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昭-班昭简介


原创,时间:2023-01-31 04:00:11

关于班昭内容导航:

1、班昭

班昭学问广博,十四岁时,班昭嫁于同郡人曹世叔。 [3] 丈夫早年去世后,班昭清守妇规,颇有学者风范,而后不但接班班固,续写了《汉书》、而且还有作品存世。与此同时,她还为汉帝内廷,提供高参和后妃教育服务。直至70古稀,随子到长恒就职,并在这里终老。
班昭

当班固没有写完《汉书》就去世后就是她进宫代为写完的,所以称为才女没问题;十四岁班昭嫁人,后丈夫早死守寡,受到邓太后重用,七十多岁老死。
班昭在汉朝时期协助太后处理国务,深度参与了政事,她是一位很有才能的女子,才华横溢,博览群书。她的一生帮助国家处理了很多政事,帮助国家发展的更好。
因为她的才能很突出,所以被称之为当朝的才女,班昭曾奉旨入东观臧书阁,续写《汉书》。其后汉和帝多次召班昭入宫,并让皇后和贵人们视为老师,号“大家”。

2、班昭简介

班固:
字孟坚,后汉班彪之子.其父写《汉士书》,未完而逝,班固返家,继续其父事业,被人告发私自修改国史,被捕入狱.其弟班超为他辩白,方得以获释.明帝任其为兰台令史,后迁为郎,典校秘书,终成《汉书》.前后经历20余年,只有八表及天文志未完.绝叫间资聚假呀两却限建初四年章帝让博儒论《五经》的异同,班热景微重都固写成《白虎通德论》.对概见松关美永元元年窦宪出征匈奴,以固为中护军.四年,帝与宦官合谋杀死宪,班超也被捕入狱,永罪并还元四年死于狱中.卒60岁.
班超:
字仲升.班彪的儿子,班固的弟弟.班彪死后,家境贫困,班超为了养端接故关原底鸡肉合活母亲只好为官府抄书.曾投笔叹息道:“大丈夫无他志略,当校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侯封.安能久侍笔墨量落建调凯兵利境乎间?”明帝永平十六年,他率领着三十六人出使西域,使得西域五十余城获得安宁.班超在西域呆了31年.被任命为西域都护,封为定远侯.实现了他的愿望.年老后,回到洛阳,拜为射声校尉.同年病逝,终年70岁.
班昭
一名姬,字惠班.汉族,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史学家,史学家班彪女、班固与班超之妹,博学高才,嫁同郡曹寿,早寡.兄班固著《汉书》,八表及《天文志》遗稿散乱,未竟而卒,班昭继承遗志,独立完成了第七表〈百官公卿表〉与第六志〈天文志〉,《汉书》遂成.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贵人师事之,号曹大家(gū).善赋颂,作《东征赋》、《女诫》.班昭为中国第一个女历史学家.
以上字数共计565字,班固为最多一段,为199字(含空格),其余两段均为183字.
班昭简介

3、班昭是女性的罪人

班昭以她的文采,完成了哥哥班固的《汉书》打动汉和帝的心,使哥哥班超回归洛阳。班昭的文采还表现在她写的《女诫》七篇上。
《女诫》包括:卑弱、夫妇、敬慎、妇行、专心、曲从和叔妹七章。本是用来教导班家女儿的私家教课书,不料京城世家却争相传抄,不久之后便风行全国各地。
在“卑弱”篇中,班昭引用《诗经·小雅》中的说法:“生男曰弄璋,生女曰弄瓦。”以为女性生来就不能与男性相提并论,必须“晚寝早作,勿惮夙夜;执务和事,不辞剧易。”才能克尽本分。
在“夫妇”篇中,认为丈夫比天还大,还须敬谨服侍,“妇不贤则无以事夫,妇不事夫则义理坠废,若要维持义理之不坠,必须使女性明析义理。”
在“敬慎”篇中,主张“男子以刚强为贵,女子以柔弱为美,无论是非曲直,女子应当无条件地顺从丈夫。”一刚一柔,才能并济,也才能永保夫妇之义。
在“妇行”篇中,订定了妇女四种行为标准:“贞静清闲,行己有耻:是为妇德;不瞎说霸道,择辞而言,适时而止,是为妇言;穿戴齐整,身不垢辱,是为妇容;专心纺织,不苟言笑,烹调美食,款待嘉宾,是为妇工。”妇女备此德、言、容、工四行,方不致失礼。
在“专心”篇中,强调“贞女不嫁二夫”,丈夫可以再娶,妻子却绝对不可以再嫁,在她的心目中下堂求去,简直是不可思议的悖理行为,事夫要“专心正色,耳无淫声,目不斜视。”
在“曲从”篇中,教导妇女要善事男方的父母,逆来顺受,一切以谦顺为主,凡事应多加忍耐,以至于曲意顺从的地步。
在“叔妹”篇中,说明与丈夫兄弟姐妹相处之道,端在事事识大体、明大义,即是受气蒙冤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万万不可一意孤行,而失去彼此之间的和睦气氛。
班昭是女性的罪人

个人觉得她是吃饱了撑着,或许是自己身为贵族的骄傲吧,想要把女性锻炼成大家闺秀。

行业热门话题:

【班昭简介】【班昭是女性的罪人】【班昭是我国第一位女史学家吗】【班昭为什么被称为曹大家】【班昭简介及生平事迹】【班昭续《汉书》文言文翻译】【班昭与班婕妤】【班昭续汉书】【班昭是谁】【班昭有几个孩子】



更多插件导航: 问答聚合 问答导航 今日头条 头条聚合 ai原创文章 1024定向养站 1024快速起站 双标题 淘客文章插件 discuz自动发帖 伪原创 配图插件 挖关键词 自助解答专区 投稿 定向养站目录程序 快速起站目录程序 ai写作目录程序