鸿章处理了不少 棘手的事情,最值得一提的是处理总海防司一职之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 ,英国为了保证获得中方赔款,强迫中国答应由英国人担任总税务司来管理海 关,控制关税。1879年,担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装出热心为中国办事 的模样,一再给清廷上有关筹建海军的条陈,其目的是要控制中国的海军。 顸的清政府认为如能用英国人掌管海军,或许会杜绝日本等国的欺负,而且利 用英国的力量,也能将海军迅速筹建起来。因此决定让赫德兼任总海防司,负 责添购舰艇、选用洋将,总管中国的海防。薛福成认为,赫德这个人阴鸷专横 ,倘若兵权财权由他一人包揽,这真同如虎添翼,难以控制,后患无穷。但是 朝廷已有正式任命,如何才能设法挽回呢?薛福成考虑后,便对李鸿章分析不 能任命赫德担任总海防司的理由,并提出了一个计谋。薛福成认为,只要清朝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正式行文通知赫德,表明总海防司这一军事要职十分重要, 要赫德亲赴海滨专司练兵。因此,赫德的总税务司的这一肥缺就不能不让给别 人担任。薛福成料定,贪财成性的赫德在这种选择中决计不肯舍弃总税务司这 一职务而去就任实地操练海军的总海防司的苦差使。这样,朝廷使命赫德为总 海防司一事就成了一纸空文。李鸿章听了连连点头,便叫薛福成起草给清廷的 奏折,陈述由赫德兼任总海防司的危险,提出补救之策。朝廷依计行事。果然 ,赫德在接到要他亲赴海滨训练海军公文后,为了不丢掉海关大权,而忍痛表 示放弃总海防司的要职。中国的海军大权终于没有为外国人所控制。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薛福成在1879年写出《筹洋刍议》。这部著作约2万字, 分为《约章》、《边防》、《邻交》、《利器》、《敌情》、《藩邦》、《商 政》、《船政》、《矿政》、《利权》(一、二、三、四)和《变法》共14篇 ,除了过去已一再论述过的主张外,薛福成这14篇文字中主要叙述了以下四方 面的内容:(1)反对不平等条约。薛福成特别强调中外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的 片面最惠国待遇、领事裁判权以及协定关税三项对中国危害深重,强调应坚决 抵制新的不平等条约,修订过去已经签订了的不平等条约。(2)预防俄、日侵 略。薛福成认为国际形势已经发生变化,目前对中国威胁最大的是觊觎中国领 土的沙俄和日本,强调中国应积极开展外交活动,与西方各国改善关系,并援 助朝鲜、越南等国使之成为坚强的邻邦,同时,中国也必须加强边防、海防。 (3)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他认为中国必须振兴工商业,强调发展运输业、发 展农业、发展工业是振兴工商业的三个要端。(4)阐述洋务运动的理论根据。 他指出变法是历史进程的必然规律,强调中国在经济、技术、军事等很多方面 需要变法,变法的目的是取西方器数之学使中国实现富强,从而使中国不受列 强的蔑视和宰割。 薛福成的《筹洋刍议》虽没有像另一些早期改良思想家们那样明确提出改 革中国的封建政治,实行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度,但他思想的触须触及了早 期改良派关注的各个问题,特别是他那些否认传统的封建观念,认为“人人欲 济其私”等观点,更是直接反映了当时正在形成的资产阶级的思想。正因如此 ,这部代表其洋务思想的著作已带有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的色彩。这部 著作对中国思想界的影响也是极其深远的。直到1895年,另一位广东的早期改 良思想家郑观应在修订出版其代表作《盛世危言》时,特地将《筹洋刍议》中 的《变法》等篇章附录于后。《筹洋刍议》与冯桂芬的《校 庐抗议》,陈虬 的《庸言》、郑观应的《盛世危言》等一起,被人们公认为19世纪后叶中国思 想理论战线上的重要成果。 由于薛福成的才华卓著,薛福成终于被朝廷实授为四品宁绍台道,从此, 他彻底告别了盘桓近二十年的幕府生涯,在晚清政治舞台上一显身手。 筹防浙东 抵御侵略 1884年初夏,薛福成在进京陛见之后,立即南下赴任。
薛福成

http://baike.baidu.com/view/55730.htm
这里介绍的很详细 (推荐答案!)

2、薛福成故居

薛福成(1838.4.12-1894.7.21)字叔耘,号庸庵。江苏无锡宾雁里人。出生于书香门第、官宦之家。父亲薛湘,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进士,历任镇江府学教授、湖南安福县令、浔州知府等职。长兄薛福辰,以举人出身得任工部员外郎、济东泰武临道、直隶通永道、左副都御史等职。二兄级绝草宗抓阻言社诉薛福同,同治元年举人。四弟薛福保,长期在山东巡抚丁宝桢幕府参与政务。
薛福成幼时苦读经书,后因太平天国起义爆发,而受到强烈震动,月唱按植调左金括决意弃八股试帖之学,而致力研究经世实学,以图报究稳创南能齐远孩者而权效国家。咸丰八年(1858年),中秀才。同年,薛福成去看望宦游湖南的父亲,伤营移称部继青磁足适逢薛湘去世,薛福辰、该轮宗孔想薛福成兄弟二人为处理父亲身后诸事而滞企足军处视留湖南一年余。十年(1860针光沉并专发年),得知太平军已东下苏、常,兄弟二人匆匆赶回,不料全家已外出避难,几经艰辛找寻,终于在苏北宝应东乡找到家人。薛福成继续研读治世之学。
同治四年(1865年)夏,两江总督曾国藩北上镇压捻军,沿途张榜招贤,薛福成闻讯后即写下八大对策、洋洋万言的《上曾侯书》,往行辕拜地业富法乡提谒曾国藩。曾国藩读罢,击节称叹,深为薛福成所言改科举、裁绿营、师夷法的主张吸引,即延聘薛福成入幕。此后曾幕七年生涯,薛福成尤注重于兵事、饷事、吏事、文事,不价岁跑审待被早天供伤时呈上一些改革时弊的策文,颇为曾国藩器重,被保为候补的族高劳优宪练形岁铁约同知、直隶州知州并赏加知府衔。
十一年(1872年)二月,曾国藩节汽死随音洋良林病死,薛福成去苏州书局任日重就职。光绪元年(1875年),翻映北文赴部引见,途中读到新帝即位后向天下求言的诏书,兴奋异常,挥毫写下了《治平六策》、《海防密议十条》万余言。主张应生室左里努力改善外交,将国际公法、中外条约刊发各州县;主张科举时应为精通洋务的人特设一科,使奇杰之士辈出;建议通过聘请洋员,派送人员留学,定制铁甲舰来发展海军。薛福成的上书陈言,引起朝廷的重视,不久,即采纳了陈言书中的意见而付诸实施,薛福成名闻朝野。丁宝桢、郭嵩焘等大员纷纷奏保薛福成出任驻外使节之职。直隶总督李鸿章也小已次处论能总福为薛福成的才能所折服,揽入麾下。
光绪元年(1875年)环损意派否第群宪下半年,薛福成入李鸿章幕府办理文案,运筹帷幄。次年,在与英国交涉马嘉理案时,薛福成写就《论与英使议约事宜书》上呈李鸿章,主张对英国的无理要求不应迁就,应以择要设防、组织团练、广张疑军、以多攻少的策略,应付英军可能会采取的军事行动。李鸿章非常欣赏,命薛福成随行参加与英国公使的谈判,并因其随办洋务出力而奏荐为知府。
五年(1879年),“总税务司赫德喜言事,总署议授为总海防司”。薛福成深感事态严重,马上作《上李伯相论赫德不宜总司海防书》,认为如此,“则中国兵权饷权,皆入赫德一人之手”。并向李鸿章献计说,只有告诉赫德,如果他要担任总海防司,就必须放弃总税务司之职,亲自去海滨练兵,这样,赫德必不愿放弃总税务司之职,此事便可作罢。李鸿章觉得十分在理,便采纳了薛福成的建议,函告总理衙门。总理衙门依计而行,使赫德欲控制中国海军的图谋终未得逞。同年,薛福成写下了反映他洋务思想的《筹洋刍议》一书,认为中国已到了非要进行大变法、实行洋务不可的地步了。“世变小,则治世法因之小变;世变大,则治世法因之大变”。主张发展工商业,“夺外利以润吾民”。并提出了反不平等条约、防日俄入侵、改革关税等主张。薛福成将该书上呈李鸿章,李鸿章大为赞赏,分发官员传读。
七年(1881年),薛福成署直隶宣化府,写下了《酌议北洋海防水师章程》,提出了对未来北洋海军的构想。后来,李鸿章就是根据他的设想来建立北洋海军的。次年,朝鲜大院君李昰应发动政变,薛福成向署理直隶总督张树声献计,尽快出兵朝鲜拘捕乱党魁首。张树声采纳了薛福成的建议,迅速平定了朝鲜之乱,使觊觎朝鲜的日本欲趁乱控制朝鲜的阴谋失败。薛福成因功晋升四品道员。十年(1884年)初夏,薛福成实授浙江宁绍台道,时中法战争爆发,薛福成加强防务,并指挥军民重创犯浙的法国军舰,因功加布政使衔。十二年(1886年)秋,薛福成将自己多年来的文稿整理成《浙东筹防录》,次年初又编成《庸庵文编》四卷。
十四年初(1888年)秋,薛福成升任湖南按察使。翌年初春进京陛见时,被改派为出使英、法、意、比大臣。在驻欧使节任内,薛福成走访了欧洲许多国家,考察欧洲的工业发展,详细地研究了欧洲的政治、军事、教育、法律、财经等制度,开阔了视野,思想也日益改变。他认为西方富强已百倍于中国,中国应不懈地师法西方,建立“纠众智以为智、众能以为能、众财以为财”的私人公司等,并具体提出了“求新法以致富强”、“选贤能以任庶事”、“造机器以便制造”等二十一条“养民最要之新法”。薛福成将他在欧洲四年所闻所思详尽地作了日记,后据以编成《出使四国日记》。
使欧期间,薛福成还参与众多具体外交事务,十八年(1892年)与英国就滇缅边界划分和通商条约问题进行了多次谈判,由于薛福成援引国际公约,刚柔并用,英国终于同意签订《续议滇缅界务商务条款》,中国收回了滇边部分领土和权益。此外,薛福成还以国际公法为依据,迫使英国政府同意中国在其属境内设立领事,这样,中国政府就在南洋、缅甸等处设立领事,保护当地华侨的权益。二十年(1894年),薛福成离任回国。五月二十八日到达上海。因一路辛苦劳累,又染上流行疫病,与六月十九日深夜病逝,终年五十六岁。
薛福成一生撰述甚丰,著作有《庸庵文编》四卷、《续编》二卷、《外编》四卷、《庸庵海外文编》、《筹洋刍议》十四卷、《出使四国日记》六卷、《续刻》、《庸庵笔记》、《出使奏疏》二卷、《出使公牍》十卷等书。


薛福成故居

3、薛福成简介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海伦·凯勒的散文代表作,她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

她的世界只有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绝岁月。
但她却顽强地认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第一天:我要透过“灵魂之窗”看到那些鼓励我生活下去的善良、温厚与心怀感动的人们。
第二天:我要在黎明起身,去看黑夜变成白昼的动人奇迹。我将怀着敬畏之心,仰望壮丽的曙光全景,与此同时,太阳也唤醒了沉睡的大地。
第三天,我将在当前的日常世界是中度过,到为生活而奔忙的人们经常去的地方,去体验的他们的快乐、忧伤、感动与善良。

主要内容:

海伦·凯勒一岁半的时候,她不幸染上疾病,致使双目失明、双耳失聪,使她陷入了漫漫的黑夜之中。她好动、淘气、顽皮,而且脾气倔强,从不向困难低头。在什么也听不见、什么也看不见的情况下,她靠用手触摸老师的嘴唇和喉部,学会了发音。开始连个别音节都发不清,但到后来,“即使是莎士比亚剧本中扣人心弦的诗句也能表达自如。”她拼命地学习,用盲文写文、作文。因为她懂得“知识给人以爱,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智慧。”

在老师的帮助下,她奇迹般地考进了美国第一流的高等学府——哈佛大学,并以优异的成绩从大学毕业,还掌握了英、法、德、拉丁和希腊五种文字。她说:“我要把别人眼睛所看见的光明当作我的太阳,别人耳朵听见的音乐当作我的交响乐,别人嘴角的微笑当作我的幸福。”经过坚韧不拔的努力,海伦·凯勒终于成为著名作家。她的自传体著作《生活的故事》被认为是“世界文学上无与伦比的杰作”。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说,十九世纪出了两个杰出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

精彩语句:我要把别人眼睛所看见的光明当作我的太阳,别人耳朵听见的音乐当作我的交响乐,别人嘴角的微笑当作我的幸福。

海伦•凯勒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倾诉了她对生活的礼赞。其中假定自己获得视力后第一天凝视莎莉文的情节就充分表现了她的感念和尊敬。我们从她的眼睛里看出那使她能坚定地面对困难的坚强毅力和她那经常向我显示出的对于人类的同情心。


薛福成简介

行业热门话题:

【薛福成故居】【薛福成简介】【薛福成后人】【薛福成故居门票多少钱】【薛福成登泰山记】【薛福成登泰山记翻译】【薛福成故居图片】【薛福成是早期维新派吗】【薛福成登泰山记的道理】【薛福成儿子】



更多插件导航: 问答聚合 问答导航 今日头条 头条聚合 ai原创文章 1024定向养站 1024快速起站 双标题 淘客文章插件 discuz自动发帖 伪原创 配图插件 挖关键词 自助解答专区 投稿 定向养站目录程序 快速起站目录程序 ai写作目录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