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现场 游春媛 摄
12月21日
由市政府新闻办指导
区委宣传部、区政府新闻办主办的
“发言人来了——我为群众办实事
江津区民政工作发布活动”
在奎星广场举行
来自江津区民政局的
5位发言人就我区的
民政工作,低保、社会救助等方面
进行主题发言并回答市民提问
在问答面对面环节
现场市民都问了哪些问题
你最关心的民政工作有哪些
江津区民政工作的开展情况
“民政服务管家”——江津区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辜文伦
▲江津区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辜文伦
今年以来,全区民政工作紧紧围绕各级决策部署,狠抓社会救助、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推动了全区民政事业较好发展,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第一,基本社会救助创新落实。今年以来,江津在全市率先推进城乡低保、特困审批权限下放各镇和街道,让镇街在第一时间审核解决群众问题,让困难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得到及时救助。今年,我区共为7.5万名低保、特困等各类困难群众发放各类救助金近5亿元。同时,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保持了社会救助政策的稳定性,搭建了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平台,将全区6万多名各类困难群众纳入监测范围,实行动态监测保障,有效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
第二,基层社会治理推进有力。今年,江津较好地完成了村居两委换届,为基层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同时,投入近2000万元,新建、改扩建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30个,服务阵地不断得到完善。近期,区委又出台了“1+6”基层治理体系和基层能力现代化建设总方案,先锋、白沙等基层治理创新典型案例不断涌现,走在全市前列。
第三,基本养老服务基础逐步完善。江津是全国的长寿之乡,60岁以上人口占比近25%,面临养老任务非常繁重,涉及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为此,区委区政府也提前规划,到明年,江津将全面完成30个镇街养老服务中心和相关站点建设任务,同时结合市场化的机构发展,全区就构建起以居家养老为主、以养老中心带站服务居家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同时,区政府将特困失能人员集中照护项目建设纳入滚动项目库,对公办机构进行了公建民营改革,积极开展了家庭照护床位试点探索,为今后出台养老服务政策做好了基础准备。
第四,社会服务工作有新突破。我区积极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民政合作,组织签订了泸州、永川、江津三地民政事业发展框架合作协议,成渝向地婚姻登记以及社会救助和服务事项实现了通办,方便了广大群众。同时加强了社会工作三级服务体系建设,出台了《江津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十四五”发展规划》,全区社会者工作队伍不断壮大,社会工作者参与基层治理服务的积极性得到了有效提高。
第五,未成年人保护有力推进。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关爱未成年人就是关爱自己。全区成立了以区领导为组长的协调领导机构,建立起了区、镇(街道)、村(居)三级未成年人保护服务体系,现正在创建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区,希望得到广大居民朋友的全力支持。
江津区社会救助为民办实事情况
“社会救助服务管家”——江津区民政局副局长李立衡
▲江津区民政局副局长李立衡
一是强化兜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今年以来,通过开展巩固社会救助兜底脱贫成果“回头看”,组织各单位逐人逐户摸清脱贫不稳定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人口以及其他特殊困难群体等四类“重点人群”的基本情况和困难需求,分类实施救助。截至目前,在已摸排的“重点人群”中,纳入低保保障1268人、特困救助2471人,实施临时救助2706人次,专项救助964人次。
二是下放权限,持续推进社会救助“放管服”改革。2020年11月,我区在全市率先探索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认定、特困供养认定权限下放到镇(街)。自权限下放以来,全区已累计新审批低保1883户3116人,特困852人。通过我局实地参加审核、备案抽查,整体运行状况总体良好。切实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三是整合力量,全面深化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由民政局牵头,整合基本生活保障、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灾害、司法、急难和社会力量等九类救助,强化救助政策衔接,开发了“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救助平台。汇总和集成各项救助数据,实现部门分工协同办理,确保困难群众少跑路,求助便捷、受助及时。
四是精准施救,协同建立低收入人口监测预警机制。通过入户走访、自主申请、基层上报、收入核对、数据比对等多种方式,全面摸排核实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低保边缘对象和支出型困难人口等低收入人口情况,会同相关部门,汇总完善低收入人口信息数据库和动态监测,现已将60251名困难群众录入全区低收入人员对象管理数据库中,即时干预、综合帮扶。
五是应救尽救,积极探索主动发现、主动救助。近年来我区通过多种方式畅通求助渠道,组建了社会救助志愿者队伍,并搭建监测预警平台,加大主动发现救助力度。截至目前,全区共注册救助志愿者3756人,已通过线上、线下渠道收集各类求助线索905条,共对812人进行了相应救助。
救助案例:前段时间,一位两年前来江津定居生活的黑龙江籍老人,因11月突发脑溢血被送到医院治疗,他的妹妹赶来照料,但由于老人病情未见好转,家属渴望带他返乡医治。区民政局在得知此消息后,第一时间进行调查核实,并为其专门协调医务人员及专车,组织了跨省护送队,从江津到黑龙江省鸡西市,途径32座城市,跨越3826公里,历时5天,终于将对象安全送达到目的地。
这个举动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同时被华龙网、重庆民政、江津网等媒体网站广泛宣传报道。这只是我区民政救助工作的一个缩影。一直以来,区民政局始终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努力做好各项社会救助工作,让困难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与温暖。
江津人好样儿的!跨越3826公里送他回家
江津区殡葬工作情况
“殡葬服务管家”——江津区民政副局长周毅
▲江津区民政副局长周毅
第一,建设方面。近期,我区出台了《江津区殡葬服务设施专业规划》。截至目前,我区共建成火化殡仪馆1个(江津殡仪馆)、经营性公墓2个(德感临峰山公墓、鼎山千福山陵园)、公益性公墓7个(先锋凤凰山人文纪念园、先锋香草村公墓、几江公益性公墓、珞璜福山陵园、珞璜金竹公墓、杜市福鼎陵园、白沙大旗山公墓)、殡仪服务站6个(白沙大旗山殡葬服务中心、鼎山回归堂治丧中心、柑园安乐堂、广兴北渡桥界碑治丧中心、支坪枝花殡仪服务站、圣泉安乐堂),有力保障了殡葬服务设施供给,提升了殡葬服务质量。
第二,惠民方面。我区大力倡导厚养礼葬、绿色生态、文明节俭的殡葬新风尚,鼓励采取节地生态葬法,大力落实江津区困难群众基本丧葬补助和重庆市困难群众节地生态安葬补贴政策,今年截至11月底,共为168名困难群众减免火化费25.76万元,切实减轻了群众丧葬负担,真正做到利民惠民、服务为民。
第三,殡葬管理方面。加强殡葬领域监管,依法开展殡葬突出问题整治,持续整治私建豪华墓、超标准建墓、建“活人墓”等违法行为,保证行业健康发展。加强清明节、春节等祭扫工作管控,研究印发了清明祭扫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进行了实地检查督导,今年清明节期间,各公墓出动工作人员301人,接待预约祭扫350人、现场祭扫1万余人,车辆2329台,实现了“平安清明”的目标。
江津区养老服务相关情况
“养老服务管家”——江津区民政局党委委员、养老和社会福利服务中心主任夏梅
▲江津区民政局党委委员、养老和社会福利服务中心主任夏梅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及数据显示,江津区60岁以上老人34万人,占比25.01%,位居全市第八,人均预期寿命达78.89岁,养老的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近年来,我区紧扣构建全体老年人享有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目标,统筹推进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取得实效。
第一,让养老“离家近”。一是推进社区养老服务全覆盖。按照“一街道一中心,一社区一站”规划布局,累计建成5个街道养老服务中心,107个社区养老服务站,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实现老人就近就地养老。二是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可持续运营。采取政策补助、税费减免等措施,持续推行“机构建中心带站进家庭”,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建设运营街道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实现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社会化运营率达100%。三是开展“家庭照护床位”试点。开展老年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和家庭养老床位建设,由养老服务企业提供居家上门服务,探索破解老年人居家养老难题,今年累计开展了150户。
第二,让养老“质量高”。一是补齐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短板。2021年,建成镇养老服务中心18个、村级互助养老点70个,升级敬老院8个,养老服务体系逐步健全。二是全力优化养老服务。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积极引导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培育养老机构25所,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养老服务设施运营管理,提升公办养老服务设施管理水平,全区有17家敬老院公建民营,累计吸引社会资本近2000万元。
第三,让养老“有保障”。一是落实“高龄补贴”政策和“经济困难的高龄和失能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对85岁以上的老年人给予每人每月50至500元不等的高龄津贴。每年为2万余名高龄老年人发放津贴1800余万元。对符合条件的经济困难高龄失能老年人按每人每月200元标准发放养老服务补贴,每年发放养老服务补贴1200余万元,惠及5000余人。二是简化“经济困难的高龄和失能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政策的申请手续,使群众申请涉老福利政策更为便捷。三是建立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政策。为90周岁及以上老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惠及老人7000余名,每人最高可理赔2万元。
第四,让养老“更安全”。一是完善综合监管机制。建立全区养老服务全覆盖工作领导小组、养老服务综合监管体系,民政、住房建设、卫生健康等部门各司其职,形成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合力。二是强化养老机构监管。通过组织开展常态化日常安全检查、部门联合检查、养老服务协会专项检查等检查方式,共查看服务机构200余次,发现疫情、消防安全等隐患问题300余个,下达整改指令80余份,实现排查隐患整改清零。
下一步,将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快构建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明年将新建养老服务中心7所,村级互助点25个,升级改造农村敬老院8家,建成区级失能特困人员集中照护中心1所,夯实农村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深入推进农村“四有五助”的互助养老模式,广泛开展互助养老服务。二是提升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品质,进一步推广机构建中心带站点进家庭的管理模式,引领养老服务企业服务制度化、规范化,切实发挥项目的作用。三是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继续开展家庭照顾床位的试点工作,探索开展养老创新工作,推行养老机构消防安全达标、养老机构星级评定,继续举办养老护理技能大赛,加强失能家庭照顾者的培训,努力提升家庭照顾者长期照料的护理能力。
江津区困境儿童保护相关情况
“未成年人保护服务管家”——江津区民政局副局长姚洪强
▲江津区民政局副局长姚洪强
困境儿童是最脆弱、最需要保护的未成年人,是社会最关注的对象之一,为困境儿童营造安全无虞、生活无忧、健康发展的成长环境,是家庭、政府和社会的共同责任。目前,我区有未成年人17万余人,其中困境儿童5000余人,为做好困境儿童保护,主要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健全三级机制,增强工作凝聚力。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在区级层面成立了以区委书记、区长担任组长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协调机制;在镇街建立了党委书记和镇长负责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机制;在村居建立了以党组织书记为组长的儿童主任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形成了三级书记抓未保、六大保护全覆盖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格局。
二是建好三个阵地,提高工作服务能力。区里建立了区级未成年人保护中心,镇街设立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村居设立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室,也就是儿童之家。确保了镇街、村居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有人干、活动有阵地、诉求有渠道、解困有平台。
三是建成了三支队伍,夯实基层力量。加强区级未成年人保护队伍建设,成立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未成年人保护小组,各部门明确专人负责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定期召开全体会议,全面安排部署未保工作。加强基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力量配备,在镇街落实儿童督导员、在村居落实儿童主任,专人化管理,切实提高保护力量。培育未成年人保护社会力量,支持引导专业社会机构、慈善组织、志愿服务组织等力量积极参与保护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今年共落实50万元福彩公益金用于购买相关社工服务,为未成年人提供了心理疏导、情感关爱、家庭教育、监护指导、行为矫正等专业服务。
四是落实三步排查法,抓好兜底保障。采用大数据比对分析,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实地排查,定期上门探视,开展困境儿童精准排查和保障,变被动审批为主动发现,着力提升对困境儿童关爱救助事项。今年共向1374名孤残儿童和40名困境儿童发放补助金420余万元,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今年共救助未成年人25名,并全部帮助他们回归了家庭。
问答面对面
Q:社区“一老一小”的留守老人怎么解决?
下滑查看全文▽
A: “一老一小”的问题现在正在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古代就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中国的传统文化给出了现实的思考和时间的回答。我们老了怎么办?这是大家关心的问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了要实施积极的应对老龄化的国家战略,这为我们整体的养老工作指明了方向。刚才这位朋友提到老了老年人怎么办的问题,我想我们目前正按照全国的统一部署和江津的实际,有序地推进养老服务工作。
第一,要建设养老服务机构。刚才“养老服务管家”夏梅同志给大家介绍了我们目前的建设情况,去年建成了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和站点,今年我们又建了18个镇的养老服务中心和服务站点,明年我们将完成7个镇的养老服务中心和相关的站点,再通过社会化养老机构的补充。这样就构建起以居家为主、市场为补充、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来解决今后老年人的服务保障问题。
第二,政策体系上要进一步完善。目前我们对老年人有高龄补贴,我们正在试点探索一些针对居家老年人的助餐、助医、助游、助浴等相关政策,我相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方面的政策都将会配套实施。
第三,要构建养老服务工作体系。养老在江津来讲是一个大问题,我们是150万人,是全国的“长寿之乡”,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比达25%,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挑战。现在养老服务人才还不够,因此要加大这方面的培育培训教育的力度,让更多的人来为我们的这些老年人服务。同时加强机构监管,让机构更好服务老年人,让大家住得更加舒心、安全。
关于“一小”的问题,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同时一个少年儿童也承载着家庭的幸福和梦想。我们都要关心爱护少年儿童,要尊重少年儿童,要为少年儿童提供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目前全区正在创建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区,我们也希望通过示范区的创建,在政府保护、社会保护、家庭保护、学校保护、司法保护等六大方面作出示范,我也希望全社会的广大群众都来关心关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共同努力把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做好,做出示范,为未成年人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Q:家庭经济确实很困难的居民,想申请低保,需要准备哪些材料,在哪里申请?
A:低保申请由低保申请人向户籍所在地,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的民政互助窗口和“一门受理”窗口里申请办理。如果他本人的文化程度有限,填表等有困难的,可以请代理人帮着代为申请,可以请村居干部或者志愿者。如果你对社会救助方面还有一些不明白的地方也可以到区民政局办公室二楼低保中心咨询。
Q:我区当前全面建成未成年人保障系统体系,具体的建设情况请简要说明一下?
下滑查看全文▽
A:在协调机制上,区里成立了由区委书记和区长任双组长的未成年人保护小组;镇街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保护工作协调机制;村居成立了由党组织书记为组长的保护机制,形成了区、镇、村三级领导协调机制,做到了领导统筹推进工作的全覆盖。
在阵地建设上,区里建立了未保中心以及儿童福利机构,落实了监护场地。阵地按照“五有”标准建设了未保工作站,“五由”即有场地、有人员、有功能、有制度、有活动。村居设立了未保工作室,也就是儿童之家,落实了区、镇、村三级未成年人保护服务体系。
在人员配备上,区级是38个部门均落实了专人负责未保工作,多个部门都通过购买社会服务等方式,将专业人才纳入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各镇街配备了专兼职儿童督导员,村居是由村居委会委员担任儿童主任,专人专职开展儿童保护工作,而且对新任的儿童督导员开展了入职培训,并且每年至少开展一次业务培训,建成了针对未成年人三个梯次的工作。
Q:哪些人可以享受经济困难的高龄和失能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简化办理流程前后有哪些变化?
下滑查看全文▽
A:经济困难的高龄和失能老人养老服务补贴有两类对象,一类是具有江津户籍的城乡低保对象,特困对象中年满60周岁以上的,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的判断条件就是肢体、智力、精神、视力,这四个方面有一级、二级重度残疾人,可以享受服务补贴。还有就是因病瘫痪卧床不起6个月以上的重病失能老人可以享受护理补贴。
第二类对象还是具有江津区户籍的城乡低保对象、特困对象中年满80周岁的高龄老人,只要你年满80岁,并且是低保或者特困对象,就可以领取护理补贴。
养老护理补贴办理简化流程,变被动受理为主动办理,之前如果要享受养老护理补贴,你的家人或者本人必须到镇街民政办交申请,并且还要交身份证、户口簿、残疾证、住院等证明,镇里还要入户调查、开展民主评议、公示、审核,流程比较长,等待的时间也比较长。简化后就是通过大数据筛查,主动比对,符合条件就自动给你申请办理养老补贴,不用老人本人或者家庭再主动申请。不用申请,只要符合标准,就直接给您办理。
Q:目前优惠的殡葬政策有哪些?
下滑查看全文▽
A:在江津区殡葬方面的惠民政策主要有两方面:第一是江津区困难群众的基本丧葬补助,这是从2010年开始的,主要针对具有我区常住户籍的孤儿、城乡低保对象、城乡特困和生活困难优扶对象,在1500元以内的火化费直接免,超过1500元以外的就由丧服承办人自行承担。
第二是重庆市节地生态葬的补贴政策。这针对了四类人,是针对具有重庆市户籍的孤儿、城乡低保对象以及城乡特困、生活困难优扶对象,对死亡之后火化安葬在我市的经营性或者公益性公墓可以有3000元的节地补助,这是直接补助给丧葬对象的。
上海尚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上海市较早从事企业信息化、商业化等高科技服务项目的公司,嘉定网站建设、上海网络公司, 公司多年来一直专注于网络应用实施服务,根据企业的市场和经营策略基于SEO、SEM建站,特别策划并提供整套EC解决方案。是 嘉定网站建设、上海网站制作、上海网站优化、的主流,上海嘉定网络公司企业中的佼佼者。
尚帝网络专业提供网站建设,优化推广,VI设计,营销策划,400电话等一系列一站式网络服务!(过硬技术,真诚服务,价格优势)
公司拥有一支由资深网络从业人士组成的专业队伍,集网站策划、网站开发、网站设计、网站营销、网站推广、网站管理等全方位专业化运作于一体。我们以网络服务和维护为中心,为企业和个人设计高质量、经济实用的商务方案,搭建电子商务平台,让你的企业和产品响誉世界。百度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