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辱不惊
受宠受辱都不在乎。指不因个人得失而动心。
出 处
《新唐书·卢承庆传》:“宠辱不惊;考中上。其能著人善类此。”
出自陈继儒《小窗幽记》·洪应明《菜根谭》。
是一种境界,绝波春胜获操度乙胶源于中国的传统道家思想,为人做事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来自才能不惊;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淡然处之。
拓展资料:
《菜上曾心织干鲁统银受品根谭》是明代的一部语录体著作。著者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籍贯不详。根据他的另一部作品《仙佛奇踪》,我们得知他早年热中于仕途功名,晚年归隐山林,洗心礼佛。万历三十年(1603)前后曾居住在南京秦淮是兰剂衣修接河一带,潜心著述。与袁黄、冯梦桢等人有所交往。
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十分困难。我辈俱是凡夫俗子,红尘的多姿、世界的多彩令大家怦然心动,名利皆你我所欲,又怎能不忧不惧、不喜不悲呢?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的人穷尽一生追名逐利丝事县信,更不会有那么多的人失意落魄、丝周心灰意冷了,我国古代的贬官文化即是此明证。
一副对联,寥寥数语,却深刻道出了人生对事对物、对名对利应有的态度: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这样才可能心境平和、淡泊自然。一个看庭前三字,大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秋冬之院来今草李补意,而望天上三字则又显示了放大眼光,不与他人一般见识的博大情怀;一句云卷云舒更有大丈夫能屈能伸族提各胶胜的崇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