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改革的原因-土地改革的原因两点
原创,时间:2023-01-22 20:30:07
关于土地改革的原因内容导航:
1、土地改革的原因
、改革的原因
2008年我国对土地产权的改革,是现代化进程中我国经济社会系统的一次优化。众所周知,现代化的基本内涵是工业化,是由传统的农业文明迈向现代化的工业文明,最终也将实现农业本身的工业化、企业化。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必然存在着农业和工商业之间的要素流动,存在着替代或交易过程。其中最重要的是农业向工商业提供劳动和土地;工商业则给人们带来城市化、收入水平提高等报酬。如果双方的微观主体是自愿和平等地进行这种交换,产权清晰,那这个过程是没有问题的。但我国的特殊性在于,农民没有对土地的明确的产权,或者说产权是残缺的。农村土地的所有者是集体,农民只享有对土地的可变动的耕种权利(见表1)。工商业则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逐步拥有了明确的产权(含公有企业和非公有企业)。在双方产权不对等的条件下,发生(一)粮食问题
粮食问题是这次十七届三中全会进行农地产权改革的关注点之一,会全指出:“必须加强农业发展这个基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粮食的产量在耕地总量一定且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日趋减少的情况下,要保持较高的自给水平,就需要保证单位耕地的产出水平。这主要取决于农业科技进步、农资投入、农民劳动投入等因素。然而,由于农民土地产权的模糊,一方面,导致农民对所经营土地的农资投入受到限制。因为投资的收益由于没有明确的产权保护,存在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在工业化提供其他就业和收入的情况下,农民对土地产出的依赖性降低,导致农业劳动投入不足,甚至有的地方出现土地抛荒现象。本来工业化吸收农业劳动投入的本质是运用工业化的装备、技术等把人们从繁重的农业劳动中解放出来。对于农业而言,这其实是一种技术——劳动的替代过程。然而,我国农村土地经营权的碎片化,也就是一家一户经营一小块或几小块土地,导致技术对劳动的替代效应未能充分发挥出来(见表2)。因此可以说,粮食问题归根结底还是一个土地产权问题。1978年开始的农村土地产权实现模式在今天已经对农民没有足够的制度激励,已经出现了制度疲劳。
改变土地私有的性质
2、1950年土地改革的原因
3、土地改革的原因两点
解决土地私有制的制约,让老百姓都有土地可以耕作。
我党进行的土地改革是一次具有强烈意识形态色彩的政治运动,首先,通过土地改革的划分,农村中的社会阶级被明确的划分开来,地主成了我党的打击对象,而农民则是占有绝对数量的依靠力量。然后,在土改过程中,通过斗地主,使我当在农民种的形象树立起来
行业热门话题:
【1950年土地改革的原因】【土地改革的原因两点】【土地改革的原因和时间】【土地改革的原因和意义】【土地改革的原因及具备的条件】【土地改革的原因和影响】【土地改革的原因内容结果意义】【土地改革的原因根本原因】【土地改革的原因时间意义】【土地改革的原因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